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书犹如此(精)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高职教材/文学 苏北 安徽教育出版社 9787533676438

书犹如此(精)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高职教材/文学 苏北 安徽教育出版社 9787533676438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3367643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2.90 6.4折

定价 ¥3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0-2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391775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苏北,安徽天长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曾祺的研究者、痴迷者,被人戏称为“天下第一汪迷”。作品散见国内各报章和港、澳、台地区的报刊,香港《大公报》资深作者。著有小说集《蚁民》,散文集《那年秋夜》《水吼》《植点青绿在心田:苏北海外散文77篇》,回忆性著述《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忆·读汪曾祺》等。曾获第一届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等奖项。

      目录
      小序
      辑一
        听沈从文说话
        无从驯服的斑马:读《从文家书》
        福山路三号
        与黄裳谈汪曾祺
        沪上访黄裳记
        黄裳走后
        和丁聪的一面之缘
        朴素的季羡林
        有关季先生的趣事
        寂寞孙犁
        《芸斋小说》与明净的书
        无比的寂寞与苍凉:悼林斤澜
        “天下最不会写文章的人”走了:小忆范用
        木心,木心
        挂鹦鹉的日子:邓友梅侧记
      辑二
        汪曾祺为何如此迷人
        舌尖上的汪曾祺
        湖东汪曾祺
        “他年轻时就那么好”
        汪曾祺的金钱观
        汪曾祺的两首佚诗
        汪曾祺在张家口
        汪曾祺的闲话
        汪曾祺的绝笔
        这个人让人念念不忘
        孙郁笔下的汪曾祺
        有关汪曾祺的一次闲聊
      辑三
        我的签名本
        契诃夫教我记手记
        阅读迟子建
        顶在头上的文字
        好的文字像鱼一样游弋
        冲淡为衣
        尺度
        云片糕
        两个青年
        机遇
        淡水斋三记
        杂读琐记
        午后的黄蜂
        两件小事,或一盏灯
        击倒读者的文字
        北京的磁性
        访问地坛


      内容摘要
       《书犹如此(精)》为知名作家苏北先生近年文化随笔集。本书以书为主题,融书人、书话、书事为一体,记述作者对季羡林、孙犁、汪曾祺、黄裳、范用、丁聪等学者和作家的阅读经历,兼及对相关书籍的介绍、引用和记录,气息温婉,文笔雅致。本书原
      文多发表于《读书》、《中华读书报》、《文艺报》等主流报刊,引发多方好评。


      精彩内容
       听沈从文说话这个冬天这个老人来到我的家里,他穿着宽宽大大的棉衣,坐在我家客厅的同样宽宽大大的藤沙发上,浓浓的夹杂四川口音的凤凰口音,黏黏糍糍,声音细细的、低低的。他絮絮叨叨。你必须用心去听。你听明白了,你感到天庭被一只上帝的手打开。那是集半个多世纪人生经验和创作经验的声音。你仿佛被谁
      推了一掌,茅塞顿开。
      这个冬天因为这个声音,我温暖。我心温暖。其实我多么讨厌南方的冬天啊。万木凋零,到处死气沉沉。我所居住的这座南方城市极其平淡。一切都处于萧瑟之中,使我的身心皆活泼不得。我无意之中将老
      人请进客厅,那真是上天赐予的。
      得到这份“巨匠之声”非常偶然。那天我在网上无意之中看到介绍这本由沈从文先生的助手王亚蓉所
      编的《沈从文晚年口述》,知道书内还附有一张CD,是沈先生晚年几次谈话的录音。我简直惊奇不已。我无法想象沈先生是如何说话的。我只在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中知道沈先生“湘西口音很重”,说话非常难懂
      。我急切地来到书店,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得到这份意外的惊喜。
      我欣喜的情形是难以想象的。我听到老人说话的一刹那感觉是神奇的。我并没有感到意外。我感到无比的亲切。他的浓重的乡音我还是听懂了一些。我非常喜欢那“轻轻地说话的语气”,那真是无比天真的。
      ——一切都要经过训练……大家讲我有天生啊……绝对没有。我是相当蠢笨的一个人,我就是有耐烦,耐烦改……巴金什么的说我“最耐烦改了”,因为我改来改去,改来改去我文字就通顺了……——根据个人的浅薄经验来说呢,要是一个作家写到十本书以上,左右,他就统一上达到一个平衡,就站得住,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他就可以发展……我读过沈从文的多少书?我读了多少遍沈从文?
      我曾将《边城》抄在一个笔记本上。《从文自传》、
      《湘行散记》中的许多篇什也会不经意地浮上我的心头。《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姓文的秘书》我读过无数遍。我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湘行散记》小册子的扉页上记道:“(一九九七年)五月十
      五日我在去湘西吉首、永顺、保靖、凤凰的途中读过……在回北京的列车上,我又重读了一遍《老伴》,那个成衣铺卖绒线的十三岁的少女深深感动了我。”(这个少女后来就成了《边城》里翠翠的原型)我也
      曾请汪曾祺先生将“耐烦”两个字写给我。记得当时汪先生还不太情愿……汪先生嘴里啧啧道:“两个字……这,这怎么写……”还是先生的女儿汪朝在一旁
      瞎出主意:“就两个字,你就给他写吧!”我还不知趣地说:“这是沈先生……”汪先生瞪眼直眉的,那表情就似他画过的一幅画中的那个人,那类似八大山人的老和尚,滑稽极了……他提着毛笔踟蹰着,还是为我在宣纸上写下了“耐烦。凡事都要耐烦”几个字。
      ——可是我究竟真正“懂得”多少沈从文的“耐烦”?这些悟透创作经验的妙论,我若是早在十年前知晓,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从个人的眼光来看,我已虚掷了太多的时光,沉溺于人事纷繁中流逝了太多的生命。我听到这样的声音似乎稍稍迟了点。深秋季节,我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完。我在一篇读后感式的小文中述道:“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我怎就偏偏只喜欢这些‘过时’人物的文字?孙犁、汪曾祺、沈从文……这都是‘新潮们’不屑的人物啊!这些‘过时’的人,他们都是一些能把话说清楚的人,他们总是用最简洁明白的文字,说平常的道理。”我深深知晓他们的价值,我也
      很愿意学习他们。而我由于疏懒,荒芜的心竟又对平常的日子说不出一个字来。是老舍先生说过吧:“有得写没得写,每天都要写五百字。三天不写手就会生
      的。”汪先生也曾批评过我们“手太懒”。而浮躁的我们总是沉溺于声色红尘之中,耐不得寂寥。(P7-P10)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