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了凡四训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中国人民大学 9787300231853 编者:纪华传|总主编:赵法生
图文详情

了凡四训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中国人民大学 9787300231853 编者:纪华传|总主编:赵法生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23185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978730023185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2.20 4.9折

定价 ¥2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2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2.63% (3161笔)
    好评率
    99.83%
    发货时间
    8.74小时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其他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653002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了凡四训》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此书作于袁了凡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作者本意借此书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纪华传编著的这本《了凡四训读本》尽量用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加以解释,力求使普通文化程度者也能够读懂,真诚地希望使每一位有缘者开卷阅读都能开启人生的智慧,增加积极人生的力量,增强健康向上的信心。本读本共四篇,每篇前有“题解”,同时根据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又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作者简介
      纪华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佛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中国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苏州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广东南华寺曹溪佛学院、南京栖霞寺佛学院、南京鸡鸣寺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等。

      目录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第二篇  改过之法
      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内容摘要
       《了凡四训》融会儒、释、道三家的智慧精华,是一部劝人为善的书,书中所讲的内容非常适合普通百姓阅读。
      《了凡四训》是明代儒者袁了凡先生为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数十年的学问修养,揭示了命运的原理和改变命运的方法。这四篇家训分别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这四篇文章分别来自袁了凡先生不同时期的著作,其中《立命之学》是袁了凡晚年为训诫儿子而作的,初名《戒子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是他早年著作《祈嗣真诠》中的两篇。《谦德之效》则取自他晚年所作的《谦虚利中》篇。清人编纂的《丹桂籍》将这四篇文章题名为《袁了凡先生四训》,后世遂以《了凡四训》流传。
      《了凡四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人生智慧,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对于世道人心、社会风气的树立,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纪华传编著的这本《了凡四训读本》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等部分,对其主要内容做了全新解读。


      精彩内容
       袁了凡的家族因政治上的牵连,从他的曾祖父袁
      颢开始,三代都是以医术济世。袁颢《袁氏家训》中曾说:“于诸艺中,唯医近仁,习之可以资生而养家,可以惠施而济众。”袁了凡十四岁时父亲袁仁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对他说的这段话正是袁氏祖上以来的家风传统。袁了凡听从母亲之命放弃学业,改学医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孝顺之心,正如《论语》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的母亲说这并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这更可以看出他的母亲的贤惠之情。这颇类似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其父亲去世后六十年所作的祭文中,盛赞他父亲的仁
      厚和孝德。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家境很贫困,母亲将其抚养教育成人。欧阳修对父亲的了解主要来自母亲的讲述。如他母亲曾讲到他的父亲对父母的孝敬,偶尔家里有好吃的,他的父亲总是流着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又如讲到他父亲做官时的仁厚,欧阳修的母亲说:“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但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从袁了凡、欧阳修的例子都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母亲在塑造子女人格、志向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士、农、工、商的分工,对读书人而言“学而优则仕”,即学业优秀者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出来做官。因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读书人积极进入仕途做官,其目的并不是要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富强,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儒家真正的理想和远大抱负。除了做官之外,在古代社会中,还流传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说法,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那么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做一个治病救人的良医。历史上的大儒及文学家如范仲淹、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人,均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志向。因为做一个医生
      ,肩负着救死扶伤、济世利人的神圣职责,这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相通的。如
      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忘记了为官、做医生的责任,只为个人的一己私利,那么做官就会走向贪腐的犯罪深渊,做医生就会疏于医道的钻研,医术难以达到精湛的水平,甚至做出索取红包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所以选择任何职业,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不一
      定每个人都要有“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但至少要
      尽到自己的本分,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样在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同时,不至于做出伤害国家、社会以及百姓的事情。
      在古代社会中,对读书人而言,职业选择很有限,所以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认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最有前途的,把其他职业都看作是低人一等的。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比起古人要幸运得多,尤其是在职业选择方面,已经趋于多元化。
      不但多数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读书的出路也
      不仅仅限于做公务员或做医生,而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的行业都可以取得成功,从而受到世人的尊重。而且不同的行业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能够进一步效仿古代良相、良医的理想追求,不只是为了自己的衣食生活,而是以分享、感恩的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真正走向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社会真正进步的标志。
      P3-6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