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轩天书店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图文详情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特洛伊的暮光(关于城市的24种想象)/我思记忆

举报

闪电发货·正版保障·假一赔十·电子发票·七天退换无忧

  • 作者: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ISBN:    97875598417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ISBN:  97875598417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0.72 6.7折

定价 ¥4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当日发16点前付款,当日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3-28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0.86% (326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6.6小时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126234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琦,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前金融从业者,半层书店联合创始人,图书装帧设计师、自由撰稿人、专栏作者。

      目录
      城市之初  
      1城市诞生之初的模样/2“阿基琉斯之盾”的城市文明意象/3东门:《诗经》中的城市密码 
      城市人物  
      4莎翁戏剧里的“另一个”威尼斯/5“呼愁”的伊斯坦布尔,“作家”帕慕克的诞生/6《都柏林人》的天主教、男女与死亡/7 19世纪末伦敦女权众生相/8 大人物和小人物诉说的柏林城市史 
      城市空间  
      9漫谈《看不见的城市》/10从真实城市到电影城市/11遇见《独异之物:建筑与哲学》/12城市设计如何善用“城市消费空间”  
      城市发生 
      13“拆”字背后的政治割据逻辑/14 城市再开发中的四个问题/15地理媒介:新自由还是新操控?/16图书馆幸存指南
      城市生活 
      17谁的京都/18成为城市“生活者”/19另一种“跨越边界”的可能性/20通往远方的最后一张免费车票 
      上海故事 
      21《上海纪事》:空间与人的故事/22工人新村的思想来源、建设特点与真实生活/23这里无人大声喧闹/24《住在武康大楼》中的“对话”

      内容摘要
      ◎内容简介本书以“城市”为主题,结合24部人文类图书,分城市之初、城市人物、城市空间、城市发生、城市生活、上海故事六辑,以发散的笔触,从建筑、文学、历史和艺术等角度,记录下对世界上古往今来众多著名城市的观看与思考。
      城市的改造与建设、城市的人文与地理环境、城市的气质与灵魂,都是需要关注和深入探讨的话题,也是容易引起共鸣和兴趣的热点。本书将三维甚至多维的城市空间放到二维的纸面上来勾勒,以多重视角切入,为“城市”这个话题,提供了一个充满启发性的文本。

      主编推荐
      "“特洛伊的暮光”,有着以当代眼光理解古代、近代城市的寓意。一方面,作者带我们走进《诗经》中的古城,莎士比亚时代的威尼斯,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和川端康成的京都,以及19世纪末的伦敦等。在这些城市里,我们能遭遇历史从而浮沉于记忆的河流,听见声音并得以想象他人的世界。甚至,当我们认真看待卡尔维诺虚构的那一个个看不见的城市,又仿佛看到了更真实的城市的理念。
      另一方面,历史的眼光也同样可以审视当下。在对现代城市的观察中,城市更具烟火气的一面亦在文字中呈现出来。北京、上海、芝加哥、巴黎,一座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处在嬗变与自我继承之中。生活在其中的人,在跟随城市步伐的同时,也参与着城市的更新进程。"

      精彩内容
      城市诞生之初的模样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诞生之初是什么模样?我们对于早期城市的认知,可能来自一个遗址、一片废墟、一些断壁残垣;或是史官的文字记录、历史学家的系统性爬梳;另外,更有意思的来源是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吉尔伽美什》史诗(以下简称史诗)是美索不达米亚最古老的史诗,经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口头流传,最终以楔形文字成文。出土的不同语版版本数量众多,而发掘于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12块泥板”包含规模最大的原文,是整部史诗的文本基础。这部史诗不仅是一部想象力奇崛、感染力强大的文学作品,其中对于两河流域早期城市乌鲁克的描写,更是给读者展现了在考古领域无法完整获得的生动信息。
      莎翁戏剧里的“另一个”威尼斯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威尼斯通常以一个既浪漫又有些哀婉的形象出现。托马斯·曼字字珠玑的中篇小说《魂断威尼斯》,描写功成名就的作家在威尼斯偶遇一位绝美少年,激情和灵感在迟暮时被再度激发,却也因此踏上了一条追随美的不归路;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说集《夜曲》中有一篇《抒情歌手》,讲述欲东山再起的过气歌手与妻子重游威尼斯,歌手在贡多拉上为妻子动情献上分手的情歌;华语作家阿城写了一本《威尼斯日记》,内容并不都关于威尼斯,但威尼斯特有的文艺和浪漫气质显然赋予作者不少灵感。
      这些作品是威尼斯作为一座现代文化旅游名城的注脚,加上闻名世界的两大活动——威尼斯电影节和威尼斯双年展,这座城市持续吸引着各国游客前去一睹风采。曼妙风光的背后,有着震撼人心的历史,威尼斯远不只是旅游城市,而且是一座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故事的世界性城市。不如沿着文学作品的河流,上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去看一看另一个威尼斯。
      漫谈《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属于兼具生命力和开放性的那一类文本,出版至今将近50年,魅力却分毫不减。基于记忆、欲望、符号、轻盈、贸易、眼睛、名字、死者、天空、连绵、隐蔽11个主题,卡尔维诺用精致的文字建造了55座奇异的城市,抛出关于“城市”的种种遐想与哲思。阅读这本书不一定能够解答书里书外那些有关城市的始终困扰着人们的问题,但一定可以让人拥有一段目不暇接、惊喜不断的纸上城市之旅。我们能在游荡之余,开始修正、重构自己的城市观,甚至去思考属于当下的“看不见的城市”。
      还需要图书馆吗?
      影片中,参与场馆设计竞标的荷兰女建筑师法兰馨·侯班(FrancineHouben)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图书馆和书没有关系,而是和求知的人有关。”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的优势已经不是文献的存储,而是“人与人的联结”。它的“启发性”可以不仅在于翻阅到某一书页时所看到的一个句子,更多的可能性,在于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所提供的真实交流,和激发出的思想火花;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检索和阅读图书,更多的可能性在于帮助市民“使用”知识,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教育和社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让更多的人真正受益于知识。
      如此一来,我们是否还需要图书馆?除了图书馆,还有什么知识传播组织,有这么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真实嵌入社区的能力?人类因为求知而变得独特,因为交流而互相理解与尊重,图书馆是让这一切发生的最理想的场所。
      武康大楼与世界的“对话”。
      建筑作为最影响城市外观的存在物,是城市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殖民地时期的建筑是上海建筑史上绕不开的部分,外滩万国建筑群至今依然是上海的标志性形象之一。而殖民地时期的建筑所承载的情绪是有些复杂的,一面是十里洋场的光鲜,一面是民族积弱的屈辱,武康大楼就是其中一个缩影。武康大楼与世界的对话,在其落成时期以及将近百年后的当下最为活跃,这两个阶段的对话都以开放的姿态进行,但内涵却完全不同。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