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茶书网的书店
  • 茶书网:《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

茶书网:《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    978710914562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  978710914562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售价 75.00

定价 ¥75.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08-29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货号:
      GDZPS9488
      商品描述:
      编号:GDZPS9488
      书名:《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叶乃兴主编  杨江帆 郑德勇 谢向英副主编
      书号:ISBN 9787109145627
      定价:75.00
      出版日期:202108
      内容简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喝白茶?白茶究竟哪里好?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本身的收藏、品饮、保健作用就颇受大众关注,随着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白茶制作工艺自然天成,未经高温破坏茶叶活性,保留了很多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白茶更是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主产于福建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市、松溪县,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生产。白茶原料采自特定的茶树品种,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白茶外表满披白毫,汤色浅黄明亮,滋味鲜醇、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特征,内含丰富的茶氨酸、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成分,受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国的消费者青睐,被视为珍品,是福建省传统的特种外销茶。白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解毒的功效。本书于2010年初版,面世以后就受到白茶从业者的青睐,口碑甚佳,不愧是一部白茶领域的经典读物,本书于2021年8月修订再版,修订了原书中几个小问题,同时补充了最新知识点。《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全书共分11章,介绍了白茶的历史渊源、白茶的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白茶的品种特性和品质特征、白茶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与深加工技术、白茶精加工厂与生产线设计以及白茶的产销与市场营销等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白茶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白茶史话
      第二节 政和白茶史
      第三节 福鼎白茶史
      第四节 建阳白茶史
      第二章 白茶的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
      第一节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第二节 茶叶品质的构成与评价
      第三节 白茶的品质成分
      第四节 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
      第五节 白茶的保健功效
      第三章 白茶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
      第一节 白茶与白叶茶、白毛茶的区别
      第二节 白茶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政和大白茶的品种特性
      第四节 福安大白茶的品种特性
      第五节 福鼎大白茶的品种特性与品种创新
      第四章 白茶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节 生态茶园建设
      第二节 茶树的健身栽培技术
      第三节 茶树有益内生菌的分离筛选与利用
      第四节 白茶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
      第五章 白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技术
      第一节 白茶品质特征
      第二节 白茶初制加工技术
      第三节 名优白茶加工技术
      第四节 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
      第五节 γ-氨基丁酸白茶加工技术
      第六章 白茶精加工厂及生产线规划设计
      第一节 白茶精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第二节 白茶精加工厂厂区和厂房设计
      第三节 白茶精加工生产线主要设备配置
      第四节 水、电、气估算及管线布置
      第五节 加工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第七章 白茶的深加工技术
      第一节 白茶深加工概述
      第二节 白茶功能成分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白茶功能成分的分离和精制技术
      第四节 白茶饮料生产
      第五节 其他白茶饮料生产
      第八章 物料的粉碎与白茶产品开发
      第一节 物料粉碎概述
      第二节 物料粉碎机械
      第三节 白茶的超微粉碎
      第四节 白茶袋泡茶
      第五节 其他茶粉产品的开发
      第九章 白茶的产销概况
      第一节 白茶产区概况
      第二节 白茶的出口历程
      第三节 推进和扩大白茶出口
      第十章 白茶的文化营销
      第一节 文化营销概述
      第二节 白茶的文化特性
      第三节 白茶文化营销的内容
      第四节 白茶文化营销的几个着力点
      第十一章 白茶的品牌建设
      第一节 茶叶品牌与茶业竞争力提升
      第二节 白茶产业发展的品牌诉求
      第三节 白茶品牌建设与运营
      第四节 白茶地理标志的品牌化助力及其发展
          叶乃兴,男,1963年出生,福建寿宁县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农学院茶学专业,1989年获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茶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第二届“张天福茶叶发展贡献奖”获得者,“福建乌龙茶”、“福州茉莉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项目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茶树栽培以及茶与茉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工作。先后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参与育成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奇等国家级茶树优良品种4个,福建省茶树优良品种2个。参编出版《福建茉莉花茶》等茶学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杨江帆,男,1959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茶叶资源利用与茶文化经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茶学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华茶通典副主编。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南加州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学习培训。先后主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福建省科技厅等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多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以及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多项,先后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和茶叶专著20多部,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茶业经济研究并处于领先地位,在学界和业界具有较大影响。
          郑德勇,男,1966.9,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林产化学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1990年7月福建林学院助教,1990年8月—1995年8月福建林学院讲师,2001年1月至今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2009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生毕业4名、在读4名。先后承担《林产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等6门本专科课程,横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承担了《有机色谱与波谱》和《天然产物》等4门博硕研究生课程。
          谢向英(1973.08-),女,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管理系老师,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访问学者,2016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福建省商标协会理事、福建农林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及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品牌运营;文化经济与创意管理;茶叶经济与文化;企业文化管理。
      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
      茶书网中国区北京工作站: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
      客服:010-63433810
      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