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朗朗图书书店
  • 【假一罚四】郭田勇讲弗里德曼/未名讲坛郭田勇9787301155738

【假一罚四】郭田勇讲弗里德曼/未名讲坛郭田勇9787301155738

举报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15573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15573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2.30 6.8折

定价 ¥1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1593686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弗里德曼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以他为代表的芝加哥经济学派是西方货币主义经济思想和制度实践的学术重镇,其所倡导的货币主义经济思想鼓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强调政府的有限的干预功能在于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以调节经济运行,稳定经济周期,是凯恩斯主义以后西方最重要的经济学派。本书对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细致地解读,同时联系英、美、中等代表性国家的时间对其进行了实证的考量和反思,是一部全面清晰地介绍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思想体系的学术普及读物,不仅有利于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者深入了解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初学者、入门者和感兴趣的“门外汉”也很有帮助。

      作者简介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改革》、《人民日报》等鷶外报刊发表各类论文、文章500余篇,并完成《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选择》、《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经营与监管》、《新编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等多部专著,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20多项;2001年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论文奖,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奖,2007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第一章 一代宗师——弗里德曼的一生
      第二章 “单一规则”——货币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第三章 “长痛不如短痛”——货币主义政策实践
      第四章 硕果累累——在政治经济其他领域的贡献
      第五章 自由主义的践行者——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亦称货币学派)创始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少数几位知名度极高的经济学家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本书是一部全面清晰地介绍弗里德曼货币
      主义思想体系的学术普及读物,不仅有利于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者深入了解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初学者、入门者和感兴趣的“门外汉”也很有帮助。


      精彩内容
       第一节 出身寒门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年7月3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他的父母是犹太人,出生在原属匈牙利帝国的咳巴索一卢森尼亚(Carpatho-Ruthennia),此地后来又相继成为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的一部分,现在则隶属于乌克兰。他们于十来岁时移民美国,认识对方进而结婚。弗里德曼将自己幸运地出生在美国这一事实归结为人生中第一件幸运的事。
      20世纪初的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大多数的移民都是一贫如洗,所拥有的只是赖以生存的双手。他们赤手空拳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而又艰难地打拼
      。弗里德曼一家也是这样。他的父母最初都在纽约臭名昭著的血汗工厂呆过一段日子。
      弗里德曼全家共六口人,父母、姐姐蒂丽(TillieF.Friedman)、海伦(HelenFriedman)露丝(RuthFriedman)和家中唯一的男孩弗里德曼。1913年,刚满一岁的小弗里德曼跟随全家迁往新泽西州一个名叫拉维(Rahway)的小镇。弗里德曼的父亲继续在纽约市的曼哈顿打工,后来成为一个经营绸布的小商人。他的母亲最初在一家缝纫店里当裁缝,后来开了一家主营绸布的小杂货店。当时的弗里德曼一家就居住在拥挤的小店的楼上。尽管父母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但他们积铢累寸,苦心经营,也勉强能抚养弗里德曼和他的姐姐们。但弗里德曼的父母像其他犹太人一样,并没有放弃对子女高标准教育的追求。在收入极其微薄的情况下,夫妇两人仍然尽其所能,设法凑足了钱,送蒂丽、海伦、露丝、弗里德曼去接受最好的教育。只是清贫的家境免不了成为父母争吵的根源。几十年后,弗里德曼还能回忆起当时父母常常为钱吵架的情景。
      由于家境困难,小学和中学时期的弗里德曼不得不接受教会的资助。按照人之常情,弗里德曼应当对教会充满感激才是。然而,13岁的弗里德曼颇有主见。他认为宗教的理论纯属一派胡言,于是主动割断了与教会的联系,在退出教会的同时,弗里德曼也失去了教会给予的资助。也许用“叛逆”一
      词来形容他有些不当,但不固守旧有模式,不迷信前人思想,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却是一名在理论界有所建树的学者必备的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使得“抛弃了神”的弗里德曼才没有被神所抛弃。
      然而两年后,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弗里德曼的父亲去世了。这使得原
      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弗里德曼的母亲只能独自艰难地经营着那家十分不景气的小店,窘迫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时事艰难,家境贫困,弗里德曼
      需要为自己筹措生活费和学费。他做过百货公司售货员、餐厅服务生(报酬是一顿午餐,由此他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做过二手书生意,卖过袜子和领带,在独立日销售过烟花爆竹,还开办过一所为高中生
      补习功课的暑期学校。生存和求学的艰难从来没有使弗里德曼泄气。相反,他感激这段艰难的岁月。弗里德曼对生活的这种态度可能来自他母亲对他的影响。“血汗工厂”的工作极端残酷,但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相反,她认为这份工作让她在有了经济来源的同时还学习了英语、适应了新的环境。年幼的弗里德曼经历了贫寒家境的磨练、失去至亲的痛苦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这一切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比其他的孩子更加坚强与独立。
      青少年时代的弗里德曼,从上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步人大学,一直都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成为他如饥似渴追求知识的宝库,弗里德曼在中学期间几乎读完了这里所有的藏书;高中时代的老师对他循循善诱寄予厚望,为日后他在专业领域的成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幼年的弗里德曼天资聪颖,在离家很近的华盛顿公立小学上六年级时,学习刻苦认真、积极上进,学习成绩特别优秀,以至于老师认为他应该跳级。同年,弗里德曼离开了这所学校,转到了另一所离家稍远一点的学校——哥伦布学校。在新的学校内。弗里德曼仍是鹤立鸡群。在一年时间内就学完了两年的课程。不过,在幼年的弗里德曼眼里,公立学校的生活不单单是学习和读书,它的课余生活也极其丰富多彩。
      在拉维读高中时,弗里德曼是班里年龄较小却特别聪明的学生之一。也
      就是在这里,弗里德曼遇到了第一位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老师——科恩先生
      。科恩先生所教授的科目在当时叫做“公民学”(civics),类似于今天的政治学。除此之外,科恩还负责讲授欧几里德几何。他成功地将自己对这门课的爱好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们。以至于在70年之后,弗里德曼还记得这样一幕场景:科恩老师将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的经典论证写在黑板上,并引用了济慈(Keats)《希腊古瓮咏》(OdeonaGrecianurn)的最后数行诗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一切尽在此,这世上你们每人都知道,你们每人所必须知道的也尽在此”,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热爱。正是这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引导弗里德曼终生爱好数学,而他在数学方面也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为他日后在经济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凭借着特有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弗里德曼跳跃式地完成了初等教育,在16岁生日的前一个月,弗里德曼高中毕业,并同时申请了拉特格斯(Rutgers)大学和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大学的奖学金。
      最终获得了拉特格斯大学一笔数额为300美元的奖学金。这是拉特格斯大学专为那些能够证明自己需要经济资助的学生而设的。或许经济上的考虑是弗里德曼选择拉特格斯的一个重要原因。凭借奖学金,弗里德曼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P1-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