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启灵旧书书店
  • 领导力 李海峰 大有书局
  • 领导力 李海峰 大有书局
  • 领导力 李海峰 大有书局
  • 领导力 李海峰 大有书局

领导力 李海峰 大有书局

举报

正版二手书,完整不缺页,实拍图片为准。

  • 作者: 
  • 出版社:    大有书局
  • ISBN:    978780772012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大有书局
  • ISBN:  978780772012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售价 11.09 1.6折

定价 ¥68.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2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5.17% (902笔)
    好评率
    99.69%
    发货时间
    8.35小时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管理
      货号:
      9787807720126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没有最好的领导者,只有最合适的领导风格;知名DISC推广者、喜马拉雅头部荐课官李海峰20年企业培训、管理咨询、经营实践最新力作;古典、秋叶、剽悍一只猫、Scalers、萧秋水倾力推荐;助力你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目录
      引言 001
      上篇  领导力之知人 007
      模块一  行为风格理论 008
      从认识自己开始:你的行为会影响你和他人的情绪 008
      怎样才算了解别人 010
      提升你的人际敏感度 013
      研究行为风格的两个基础 015
      模块二  DISC的内核 020
      维度一:关注事,还是关注人 021
      维度二:直接(快),还是间接(慢) 024
      DISC矩阵 027
      D型特质——指挥者 029
      I型特质——影响者 033
      S型特质——支持者 036
      C型特质——思考者  039
      模块三  DISC的挑战与优势 042
      问题一:哪种特质的人最适合做领导 042
      问题二:哪种特质的人最适合做销售 046
      问题三:哪种特质的人最适合做行政 051
      模块四  防止优势成为劣势:蜀汉创业团队成败的启示 053
      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053
      对待差异三个阶段的态度 055
      你觉察不到他的可用之处,很可能只因时机未到 056
      蜀汉创业团队成败的启示 058
      模块五  调整自己的性格特质:《西游记》取经团队的启示 077
      为什么说唐僧和孙悟空取经前后好像换了人 077
      调整性格特质的两个关键点 082
      编者手记 086
      中篇 领导力之善任 093
      模块六 把人放对位置之一:团队管理 094
      团队成员数量的管理 095
      强化团队角色认知 097
      合理搭配,阶段分工 098
      抓住团队发展的三个关键过渡期 100
      调整自己的性格特质,开展情境领导 104
      模块七 把人放对位置之二:选拔人才 110
      用得好成人物,用不好成人灾 110
      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 111
      企业用人的标准:EQ 大测试 113
      选拔人才的三大误区 120
      案例分享:我们是这样选拔百万年薪经理人的 125
      参与岗位设计的四种人 128
      影响绩效的三大因素 131
      模块八  把人放对位置之三:培训人才 136
      成人学习的心理与教育特征 136
      讲师授课风格 138
      培训的三个阶段 140
      模块九  团队有效互动技术之一:教练技术 146
      一个有效的教练工具:乔哈里资讯窗 146
      有效教练三原则 148
      认准一个目标:协助个人成长 150
      模块十  团队有效互动技术之二:沟通技术 153
      避免陷入倾听的四个误区 153
      高效沟通:善于运用S 型特质作倾听 156
      沟通的两种模式:说服和交流 158
      组织沟通的要素 161
      高效组织的文化呈现 163
      团队沟通最棒的结果 164
      编者手记 165
      下篇 领导力之运用 171
      模块十一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一个小实验和三个小故事 172
      你了解你的团队成员吗 172
      只要放对位置,庸人也能变能人 174
      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让仇人变亲人 178
      模块十二  领导力与企业发展:携程四君子的故事 180
      先君子,大家都是君子;后小人,我们没有小人 180
      答企业家问:在每一个阶段找到最合适的人 186
      模块十三  领导力与事业兴衰:齐桓管鲍的故事 190
      管鲍之交与桓管之谊 190
      用人之道:知短用长 194
      知人之术:管仲病榻论相 200
      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 212
      领导者用人三原则 213
      模块十四  领导力与家庭和谐:我与太太的相处之道 218
      DISC 平衡工作与家庭 218
      我与太太的相处之道 220
      编者手记 226
      附录 知识结构手绘图 230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不同性格特质的领导者如何提升知人善任的能力这一专题展开论述。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知人篇,主要通过对DISC理论的学习来认识自己和了解别人,达到提高人际敏感度并实现知人的目的。中篇是善任篇,集中阐释和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把个人放对位置,包括团队管理、选拔人才和培训人才3个模块;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团队有效互动,包括教练技术和有效沟通2个模块。下篇是运用篇,涵盖团队建设、企业发展、事业兴衰和家庭和谐等各个方面,主要通过历史典故、经典案例和游戏互动等形式,深入展现知人善任的智慧和艺术,以期给领导者带来深入的思考和启迪。本书适合企业中高级管理者、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及初入职场的新人阅读。

      精彩内容
      模块十三领导力与事业兴衰:齐桓管鲍的故事管鲍之交与桓管之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管鲍之交的背后还有一个桓管之谊,讲的是齐桓公和管仲君臣相得、成就霸业的故事。可以说,没有管鲍之交,就没有桓管之谊;而正是有了桓管之谊,管鲍之交才显得愈加传奇。 我国历史人物加上演义人物所流传下来的相交相知的故事中,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更多限于精神层面的相知,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为人传颂的更多是义气为重,而要论彼此相知最深,当首推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打小就是很好的朋友。管仲家里很穷,鲍叔牙家里很有钱。鲍叔牙从来没有嫌弃过管仲,长大以后两个人还凑在一起做生意。打个比方,鲍叔牙投资800铜,管仲借来200铜,合在一起1000铜,做生意变成了2000铜,这时候要怎么分? 8:2,对吗?没毛病,谁出的本钱多分红就多,常理来说该这样。实在不行的话,照顾一下管仲,至少一半一半。 可是管仲每次都多分一点,这位是投资少,得到多,任谁看到了都羡慕。 古代农业社会有个排名叫“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也许两人做生意以后赚到了一些钱,但凑在一起小酒一喝琢磨一下还是得做点正事。做事也是管仲跟着鲍叔牙,就像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管仲就是要跟着鲍叔牙,帮鲍叔牙做事。但即便是帮朋友做事,能不能帮上忙,最后做没做成事,是不是也很重要?管仲老是不帮则好,越帮越忙。后来连管仲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正好有了一个机会,就告别鲍叔牙到外地当官,可是一连折腾了好几个地方,都是被上官撵走了。 如果你是鲍叔牙,管仲在你这里做事做不好,到别处当官也做不好,说明是你的问题还是管仲的问题?无疑是管仲的问题,因为管仲不只是在鲍叔牙这里做不好,在其他地方也没做好。可是鲍叔牙却说:“他在我这里做不好事,可能是我的问题;他在别的地方没当好官,可能是时机和环境的问题。”老子对儿子都不一定有这样的信任,对吗?可是作为朋友,鲍叔牙对管仲的信任高到了如此程度。后面我们还要说,鲍叔牙是个疾恶如仇、爱憎极其分明的人,因此这种信任就显得更加可贵。有的时候员工很卖命,是因为领导的信任高到了一定程度,放权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如果没有达到某个临界点,则很难有相应的结果。 上面的情况说明的是能力,然而能力只是考验人才的一个方面,更深入的要看人品。我们来看管仲的人品如何。 春秋时期战乱纷仍,操起家伙为国效力的机会很多。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光荣参了军,打了几次仗,每次鲍叔牙都冲到最前面,管仲却次次当逃兵。这也就算了,管仲家里毕竟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为孝道而惜命那不叫贪生怕死。 后来乱世中撞了大运,也许因为抱着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两人分别成为齐僖公两个公子的近臣。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鲍叔牙辅佐的是公子小白,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齐桓公。随后齐国内乱加剧,国内无主,逃亡在外的两个公子都抢着回国,谁先回去谁就能当国君。在各为其主的过程中,管仲是很聪明的,他知道跟着公子纠一起走肯定赶不上已经先行出发的公子小白,就自己骑马先行,到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上伏击他。管仲一箭射出,公子小白应弦倒下。其实公子小白只是装死,管仲一箭射在了他的铜制衣带勾上。管仲走后,公子小白与鲍叔牙加速前进。他们回到齐国都城临淄,由鲍叔牙进城劝说齐国贵族,公子小白顺利登上君位。 立下拥立首功的鲍叔牙自然就成为相国呼声最高的人选。而作为落败的一方,公子纠有两个重要的谋臣,分别是召忽和管仲。召忽因为公子纠被杀,所以自杀以示效忠,可管仲坚决不自杀,被人装在囚车里送了回来。鲍叔牙一见,马上让人将囚车打开,把管仲放了出来,并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鲍叔牙还向齐桓公举荐,认为国相一职非管仲莫属。齐桓公在和管仲聊了三天三夜之后,很高兴地拜管仲为国相,并尊称管仲“仲父”。 下面的发展大家都知道,管仲协助齐桓公使得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所以又一个问题出来了:大家觉得管仲的人品怎么样?看起来不怎么样。可是,作为一名领导,如果你是鲍叔牙,你有没有这个气量,有没有这个坚持?如果你是齐桓公,你有没有这个智慧,有没有这个气量? 鲍叔牙在推荐了管仲以后,心甘情愿位于管仲之下,始终兢兢业业做自己。他的德行得到了人们的交相称赞,他的子孙十几代都受到了荫泽,出了许多著名的人才。有意思的是,天下的人有不称赞管仲才干的,却没有不赞美鲍叔牙有一双慧眼能够识人的。 在我们看来,鲍叔牙的识人才能固然让人赞叹不已,而这个时期的齐桓公不但能够识人,更具高超的用人之能,同样难能可贵。 用人之道:知短用长请君子,治小人领导者对员工性质界定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企业的贡献,二是对企业、事业乃至信仰的忠诚度。根据前者,可以区分为能人和庸人;根据后者,可以区分为君子和小人。对能人和庸人的使用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没有人愿意用庸人而不用能人。但是对君子和小人的使用就没那么简单了。 有人也许会说,简单啊,套用上面说的话,对君子和小人的使用同样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没有人愿意用小人而不用君子。话虽如此,但这两句话的情境是不同的,因为企业一定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所以“能人上,庸人下”必然是用人的第一原则;也正因为企业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君子式的能人”和“小人式的庸人”好选择,但是在“君子式的庸人”和“小人式的能人”之间,就会存在艰难的选择。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回到上面的故事,和鲍叔牙相比,管仲无疑是小人:一起做生意他要多分一点;碰到掉脑袋的事情他先跑;做事又做不好,做不好事情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外面环境不行。如果你是齐桓公,你敢不敢听鲍叔牙这个君子的话,用管仲这个小人做国相?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魄力,而齐桓公就敢,而且还成功了。 在总结了两汉兴衰的故事之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臣好理解,对企业而言,贤臣就是君子式的能人,这样的人构成了企业的支柱,毫无疑问需要亲近。那远小人呢,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能不能做到?很难。在任何团队中,君子和小人都是相对的,这是一对互为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在某些时候或某种情况下,君子甚至有可能变成小人,小人也可能成为君子,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和管理的魅力所在。一旦发现一个小人或者一个人有做小人的倾向就把他辞退,请问你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儿,就无法从根本上做到远小人。而远小人也有危害,且危害更甚于远君子:把君子放在比较远的地方,他在那里做的事情和在你面前做的事情不会有多大区别;可是如果把小人放得很远,他已经远离你的监管了,造成的危害将更加厉害且不可控。 所以说,如果企业里不得不用小人,那不但不能疏远他,甚至要让他更近一些,要懂得有效管理他,这个是领导的智慧。所以我们不反对“亲君子,远小人”,但更提倡“请君子,治小人”,同时用好君子和小人。 用君子,是人品;用小人,是水平。商场如战场,你要成就更大的事业,不但要用得好君子,更要用得好小人,因为处天下之事,当有天下之心,就要与天下之人打交道。有的时候,君子对小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可是小人却常常能制小人。俗语说得好,恶人还需恶人磨,所以抓鬼的时候找谁?钟馗。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很明确,定位也很明确,你说我只是想把一家企业做好,没有想到处什么天下事,我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治小人,那么,你踏踏实实地远小人就可以了,否则反受其害。 亲人知短,仇人用长古时候战乱多,你砍我、我砍你很容易结仇,到了现代社会,虽然依然说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仍有可能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但在同一个企业内部,我们可以说没有仇人,只有好恶。企业里面有的人,让人看到就莫名喜欢:这个人品貌端正,根据我学习曾国藩《冰鉴》的经验,应该是个不错的人才。还有个别人,让人看到就莫名厌烦,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做事,吃饭的时候看到他就能少吃好几口;极端一些的,在一个房间呼吸同样的空气都感觉是对自己的羞辱。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是人就会有好恶,企业里难免有人是自己不喜欢的,能不打交道就不想打交道。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亲人和仇人。 对齐桓公来说,管仲是亲人还是仇人?绝对是仇人,一箭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怎么能让齐桓公喜欢得来?可是齐桓公还是愿意重用管仲,而且很快就信赖无比,称呼他“仲父”,托付以治国大任。 更有趣的是,管仲生病就要去世了,齐桓公去看望他,询问管仲谁可以做他的接班人,第一个就问到了鲍叔牙。管仲明确说,鲍叔牙,君子也,但不可为政。对管仲来说,鲍叔牙是亲人还是仇人?一定是亲人,即便全天下都抛弃了他,鲍叔牙也会站在后面喊“管仲是个好人”。没有鲍叔牙的友谊,管仲很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正因为鲍叔牙是亲人,两人互为知己,彼此非常了解,所以管仲坚决地否决了他。 《礼记·中庸》中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唐朝名臣魏征在临终前仍不忘劝谏唐太宗:“爱而知其短,恨而用其长。”魏征告诉唐太宗,作为一个领导者,理性应永远高于情绪之上。这对我们企业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你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短处在哪里,如果不知道他的短处在哪里,喜欢他反而很容易害他;你讨厌一个人,就要尽量发现他的长处在哪里,如果不知道他的长处在哪里,那无疑会对你的企业造成损失。 在上培训课的时候,有企业家说:“李老师,你讲的是好,我脑筋能转过弯来,可是情感上接受不了,我一看到有的人就很生气。”于是我和他说:第一,你要增加对人性的了解;第二,你要增加对这个人的了解;第三,实在不行,我们转换一个思路,让你痛恨的人帮你赚钱,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么一来就很容易想通了。 我们通过管仲之口,来看鲍叔牙是怎么对待他这个“小人”的。管仲说:“我那时候很穷,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钱的时候我自己拿很多,可是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而知道我只是贫。”看到了吗?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因为他知道管仲家里贫困。 你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会不会因为员工现在很努力但他家境很困难,于是你给他一些奖励和其他帮助?工资还是那么多,而你是以个人的名义去帮助他。说得具体一些,根据企业制度,他做了多少事情就领多少钱,你无须破坏公司的制度,可是他家里确实经济困难,你作为领导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帮他,他从心里更容易接受,也更易产生知遇之感。 接下来,管仲说:“我曾经帮鲍叔牙做事情,可是越帮越忙,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蠢,而是觉得条件不顺而已。我曾经多次去当官,每一次都被免了职,可是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能,觉得只是时机不好。”管仲又说:“我曾经多次上战场,但是每次都当了逃兵,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而是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需要赡养。”各位,当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把你所有的缺点都说成优点的时候,你会觉得不做一个好人都对不起自己,起码在他面前要做一个好人对不对?那个人接受你的所有缺点,并且把你的缺点都解释成优点,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他都帮你找了一个正面的意图和正当的理由,请问你会感动吗?你对他人能做到这一点吗?你自己背后有一个人这样对你吗?至少有三个人可以,那就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另一半。怎么去做,我们可以好好想想。 再来看,管仲接着对齐桓公说:“公子纠和您争位失败了,作为他的谋臣,召忽自杀谢罪,可是我宁愿被关到牢房里忍受着世人的唾骂。鲍叔牙并不觉得我无耻,说我不为愚忠,而是留取有用之身为辅佐您这样的明君而创立功业。”管仲最后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总结来看,无论对君子还是小人,亲人还是仇人,在用人上都可以总结为四个字:知短用长。要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分别在哪里,在用人时尽可能地发扬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