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學源图书专营店
  • 现代欧洲史(6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下)(精)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历史地理 (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大卫·克莱·拉奇|译者:夏宗凤 中信 9787508670201

现代欧洲史(6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下)(精) 普通图书/教材教辅/教材/大学教材/历史地理 (美)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大卫·克莱·拉奇|译者:夏宗凤 中信 9787508670201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图书 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7020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信
  • ISBN:  978750867020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71.50 6.6折

定价 ¥10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6-24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720960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关于本书】
      1、 美国历史学会首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写给入门读者的20世纪欧洲史。 
      本卷作者费利克斯·吉尔伯特是20世纪70年代享誉美国的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首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现代欧洲史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另一位作者是现代欧洲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尤其擅长研究现代欧洲史。

      2、 主题广泛、观点精辟,几乎覆盖了20世纪欧洲历史上所有重要事件。 
      书中讲述了1890年以来欧洲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与经济危机、冷战、东欧与西欧的分裂、欧盟与一体化进程、难民与人口迁移、气候变化与恐怖主义等。书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史学的写作方式以外,增加了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内容,是一部极其全面的20世纪欧洲史




      作者简介
      大卫·克莱·拉奇(DavidClayLarge),旧金山大学弗洛姆研究所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欧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任耶鲁大学皮尔森学院院长。他是现代欧洲史方面的专家学者,尤其擅长研究德国史和奥地利史。
      费利克斯·吉尔伯特(FelixGilbert,1905—1991),20世纪享誉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首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位于华盛顿的德国历史研究所的主阅览室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吉尔伯特年轻时就读于柏林大学,师从“一战”后德国受瞩目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主要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历史,尤其擅长研究欧洲外交。他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担任教职,退休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研究院的荣誉教授。1991年,他因葛雷克氏症病逝于家中。
      费利克斯·吉尔伯特一生著有数十本著作,代表作《华盛顿的告别演讲:美国早期外交思想》曾荣获“班克罗夫特”奖。

      目录
      【目录】
      再版序言…………11
      地图…………13
       
      第一章 20 世纪之初
      人口增长…………003
      有识之士的反抗和文化风暴…………006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欧洲政治大全景…………013
      政治共识的瓦解…………034
       
      第二章政治与社会,1890—1914
      英国…………043
      法国…………069
      意大利…………083
      德国…………090
      哈布斯堡君主国…………102
      二元君主国
      俄国…………109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制度的僵化…………124
      1905—1914 年的危机…………12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33
      全面战争的本质…………143
      战争的趋势…………156
      1917 年:战争的转折点…………167
      俄国的革命…………169
      西方的决议…………17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83
       
      第四章缔造和平
      政治家和他们的目标…………192
      东欧协议…………196
      《凡尔赛和约》…………214
      魏玛共和国的兴起…………217
      国际联盟…………223
      苏维埃俄国及和约…………226
       
      第五章稳定时期
      1919—1924 年德国局势的动荡与混乱…………236
      赔款方案之路…………243
      英国领导欧洲:1925—1929…………258
      20 年代的意大利与俄国…………263
      俄国共产主义稳定时期…………279
      魏玛共和国的未知性…………292
      美丽新世界…………300
       
      第六章经济危机与纳粹的兴起
      世界经济危机…………310
      反抗欧洲控制世界最早的革命萌芽…………318
      德国纳粹的兴起…………330
       
      第七章面对不可避免的冲突
      绥靖时期…………374
      倒退的民主…………394
      战间期的苏联…………411
       
      第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欧洲战争…………425
      战场自西向东转移…………433
      战争高峰期…………442
      命运的关键…………453
       
      第九章战后动荡期
      从战时的合作到关于战后和平协议的纷争…………472
      美国和苏联在欧洲的对抗…………483
      冷战的硝烟弥漫至远东…………493
       
      第十章重建与反抗:20 世纪50 年代
      重建的基本任务…………502
      重建的背景:科学、技术和经济…………504
      东欧集团的战后重建…………507
      西方的重建…………519
      战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紧张局势…………532
      东欧集团和西欧集团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再版序言
        地图
      第一章    20世纪之初
        人口增长
        有识之士的反抗和文化风暴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欧洲政治大全景
        政治共识的瓦解
      第二章    政治与社会,1890—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哈布斯堡君主国
        二元君主国
        俄国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制度的僵化
        1905—1914年的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全面战争的本质
        战争的趋势
        1917年:战争的转折点
        俄国的革命
        西方的决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四章  缔造和平
        政治家和他们的目标
        东欧协议
        《凡尔赛和约》
        魏玛共和国的兴起
        国际联盟
        苏维埃俄国及和约
      第五章  稳定时期
        1919—1924年德国局势的动荡与混乱
        赔款方案之路
        英国领导欧洲:1925—1929
        20年代的意大利与俄国
        俄国共产主义稳定时期
        魏玛共和国的未知性
        美丽新世界
      第六章  经济危机与纳粹的兴起
        世界经济危机
        反抗欧洲控制世界最早的革命萌芽
        德国纳粹的兴起
      第七章  面对不可避免的冲突
        绥靖时期
        倒退的民主
        战间期的苏联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欧洲战争
        战场自西向东转移
        战争高峰期
        命运的关键
      第九章  战后动荡期
        从战时的合作到关于战后和平协议的纷争
        美国和苏联在欧洲的对抗
        冷战的硝烟弥漫至远东
      第十章  重建与反抗:20世纪50年代
        重建的基本任务
        重建的背景:科学、技术和经济
        东欧集团的战后重建
        西方的重建
        战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东欧集团和西欧集团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东欧集团的危机
        苏伊士运河事件
      第十一章  欧洲繁荣的十年:20世纪60年代
        西欧追求稳定和繁荣
        东欧去斯大林化的进程
      第十二章  幻想破灭的年代:1967—
        布拉格之春
        学生运动
        对革命失败的反应
        石油危机
        妇女反抗运动
        矛盾的冲突
      第十三章  缓和的十年:1969—
        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缓和与军备控制
        缓和年代的西欧政治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第十四章  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困难重重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
        联邦德国转向右翼
        密特朗执政的法国
        南欧
        里根时代的欧美关系
        欧洲经济共同体:为1992年做的一项规划
      第十五章  大陆漂移
        千禧之年的蓝血贵族: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统一的德国
        俄国:回到了专制统治
        南斯拉夫解体
      第十六章  欧洲及全球化的挑战
        更为广阔和深化的欧盟
        这是谁的欧洲?
        绿色分歧:欧洲和美国的环境政策
        分裂的方式:反恐战争与跨大西洋关系危机
      注释
      推荐阅读
      专有名词对照表
      ………545
      东欧集团的危机…………546
      苏伊士运河事件…………551
       
      第十一章欧洲繁荣的十年:20 世纪60 年代
      西欧追求稳定和繁荣…………558
      东欧去斯大林化的进程…………585
       
      第十二章幻想破灭的年代:1967—1973
      布拉格之春…………601
      学生运动…………604
      对革命失败的反应…………609
      石油危机…………618
      妇女反抗运动…………621
      矛盾的冲突…………628
       
      第十三章缓和的十年:1969—1979
      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缓和与军备控制…………634
      缓和年代的西欧政治…………640
      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662
       
      第十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的西欧——困难重重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667
      联邦德国转向右翼…………674
      密特朗执政的法国…………680
      南欧…………685
      里根时代的欧美关系…………691
      欧洲经济共同体:为1992 年做的一项规划…………702
       
      第十五章大陆漂移
      千禧之年的蓝血贵族:法国、英国和意大利…………709
      统一的德国…………728
      俄国:回到了专制统治…………742
      南斯拉夫解体……………………756
       
      第十六章欧洲及全球化的挑战
      更为广阔和深化的欧盟…………775
      这是谁的欧洲?…………788
      绿色分歧:欧洲和美国的环境政策…………794
      分裂的方式:反恐战争与跨大西洋关系危机…………799
       
      注释…………808
      推荐阅读…………810
      专有名词对照表…………824


      内容摘要
       费利克斯·吉尔伯特、大卫·克莱·拉奇所著的《现代欧洲史(6欧洲时代的终结1890年至今上下)(精)》【上册】19世纪末,欧洲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率先成为富有、强势的现代文明地区。它建立了横跨亚非的铁路系统,推动着现代政治理念的变革。欧洲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希望将资本势力和欧洲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从19世纪90年代到“一战”爆发前的数十年间,欧洲辉煌达到了顶峰。
      尽管欧洲在全球确立了前所未有的主导地位,但是凝聚欧洲社会的力量却逐渐衰弱。欧洲内部出现了新的矛盾,国内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难以调和。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军事竞赛不断,这些因素导致20世纪的欧洲动荡不安。
      在国际关系方面,欧洲接连陷入一系列外交危机。一方面,德国冲向“阳光照耀之地”的扩张政策迫使英法俄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微,七大国都想瓜分它的帝国遗产;而巴尔干的权力真空局面构成了国际冲突的又一支催化剂。从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到波斯尼亚危机,再到巴尔干战争,欧洲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世界大战的边缘,欧洲的辉煌时代从这里走向了终结,而欧洲人将在“一战”的惊悚与伤痛中迎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元气大伤,各国经济凋敝,社会秩序混乱。欧洲的国际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世界中心”。冷战开始后,欧洲在美苏对抗中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几百年来第一次,欧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变成了夹在美苏之间的一块摇摆地带。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出现短暂的繁荣热潮。
      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西欧走上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同一时期的东欧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各国都在努力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控制。从匈牙利“十月事件”到布拉格之春,政治巨变已经悄然到来,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欧洲最终结束了分裂对立的局面。
      新时代的欧洲扩大了政治与经济合作基础,“欧洲共同体”开始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拥有更强的凝聚力。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迁移、难民、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成为新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中,欧洲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欧洲应该成为谁的欧洲?”【上册】19世纪末,欧洲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率先成为富有、强势的现代文明地区。它建立了横跨亚非的铁路系统,推动着现代政治理念的变革。欧洲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希望将资本势力和欧洲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从19世纪90年代到“一战”爆发前的数十年间,欧洲辉煌达到了顶峰。
      尽管欧洲在全球确立了前所未有的主导地位,但是凝聚欧洲社会的力量却逐渐衰弱。欧洲内部出现了新的矛盾,国内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难以调和。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军事竞赛不断,这些因素导致20世纪的欧洲动荡不安。
      在国际关系方面,欧洲接连陷入一系列外交危机。一方面,德国冲向“阳光照耀之地”的扩张政策迫使英法俄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日渐衰微,七大国都想瓜分它的帝国遗产;而巴尔干的权力真空局面构成了国际冲突的又一支催化剂。从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到波斯尼亚危机,再到巴尔干战争,欧洲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世界大战的边缘,欧洲的辉煌时代从这里走向了终结,而欧洲人将在“一战”的惊悚与伤痛中迎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元气大伤,各国经济凋敝,社会秩序混乱。欧洲的国际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世界中心”。冷战开始后,欧洲在美苏对抗中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几百年来第一次,欧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变成了夹在美苏之间的一块摇摆地带。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出现短暂的繁荣热潮。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西欧走上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同一时期的东欧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各国都在努力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控制。从匈牙利“十月事件”到布拉格之春,政治巨变已经悄然到来,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欧洲最终结束了分裂对立的局面。
      新时代的欧洲扩大了政治与经济合作基础,“欧洲共同体”开始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欧洲”,拥有更强的凝聚力。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迁移、难民、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成为新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中,欧洲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欧洲应该成为谁的欧洲?”

      精彩内容
      英国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爱德华时代作为世界强国之一,英国在民主化和工业化进程上走得最远。在发展的同时,英国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其非凡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英国的“宪政奇迹”,即两党制和议会制度,为解决20世纪社会问题和缓解紧张局势做出了示范。
      然而,19世纪末期,即便是英国,也告别了旧时代,步入了新纪元。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EdwardⅦ,1901—1910年在位)继位。他们二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高贵严肃,而后者放纵奢靡。爱德华七世沉溺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放纵享乐,沉溺于美色与酒池肉林。他年轻时爱好赌博,晚年则喜欢桥牌,常于周末在有钱人的乡村别墅中从下午娱乐到深夜。此外,他还嗜好赛马和驾车。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王后是当时最出名的美人,和国王一同被认为是穷奢极欲的社会中的引领者。
      英国宫廷的风格突然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庄严疏离转变为爱德华七世时的奢靡放纵,君主制度没有被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维多利亚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缓慢而持续的辛勤劳动,使他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国家。世纪之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享受丰收的果实。而爱德华七世便是英国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完美代表,并广受追捧。
      事后看来,英国的经济地位在20世纪前十年中并不像它表现的那样光彩夺目。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英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始下降。1885年至1913年间,英国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2.11%,而德国工业产值增长率为4.5%,美国的增长率更高达5.2%。钢、铁、煤作为英国的主要能源和商业动力,虽然产值依然较高,但已经失去了领先位置。1906年,美国钢、铁、煤的产量全面超过英国,德国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类似的,英国在电力领域、汽车领域和化学领域的创新水平也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此外,美国和德国拥有的工业设备数量均超过英国。英国在经济其他领域的表现尚显乐观;英国作为贸易中心在造船业和纺织行业仍保持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海外投资成本已经回笼,并创造了新的投资机遇,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银行享受着巨大的特权,金本位和英镑几乎对等。英国物资进口量大于国内生产量,尽管国外投资收益抵消了贸易逆差。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造成英国经济困难的潜在因素已经开始显现,并且在第二次大战后更具威胁性。
      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爱德华时代作为世界强国之一,英国在民主化和工业化进程上走得最远。在发展的同时,英国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其非凡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英国的“宪政奇迹”,即两党制和议会制度,为解决20世纪社会问题和缓解紧张局势做出了示范。
      然而,19世纪末期,即便是英国,也告别了旧时代,步入了新纪元。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EdwardⅦ,1901—1910年在位)继位。他们二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高贵严肃,而后者放纵奢靡。爱德华七世沉溺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放纵享乐,沉溺于美色与酒池肉林。他年轻时爱好赌博,晚年则喜欢桥牌,常于周末在有钱人的乡村别墅中从下午娱乐到深夜。此外,他还嗜好赛马和驾车。他的妻子亚历山德拉王后是当时最出名的美人,和国王一同被认为是穷奢极欲的社会中的引领者。
      英国宫廷的风格突然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庄严疏离转变为爱德华七世时的奢靡放纵,君主制度没有被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维多利亚统治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缓慢而持续的辛勤劳动,使他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国家。世纪之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并享受丰收的果实。而爱德华七世便是英国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完美代表,并广受追捧。
      事后看来,英国的经济地位在20世纪前十年中并不像它表现的那样光彩夺目。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英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始下降。1885年至1913年间,英国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2.11%,而德国工业产值增长率为4.5%,美国的增长率更高达5.2%。钢、
      铁、煤作为英国的主要能源和商业动力,虽然产值依然较高,但已经失去了领先位置。1906年,美国钢、铁、煤的产量全面超过英国,德国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类似的,英国在电力领域、汽车领域和化学领域的创新水平也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此外,美国和德国拥有的工业设备数量均超过英国。英国在经济其他领域的表现尚显乐观;英国作为贸易中心在造船业和纺织行业仍保持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海外投资成本已经回笼,并创造了新的投资机遇,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银行享受着巨大的特权,金本位和英镑几乎对等。英国物资进口量大于国内生产量,尽管国外投资收益抵消了贸易逆差。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造成英国经济困难的潜在因素已经开始显现,并且在第二次大战后更具威胁性。
      很少有人意识到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金色之光实为桑榆之霞。一般人都认为伦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数十年中是世界中心,也是自罗马帝国之后无可比拟
      的奢华生活的又一代表。统治集团的内部和谐进一步加固了人们对英国社会稳定繁荣的印象。封建专制军事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态度上并无对立,英国人民视常备军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成功地通过抗争缩减了常备军的规模。由于英国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征兵显得意义不大。此外,农业作为军人阶级经济来源的基础,几乎被废除。如果说19世纪上半叶废除谷物法、建立自由贸易,标志着工商业阶级对农业阶级的胜利,那么这项胜利则成就于19世纪80年代的农业危机。
      英国没有实施关税保护,从俄国或美国进口谷物十分便利;国内土地被用来放牧、发展畜牧业或栽培果园。但是土地所有者依然很富有。很多人发现,他们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工业设施在他们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还能获取丰厚的租金。土
      地所有者常从事工业和金融活动。新资产阶级和旧贵族统治阶级的融合,保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如果商人成了合作伙伴,那么合作伙伴也就成了商人;当新兴富人进入了上议院,他们就都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P43-P4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