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谈美谈美书简(合集精编本) 普通图书/文学 朱光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234230
  • 谈美谈美书简(合集精编本) 普通图书/文学 朱光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234230
  • 谈美谈美书简(合集精编本) 普通图书/文学 朱光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234230
  • 谈美谈美书简(合集精编本) 普通图书/文学 朱光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234230

谈美谈美书简(合集精编本) 普通图书/文学 朱光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9787214234230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21423423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9.90 3.8折

定价 ¥2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7-24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0973012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美学”在哲学体系中一直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了解和学习美学,对于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国民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摒弃了繁琐的“美学”理论,以“谈心”的方式“谈美学”,引导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将“文艺”与“理论”融会贯通,娓娓道来。书中将朱光潜先生的两部美学经典之作《谈美》《谈美书简》进行整合编校,旨在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美学大家眼中的美学世界。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目录
      谈美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 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两本重要的美学著作——《谈美》《谈美书简》,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先生的美学研究成果,是了解美学的入门参考书。
      《谈美》是先生留学西方时所著,他从15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将自己在美学甚至人生方面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引领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谈美书简》是先生在82岁高龄时的潜心之作,他将过去发表的美学言论精心整合,以13封书信的形式讲解了美与美感、形象思维、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

      主编推荐
      “美学”在哲学体系中一直都处于很好重要的位置。了解和学习美学,对于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国民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摒弃了繁琐的“美学”理论,以“谈心”的方式“谈美学”,引导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将“文艺”与“理论”融会贯通,娓娓道来。书中将朱光潜先生的两部美学经典之作《谈美》《谈美书简》进行整合编校,旨在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美学大家眼中的美学世界。

      精彩内容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
      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
      ,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
      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
      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
      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
      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
      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
      “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等难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地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得单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愿意如此。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误。针砭你的缺失,鼓励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
      信:他的态度的亲切和谈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第一章)这却不是大而无当、
      远不可及的例话:他散布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一首诗的生
      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
      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第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作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这便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励你。
      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文艺心理学》。
      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名的例子。这是孟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
      他分人生为广狭两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
      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又引西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
      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朱自清一九三二年四月,伦敦(P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