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朗朗图书书店
  • 【假一罚四】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第2版)(精)/轻与重(法)卡特琳·古特|责编:高建红|总主编:姜丹丹//何乏笔|译者:黄金菊

【假一罚四】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第2版)(精)/轻与重(法)卡特琳·古特|责编:高建红|总主编:姜丹丹//何乏笔|译者:黄金菊

举报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ISBN:    978757600194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ISBN:  9787576001945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2.70 6.8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23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30889434
      商品描述:
      前言


      “风景”的概念既丰富又多元,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也不断在改变当中。在西方,相对于艺术史和思想史而言,“风景/地景”一词直到十五世纪才有相关的字眼出现。*早是出现在荷兰,荷兰语中的“Landschap”意谓“一块土地”,正是以土地(Land)为字根形成,之后在欧洲其他语系,如英语、德语、丹麦语、瑞典语也才相继出现。而法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也是从代表地方、地区的字根(pays)来形成风景一词。毋庸置疑地,在十五世纪前半期出现在西方作品里的风景,和我们现在所认知、所看到和所了解到的,有着明显不同的含义。当我们观赏一份十四世纪宗教手抄本的插画、十三世纪意大利的壁画,或是罗马时代的镶嵌艺术,我们从中也能发现一些地景图像,这是否代表风景图像其实早在文字之前便已经存在?或者是说出现在文字之前的风景,其实并不符合“时代的意义”?这两者或多或少都对。然而十五世纪以后欧洲对风景的发现却也见证了东、西两方的不同,因为中国早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就存在了对风景感受的敏锐度,而欧洲在“风景”一词产生之前,作品所描绘的地区充其量只是代表着有活动产生的地方。这些活动无论是真实或是想像的,常是出自于宗教故事、神话或是民间传说。艺术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他们所看到的(一方面是他们周遭的世界,一方面是沿袭一些已经存在的表现手法),这常常是透过阅读之后,文字所带给他们的想像世界,而这或多或少都带有固定的表现体系。这些风景画作对于一个地方或一个故事影像呈现的关注更甚于对自然的描绘。
      我们将可看到,风景的表现手法和如何看、如何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单单只有自然)的方式有关。在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下,城市和乡村的区别是对立又彼此混淆的。现今建构大部分法国人思想的——自然/文化二元说,甚至可以导致一部分的人指出“风景非关都市”的说法。然而风景是和土地甚至整个地球紧密结合的,土地是人类和所有文化*原始的元素,我们生活在其上,它也是我们得以存活的重要条件。
      因此,透过每个风景/地景概念的了解方法,可以得知其中的文化属性,特别是作者的感官状态,他的智识,他的欲望,他的恐惧。风景也表达了我们和世界、和他人,甚至是和我们自己的关系。此外就现今的现象而言,风景见证了危险、混乱,甚于和谐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里,我们要从实际事件出发,透过整体的询问来进行探讨。对当代作品经验的探讨,是本书的脉络和主题。在错综复杂的表现和转型方式中,历史的回顾可以再确认现今的问题,也使得古今作品相连。这相连的方法,与其说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性,更有利于对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作品,彼此经验的交流和回应。
      本书的结构以四个章节构成。*章是从风景的表现手法、风景的创造,以及当代艺术家本身备受争议的立场来着手进行主题式分析。三大主题分别是山、天堂和乡村。这个主题式的探索方法,同时夹杂着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目的是为了呈现与作品有关的背景,以及某些风景图像*原始的含义。例如对土地的征服、占领的欲望、帝国主义等等的图像。而风景等同于国家的概念,将牵涉到观光、消费等社会问题,从这里又将涉及从地方(有时也处于战争中)到风景其含义的不定和摇摆。在第二章中,我们讨论风景的取景、装框、限制和结构。风景中道路或线条的规划,往往提供了导引的作用,因为从这些线条可以着手了解其与透视法的关连。许多的概念,例如垂直正交的方格、身体在行动中的经验,以及带有距离的客观目光也将在进入第三章之前触及。以便第三章可直接透过主题、感受和与世界的各项关连来进行探讨,从中介入个人历史、集体历史和悲剧历史,以及它们对风景的影响。第四章的重点则以地景的呈现和身体倾听经验为主。总之,风景的表现从理解开始,理解风景的存在模式及它的景观规划方法同样重要。因为风景作品不单单仅是一个作品的呈现,也是具体规划整理下的结果(无论是在乡村或者城市),更是我们情感的依存所在。

       
       
       
       

      商品简介

      《重返风景》以十五世纪以来在西方一直是重要艺术表现的风景创作为题,探讨从古至今,从风景绘画到地景创作、现地制作等不同表现形式。从把风景简单视为一块有人活动的地方,到视其为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的表征,到我们的身体经验与背后隐含的空间政治,显现有关“风景”的概念既丰富又多远,含义也随着时空不断易变。它见证着我们如何观看、如何思考这个世界,也表达我们和世界、和他人,甚至和我们自己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艺术史暨美学博士,京都关西日法交流会馆驻村艺术家,法国里尔国立高等景观建筑学院教授。她曾担任大型都市艺术季的策展人,2003年至2004年在斯特拉斯堡负责法德边境有名的莱茵河公园的公共艺术造景。除投身公共艺术事务与教学外,她还出版了《斯特拉斯堡的电车》(Le Tramway de Strasbourg )、《都市中的艺术》(L’Art en milieu urbain ),以及《艺术的社会面貌》(Pour une réalité publique de l’art )、《艺术介入空间》(Pour de l’art au quotidien )、《风景的情感:开放与毁弃》(L’ Émotion du paysage ) 等著作。 译者简介:黄金菊,台湾地区政治大学历史系毕业,并于巴黎第七大学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专攻艺术行政。2002年曾参与本书作者卡特琳·古特以及竹围工作室负责人萧丽虹女士于淡水竹围策划举办的“城市与河流的交会——竹围环境艺术节”。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景
        一、山,远处的消费场域
        二、天堂和民主
        三、乡村,风景作为国家象征的表现
      第二章  画框内的风景
        一、关于足迹和几何构图
        二、体现所见(主体/客体)
        三、边界
      第三章  风景中身体的感受
        一、历史
        二、参与地景建构和置身其中
        三、利用结构来超越框架
        四、身体的视觉
      第四章  体验
      结论:思考风景整体


      内容摘要
       《重返风景》以十五世纪以来在西方一直是重要艺术表现的风景创作为题,探讨从古至今,从风景绘画到地景创作、现地制作等不同表现形式。从把风景简单视为一块有人活动的地方,到视其为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的表征,到我们的身体经验与背后隐含的空间政治,显现有关“风景”的概念既丰富又多远,含义也随着时空不断易变。它见证着我们如何观看、如何思考这个世界,也表达我们和世界、和他人,甚至和我们自己的关系。


      主编推荐

      “轻与重”文丛, 开启观察与解读当代风景/地景的理论基础。

      卡特琳·古特敏锐的观察与体验、细腻的思辨与文笔,读来幽微、深刻而动容,虽然阅读中有些许的艰涩,但回味是无穷的。透过卡特琳·古特的诠释,观看与思考周遭的眼界会因此而不同。可以说她宣称了当代“重返风景”(如同 “图像转向”、“后现代转向”)的时代来临。
      ——廖新田(中英格兰大学艺术博士,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台湾艺术大学艺术与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内容简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