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橙微书屋
  • 现货 马克思与福柯 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  陈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哲学 马克思主义

现货 马克思与福柯 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 陈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哲学 马克思主义

举报

978752018203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52018203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93.73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15

    数量
    库存1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643817416504
      商品描述:
      书名: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作者:陈帅 著   定价:108元    装帧:平装   开本:787×1092mm  小1/16开   字数:224千字   页码:268页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ISBN:978-7-5201-8203-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整个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和福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方向。二者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某种特别的联系。无论是在对现代性的历史分析中显露出的不同历史取向,还是在对权力的批判中展现出的研究场域差异,抑或是在对异化现象的剖析中做出的对现代性症结的不同判断,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很难以一种纯粹的单向度的直接性判断作为定论,而是呈现一种交错的复杂性关系网络。          陈帅,女,1985年生,汉族,湖南娄底人,法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存美学;在《中国青年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二十篇。2004-2008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 201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4- 2017年就读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导论   第一章现代性批判和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出场   第一节现代性批判和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提出   第二章“抽象的人”和被“建构”的主体——形而上学批判   第一节马克思基于实践思想的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二节福柯对现代人被“建构”成理性主体的历史存在论研究   第三节福柯对主体建构活动的遮蔽维度的批判   第三章意识形态与真理意志——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第二节福柯对话语规则背后的权力真相的揭示   第三节真理意志:知识的意识形态维度   第四章资本批判与权力规训——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   第二节资本逻辑的抽象统治及其内在矛盾   第三节福柯对身体管制背后的知识与权力合谋的揭示   第四节福柯的身体规训理论对异化劳动批判的深化   第五节生命政治对身体生产制度的揭示   第五章人类解放与生存美学——人的自由与解放   第一节马克思基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现代性超越路径   第二节福柯生存美学以自由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身相统一的解放逻辑   第三节福柯生存美学指向的审美实存蕴含的生命自由本位   第六章马克思和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及异同   第一节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   第二节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逻辑   第三节马克思和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联系   第四节马克思和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差异   第五节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缺陷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现代性批判是现代哲学的重要议题。在各种现代性批判理论中,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是通过资本主义来研究现代性的。他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现代性的成就,把对现代性的超越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内部矛盾的逻辑分析上。这让他的现代性批判表现为一种批判和建构相统一的总体性的批判特质。在把现代性的根源理解为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资本逻辑和形而上学抽象统治的同构性。这让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不再局限于哲学批判,而是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道路;不仅拓展了现代性批判的深度,而且实现了批判范式的革新,对后来的现代性批判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现代性的批判在西方哲学特别是法国哲学中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其中,米歇尔·福柯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从对现代主体的批判开始的。他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把人塑造成“主体”的过程,这个大写的“主体”不仅掩盖了现实的生活和现实的人,而且造成了现代人的被奴役。福柯指出启蒙理性假设了一种普遍的人性,将“正常人”与“不正常的人”区分开来,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这种普遍的人性扼杀了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制将其纳入启蒙理性所鼓吹的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社会秩序的整体性建构中。 从福柯思想的发端来看,马克思的影响是直接而全面的。当时整个法国思想界都在阐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马克思对异化和资本逻辑关系的阐述以及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影响了当时法国学界对“人”的探究。福柯所批判的知识和权力的联合运作对人的“再生产”是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的深化和发展。虽然福柯不太关注经济权力、阶级权力等宏观视野,而是关心权力的微观物理学,但是他对权力的压迫性的理解很明显来自马克思。虽然福柯和马克思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现代性的批判问题上,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本书尝试从几个研究维度出发,系统地比较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 第一章详细论述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地位,同时明确了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主要从形而上学批判层面对马克思和福柯进行比较。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将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同现代社会的现实活动联系起来,在发现形而上学得以存在发展的现实根源上揭示出形而上学和资本逻辑的内在联系。福柯则通过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的研究否定了作为先验的主体,把主体还原成历史的存在,承认作为主体的人是知识和权力的产物,同时也指出这种主体塑造过程在忽略了人的现实性的基础上以一种普遍理性遮蔽了个体的现实生活和真实经验。 第三章主要对马克思和福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比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在揭示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础上指出意识形态作为掩盖现实关系的观念形态的本质。福柯则通过对知识型的研究揭示判断知识真假的真理标准的历史性,描绘出知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扩大、强化权力控制范围的同时,对人的身体和意识进行管控的共时性历程。 第四章以资本批判和权力规训为视角进行比较。福柯的身体规训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着深刻的联系。如果说马克思是以资本批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逻辑对人的奴役的,那么福柯则是选取了一个具体的视角。他以身体为立足点,通过身体规训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来展示现代人被异化的情境。他把现代人被制造、受规治的分析从宏观层面推进到微观层面。 第五章将重点放在马克思和福柯的解放思想的关系上。马克思和福柯虽然在具体的解放路径上存在差异,但在旨向人的本质的回归、人的自由发展上却是一致的。因为二者对权力的批判所揭示出的人的异化状态,使他们在分析人的自由解放时都关注人与世界的和谐、人的感性自由的回归和人的完整性的完成。虽然福柯着重从微观层面分析权力,但他的生存美学所追求的人的自由状态中对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和谐,对人的真实欲望的回归,对感性自由的实现,对人自身的完成都隐约带有马克思的影子。 第六章从理论特征层面对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做了总体性阐释,对二者现代性批判理论的联系和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 从整体上看,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不仅吸收了马克思的思想,还结合了尼采、海德格尔和阿尔都塞的理论,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的理论解读。'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