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史 普通图书/艺术 吴嘉祺 文汇出版社 9787549638598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史 普通图书/艺术 吴嘉祺 文汇出版社 9787549638598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4963859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26.30 4.5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0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31558426
      商品描述:
      前言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史》主要研究的是从19世纪晚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所进行的早期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对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专业的美术学校、工业学校、私人机构、工商企业内部等机构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希望能找出这段时期内上海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初等至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以及阐明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模式之间各自的特点。


      作者简介
      吴嘉祺,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设计教育。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设计作品入选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三年展;获得靳埭强设计奖优秀奖、CGDA学院奖入围奖等奖项。多篇论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工作》等专业核心期刊。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概念说明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上海近现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上海近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西美术教育之间的激烈碰撞
      第三节  美术教育的全面蜕变
      第三章  普通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标准的演进
      第二节  中小学设计教学的探索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师的培养
      第四章  培养全面型设计人才的艺术院校
      第一节  艺术院校图案学科的建立与调整
      第二节  图案学科的教学宗旨与课程设置
      第三节  教师队伍与图案教学的研究
      第五章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第一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
      第二节  中华职业学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
      第六章  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业余设计培训
      第一节  上海最早的职工业余补习学校——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
      第三节  遍地开花的业余设计教育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年表(1912-1949)

      内容摘要
      《近现代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史》主要研究的是从19世纪晚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所进行的早期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对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专业的美术学校、工业学校、私人机构、工商企业内部等机构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希望能找出这段时期内上海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初等至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以及阐明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模式之间各自的特点。

      精彩内容
      从1911年到1949年,民国共存续38年。但是在这38年当中有14年是抗日战争,其余时间,接连不断的是清末之后的军阀混战和民国后期的大规模国共之争。毫无疑问,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清朝封建制度结束之后,各党各派别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之争以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重新整合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民国时期的动荡,不仅仅局限在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也体现在民国以来,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传统教育系统的解构过程中。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设计教育也在这种动荡当中,体现了这个时期这个时代的影响和带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就专业去研究专业,而没有把专业研究放在大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研究专业的发展和社会背景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专业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虽然,“设计社会学”在近些年才在国内诞生,但是,这无疑是国内设计史论研究的一种进步。在“设计社会学”的背景下,研究民国时期的设计教育,这种研究观念也在本书的研究中体现出来。
      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设计教育的一个发端。从清末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开始发展,并且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教育开始取代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并且随着西方设计教育传入中国,与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教育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融合,从而导致了我国民国时期的设计教育从教学功能到教学形式再到教学方法的全面蜕变、解构、整合。
      在此之前,国内对民国时期设计教育的研究是“散点式”的,断断续续和零碎的研究看不到整体的面貌和逻辑。基于这样的文献综述结果,这就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存在可能和建构发展的空间,那就是,就整个民国时期设计教育作一个系统性的全方位的有逻辑性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建构尝试。将民国这一时期的设计教育“散点式”研究,建构为“线性”研究,该研究成果具有集成创新的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是中国自清朝以来开埠最早的一批城市之一,也是最早大规模接触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城市之一。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城市建设当中,尤其是上海外滩,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延续至今。上海在民国时期所建立的许多现代概念的大学、中学,很多都带有西方文化的背景,而上海这一时期的设计教育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一种碰撞和融合。在这一特殊地域,特殊时期,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背景下,研究作为整体文化分支的中西方设计教育的交流、碰撞和交融,也就有了比较典型的特殊的意义,本书的研究成果,也因此具有了预览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史的参考价值。
      江滨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