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1868—1945)/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政治军事 赵亚夫 商务印书馆 9787100219952
  •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1868—1945)/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政治军事 赵亚夫 商务印书馆 9787100219952
  •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1868—1945)/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政治军事 赵亚夫 商务印书馆 9787100219952
  •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1868—1945)/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政治军事 赵亚夫 商务印书馆 9787100219952

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1868—1945)/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政治军事 赵亚夫 商务印书馆 9787100219952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10021995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86.50 7.2折

定价 ¥12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26

    数量
    库存5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5.35% (3483笔)
    好评率
    99.82%
    发货时间
    8.52小时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其他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1852494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亚夫,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日本三重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学艺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研究。已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30余部。

      目录
      绪? 论 ?  
      第一章? 近代天皇制的历史来源与现实定位 
      引 言 第一节 近代天皇制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明治维新造就的近代天皇制 
      第三节 自由民权运动蕴涵的思想特质 
      第二章? 国体观念是军国主义教育的根基 
      引 言 
      第一节 文明开化与国体的冲突 
      第二节 《教育敕语》的军国主义底色 
      第三节 “敕语体制”需要的修身教育 
      第三章? 国家主义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一体化 
      引 言 
      第一节武士道的传统与近代化 
      第二节森有礼的国家主义教育 
      第三节 国家主义是军国主义教育的基石 
      第四章? 被战争强化的军国主义教育 
      引 言
      第一节甲午战争对军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日俄战争加速完成军国主义教育过程
      第三节 在殖民地实施的军国主义教育 
      第五章? 明治军国主义教育遗产的继承与发挥 
      引 言 
      第一节 从明治到大正的学校军事化教育 
      第二节 大正民主运动中的政党政治 
      第三节 大正民主运动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教育 
      第六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国主义教育 
      引 言 
      第一节两次大战期间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教育现场的思想善导及其后果 
      第三节 从中日关系看日本军国主义的走向 
      第七章? 纳入法西斯体制的军国主义教育 
      引 言 
      第一节 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法西斯行动的展开 
      第三节 法西斯主义教育进程 
      第八章? “总动员体制”下的军国主义教育 
      引 言  
      第一节“总体战”思想与教育 
      第二节“总动员”体制下的教育特征
      第三节 “总动员体制”下的教育改革 
      第九章? 走向灭亡的军国主义教育 
      引 言 
      第一节 “大东亚共荣圈”贯彻“战争即建设”的方针
      第二节国民的“炼成”教育 
      第三节愚蠢的皇国民“炼成”内容 
      第四节 “大政翼赞会”与军国日本的覆灭 
      结? 论?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 大事年表(1867—1946) 
      附录二 历代内阁总理大臣一览表 
      附录三 历任文部(卿)大臣一览表(1871.9—1946.1)

      内容摘要
      日本近代史始终伴随着对外战争,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不仅时间长,而且非常残暴。作为加害国,至今日本仍未做到全民深刻反思;作为被害国,我们虽然重视研究日本的各个方面,但是有关日本军国教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复杂性。本书基于历史学的实证传统,并采用文化模式理论视角,运用丰富的史料呈现其历史根源、政治形态、社会思潮、教育制度及其影响,从多个维度整体地说明军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成因、实施途径和精神实质,内容涵盖1868年到1945年军国主义教育的制度基础、发展阶段和覆灭历程。

      精彩内容
      天皇的身份和地位,导致日本实行军政、军令的“二元制”,目的是确保天皇独立行使统帅权。不仅内阁和议会没有军权,就连陆军省和海军省也只是军政机关。实权则在陆军参谋总部和海军军令部(两总长)手中,同样是为了天皇能够运筹帷幄。在现实中,军部之所以能够左右国家政治,除了藩阀打下的基础外,军政和军令“二元制”才是根本原因。 这种制度对于军事思想的影响,在以下方面反映出来:(1)由于自知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够,不敢和欧美列强硬抗,因而热衷于短期决战或速战速决;(2)信奉极端精神主义,把英美视为“英鬼”“美畜”,试图在精神上先胜对方,却事实上严重低估了英美的实力(到1943年才改变态度);(3)迷信作战至上思想,习惯偷袭,却忽视情报、防御、卫生等必要的作战条件;(4)作战从教条出发,战法落后;(5)封建式的治军方式,导致军纪涣散;(6)兵力和劳动力相互掣肘,顾此失彼;(7)大量投入少年兵,既无法满足军队的专业化要求,也延缓了军队的近代化速度(来不及进行专门训练)。 由于国家一再强化军国主义政策,加之陆军省和军部的教育总监部强势介入学校教育和国民教育,导致军事思想与教育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简言之,自日俄战争“惨胜”后,日本的教育就进入了高度精神主义化的阶段。其一是道德教育充满虚假的忠君爱国观念、复仇的敌忾心,以及盲目自大的日本精神。其二是“兵式体操”不再以强身为目的,而是立足于充盈精神去达到军事目的。因此,尤其注重炼成灭私奉公的意志。其三是培养的“意志力”的过程简单直接,只满足于敢于在战场上为了天皇去舍命拼刺刀。其四是知识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所有学科教育都要贯彻忠君爱国思想。包括实业教育在内,最后也到了“勤劳即教育”的程度,即为国防国家付出劳动。其五是精英阶层彻底地交出自己的良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