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黄研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7-06 / 平装
售价 ¥ 45.66 4.8折
定价 ¥95.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1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及宜居性研究:以汉中市为例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及宜居性研究:以汉中市为例》从人居环境学角度分析了陕南移民安置的主要原则,利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陕南移民安置点进行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选取陕西省汉中市干沟河社区、文东社区、高土坝社区和石门社区作为评价分析的样本,系统地阐述了4个社区的人居环境体系各评价指标使用后特征差异的评价表现,并深入分析其成因。根据实地调研和村民的真实评价,提出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的策略,并以河东店镇移民社区为例,提出安置点聚落重构的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从而为后期移民安置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及宜居性研究:以汉中市为例》具有普适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从事陕南移民安置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供规划设计、建筑策划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前言第1章 移民安置理论的研究背景1.1 移民概述1.1.1 移民的定义1.1.2 移民的类型1.2 移民理论研究背景1.2.1 国际移民理论研究历程1.2.2 移民动力机制主流理论1.2.3 研究进展参考文献第2章 国内移民安置研究现状2.1 国内移民的主要类型2.1.1 国家组织的移民2.1.2 自发移民2.2 国内移民安置研究现状2.3 国内移民安置研究发展趋势2.3.1 移民安置研究类型较为集中2.3.2 移民补偿2.3.3 移民安置管理体制2.3.4 移民安置学科背景的复杂化2.3.5 移民安置理论体系的变化日新月异2.3.6 移民安置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参考文献第3章 陕南移民安置研究现状3.1 研究现状概述3.2 陕南移民研究数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3.2.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3.2.2 结果分析3.2.3 时空分布特征3.3 基于CiteSpace的陕南移民研究数据可视化分析3.3.1 数据可视化技术概念3.3.2 数据可视化技术应用和发展3.3.3 可视化软件CiteSpace4.O实例分析应用3.4 研究趋势参考文献第4章 陕南移民安置工程概况4.1 陕南地区概况4.1.1 陕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4.1.2 陕南地区资源分布4.1.3 陕南地区经济社会概况4.1.4 城镇及人口分布特征4.1.5 陕南地区自然灾害概况4.1.6 陕南城镇建设情况4.2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背景4.3 陕南地区移民安置实施的意义4.4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特点4.5 移民安置工程的实施情况4.6 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实施细则4.7 陕南移民搬迁成果4.8 陕南移民安置实施的意义4.9 陕南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第5章 人居环境研究现状5.1 人居环境理论发展思索5.1.1 现代城市规划思潮涌现期5.1.2 建筑学派的革新5.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雏形5.1.4 《北京宪章 》5.1.5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5.2 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与经验5.2.1 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5.2.2 人居环境学从复杂到普遍性研究过稗5.3 人居环境学研究存在的问题5.4 吴良镛提出的“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5.4.1 人居环境学面临新的发展5.4.2 环境保护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部分5.4.3 科学与人文结合5.4.4 人居环境学大艺术发展的趋势5.4.5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新趋势5.5 人居环境学发展方向参考文献第6章 使用后评价理论研究背景6.1 国外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6.2 国内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6.3 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7章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7.1 我国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7.1.1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7.1.2 其他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7.2 POE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2.1 一级指标的选取7.2.2 安置点人居环境评级指标选取7.3 安置点人居环境评价的方法7.3.1 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组咨询的方法7.3.2 利用移民公众参与方法7.3.3 指标权重评判方法7.3.4 模糊评价方法步骤7.3.5 指标权重评判过程7.4 安置点人居环境POE评价系统特征分析7.4.1 分类层指标特征的差异性体现7.4.2 指标层指标特征的差异性体现7.4.3 数据处理7.4.4 结果分析参考文献第8章 陕南移民安置点使用后评价研究8.1 移民安置点研究对象样本选取8.2 安置点人居环境情况调研表8.3 武乡镇干沟河移民安置点使用后评价8.3.1 武乡镇干沟河移民安置点基本情况8.3.2 普通公众调研结果与分析8.3.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8.3.4 评价结果分析8.3.5 结论分析8.4 文川镇文东移民安置点使用后评价8.4.1 文川镇文东移民安置点基本情况8.4.2 普通公众调研结果与分析8.4.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8.4.4 评价结果分析8.4.5 结论分析8.5 西乡县高土坝移民安置点使用后评价8.5.1 西乡县高土坝移民安置点基本情况8.5 。2普通公众调研结果与分析8.5.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8.5.4 评价结果分析8.5.5 结论分析8.6 河东店镇石门移民安置点使用后评价8.6.1 河东店镇石门移民安置点基本情况8.6.2 普通公众调研结果与分析8.6.3 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8.6.4 评价结果分析8.6.5 结论分析8.7 不同类型安置点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差异性分析8.7.1 移民搬迁补偿8.7.2 楼层高度8.7.3 村民再就业能力8.7.4 院落的使用8.7.5 公厕数量8.7.6 公共停车场所8.7.7 储藏空间8.8 移民安置人居环境发展态势分析8.8.1 人居环境发展态势评价8.8.2 态势评价对比分析8.8.3 原因分析参考文献第9章 安置点和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宜居性对比分析9.1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9.1.1 现状9.1.2 问题9.2 陕南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特征9.2.1 聚落9.2.2 陕南传统聚落与安置点选址成因对比分析9.2.3 陕南聚落人居环境特征的地域表现9.3 陕南传统聚落与安置社区院落空间的对比分析9.3.1 传统院落的形制特点9.3.2 传统院落与安置点院落形制的对比表现9.4 传统聚落和安置点的建筑材料选取对比9.4.1 传统建材9.4.2 传统建材的现代使用参考文献第10章 陕南移民安置乡村聚落重构的实证分析10.1 聚落重构背景10.2 聚落布局形态的重构10.2.1 道路系统的重构10.2.2 聚落街巷空间的重构10.3 聚落生态系统的重构10.4 建筑的乡土重构10.5 人文氛围的重构10.6 安置点聚落重构的意义参考文献第11章 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优化策略11.1 选址11.2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11.3 安置点环境建设11.4 安置点规划建设11.5 就业保障11.6 社区文化附录附录l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附录2 陕西省避灾生态移民搬迁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附录3 陕南移民搬迁(白皮书)附录4 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实施细则附录5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附录6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表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