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朗朗图书书店
  • 【假一罚四】大清名相李光地颜古城编著9787555015956

【假一罚四】大清名相李光地颜古城编著9787555015956

举报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四,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5501595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5.50 3.1折

定价 ¥1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6

    数量
    库存3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187827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被人们尊称为“安溪李相国”的大清名相李光地,是安溪先贤的杰出代表。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清朝康熙帝执政的61年间,他为官近五十载,先后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屡建奇功。在国家鼎固革新的大历史变革时期,李光地以其非凡的政绩和渊深的学问,成为国家的“昌时柱石”和“名臣硕辅”,为康乾盛世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被雍正帝誉为“卓然一代之完人”,并入祀贤良祠。
      李光地一生事迹众多,思想内涵丰富。全国模范教师颜古城先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宣传李光地文化。为了更好地推动李光地文化进校园,颜古城先生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编写了《大清名相李光地》一书。这是一本具有安溪特色的优秀乡土教材,以先贤为学习榜样,不仅有助于全县中小学生进学修身、立志成才,也可激励海内外安溪人见贤思齐、明德进取。

      目录
      本书由安溪县著名教师颜古城先生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 以通俗简明的文字写成的作品, 是不可多得的社科普及读物。书稿共分十二讲, 从李光地的澄清吏治到勤政为民, 从整饬科场到荐拔人才, 从理学名臣到一代完人, 旁征博引, 叙议结合, 解构李光地致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纬度和人生风采, 是难得的优秀校本读物、富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教材、具有文化宣传价值的地方文化读本。本书的出版, 对探索李光地文化、追求李光地思想、传承和弘扬李光地精神, 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内容摘要
       《大清名相李光地》一书,是颜古城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请教诸多清史专家后,根据史实整理,最终编撰成册的文化成果。该书共分十二章,从李光地的澄清吏治到勤政为民,从整饬科场到荐拔人才,从理学名臣到一代完人,旁征博引,叙议结合,解构李光地致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纬度和人生风采,再现有清时代广阔的社会层面,是难得的优秀校本读物。

      精彩内容
       李光地的童年,就生活在这动荡不安的改朝换代时期

      李光地的故乡位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感化里(今安溪县湖头镇)。因地处清溪上游的河谷盆地,四面环山,盆地开阔平坦,湖头溪从中穿过,状如大湖,五代前称阆湖,北宋初称湖山。相传南宋理学家朱熹路经岭头山,俯瞰该地,见状如大湖,遂称湖头,沿用至今。湖头虽不是安溪的政治中心,然而几百年来,却是安溪乃至泉州的一个经济、文化重镇。
      在开门见山的山区,湖头有这一大片平坦的盆地,无疑是块沃土。优越的地理、自然和气候条件,使湖头的自然资源和名优特产特别丰富,为市场的活跃创造了条件,而湖头交通枢纽的地位更是其他山区乡镇所难比拟的。很早以来,湖头就是安溪及永春、永安、华安、漳平等邻县的商品集散地,可以由水路、陆路直通泉州、漳州、厦门等重要港口,距离也只有100多千米。清乾隆版《安溪县志》对湖头的繁华有一段精练的描述:“上达汀、漳,下连兴、泉,商旅所至,舟车所通,诚为辐辏(fucou,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民之环住其间者,绣错不绝,烟火相接。一带市肆,倍于邑内。土风文物,非别里所得而班也。故《泉志》称‘小泉州’云。”湖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的一个重要
      源头,明末清初,湖头街船巷古码头就建了一座“大使宫”,又名“济川宫”,专门接待从海上远道而来的各国商人,其遗迹今犹在,后人在“大使宫”写了藏头对联:“大浪曾东去,帆引海风百里顺;使舟何日归,橹摇山月一
      溪清。”世居安溪感化里的李氏家族,是当地的大家族。据福建李氏历史研究会《李元祥世系图》载:“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10岁时被封为‘闽越江王’,分派入闽。南宋末年,湖头陇西李氏一世祖李君达携第三子祚延,从平和县西山少溪到湖头开基。”到了六世祖,家族出了一个大慈善家李森,明嘉靖版《安溪县志》记载:“(李森)慷慨有谋略,乐善好施。
      凡邑之亭廨、桥梁,修建居多,尝出粟二千石赈济,诏旌‘义民’。”李森,字俊茂,号朴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生,善于经营。有田数万亩,年收谷数十万担;山林百来片,出木数万棵;童仆近百人。于是核计全年收入,拨出谷物数千担,另行窖藏。凡亲友及里中贫人嫁娶病葬或是遭火遭盗的,便从那儿取出资助。人们有急事需款,他都随时赈给,那些无力还款的,他便把借条烧掉。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他响应朝廷诏令,献出5000石谷子赈饥,又献3000石以助边防,朝廷旌表他为“尚义”,赏赐文绮(wenqi,华丽的丝织物)两件。
      李森慷慨捐资,兴办很多公益事业。流经湖头的清溪(在湖头段古称湖头溪),是晋江母亲河的上游,连接着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湖头溪的马上滩、渊滩,巨石阻塞,水从石罅(shixia,石头裂缝)流出,无法通航。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他雇工凿渠,凿通险滩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