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仄言书铺
  • 我国刑事改革研究 法学理论 高丽蓉 著 新华正版

我国刑事改革研究 法学理论 高丽蓉 著 新华正版

举报

法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    9787510214615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页
  • 字数:    304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页
  • 字数:  304千字

售价 25.89 6.8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7-27

    数量
    库存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法律
      货号:
      xhwx_1201184681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摘要
      章刑事改革基本
      节刑事改革概述
      一、改革与制度变迁
      二、刑事改革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刑事改革的根源与基础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二、变迁的深层根源
      三、决定作用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制约和影响刑事改革的因素
      一、路径依赖
      二、制度扩散
      三、思想观念
      第四节刑事改革的价值追求
      一、秩序
      二、自由
      三、公正
      四、效率
      本章小结
      第二章我国刑事改革的历史进程
      节刑事近代化转型的开端
      一、清末刑事改革的基本内容
      二、清末刑事改革的特征
      三、清末刑事改革的原因分析
      四、简评
      第二节新中国刑事制的初建与发展
      一、新中国刑事制的初建与波折
      二、刑事制的开创
      三、简评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刑事改革
      一、1996年修改后刑事诉讼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二、1997年刑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三、20世纪90年代刑事改革的主要特点和取向
      四、简评
      第四节我国当前的刑事改革
      一、新一轮改革的源起与背景
      二、刑事改革的体进展及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刑事改革
      节刑事政策与刑事改革
      一、刑事政策与刑事改革的关系
      二、西方刑事政策的演变
      三、建国以来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过程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
      第三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刑事改革的内容
      一、完善从严处理的律制度
      二、完善从宽处理的律制度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协调及保障制度
      第四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刑事改革的基本特点.
      一、刑事政策治化
      二、刑事网逐渐严密
      三、注重宽严区别对待,建立相应刑罚制度
      四、改革的动力与途径体现了“制度扩散”作用的机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一:寻求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衡
      节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一、从弹劾式诉讼模式到纠问式诉讼模式的演变源于对秩序要求的加强
      二、近现代刑事原则与模式的形成体现了对人权保障的需求
      三、近期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改革体现了对犯罪控制与人权
      保障二者关系的衡
      第二节我国刑事改革的进展
      一、死刑核准制度改革
      二、刑事证据制度改革
      三、辩护制度改革
      四、刑事强制措施改革
      五、侦查措施的完善
      六、发回重审制度改革
      七、劳动教养制度改革
      八、看守所管理制度改革
      第三节寻求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衡——我国刑事改革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当前刑事改革的特点
      二、我国刑事改革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二:保证刑事权的正确行使
      节刑事权控制的主要模式
      一、对刑事侦查权的控制
      二、对刑事公诉权的控制
      三、对刑事审判权的控制
      四、对刑罚执行权的控制
      第二节我国的刑事权运行的现状及改革进程
      一、对侦查权的监督制约
      二、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
      三、对刑罚执行和监管场所的监督制约
      四、对诉讼中渎职行为的律监督
      五、公开与监督
      第三节路径依赖与制度选择——我国刑事权控制的特点及成因
      一、我国刑事权控制的特点
      二、形成我国刑事权控制特点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三:追求的公正
      节诉讼效率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一、审前对案件的分流主要表现在起诉裁量权的运用更为广泛
      二、审判程序的分流主要表现在设定不同层次的审判程序
      三、对自愿协商及处分原则的认可
      第二节我国刑事中实现效率的方式
      一、刑事和解
      二、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三、轻微刑事案件快速机制
      四、普通程序简化审
      五、简易程序范围的扩大
      六、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
      第三节追求诉讼效率的途径与限度——我国刑事追求效率过程的特点与反思
      一、我国刑事中追求效率所进行改革的特点
      二、对我国刑事追求效率制度改革的反思
      本章小结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依治国方略的确立,社会益要求律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求建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由于刑事涉及体制的安排,权的运行与规制,涉及公民生命、健康、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涉及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在整个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改革的复杂与难度也更大。对我国刑事改革进行体、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高丽蓉的我国刑事改革研究分为六章。靠前章,刑事改革基本。本章对刑事改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改革是制度变迁的一种方式和过程,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某项制度的重要维度发生较多变化的过程,也是较为深层的制度变迁。刑事改革的研究对象包括刑事律规范、刑事律实践、刑事律意识、刑事环境;探讨了刑事改革的根源与基础,提出刑事制内容与变迁的深层根源与动力在于经济基础,但经济基础对制变迁的决定作用则具有间接的表现方式;探讨了制约和影响刑事改革的因素,通过引入路径依赖、制度扩散等概念对影响与制约刑事改革的因素予以分析;提出了作为连接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刑事改革的价值追求,即秩序、自由、公正与效率,处理和衡这些价值是刑事改革的核心。第二章,我国刑事改革的历史进程。本章对作为刑事近代化开端的清末刑事改革的内容、背景、特点、原因及其所体现的变革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刑事制的初建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刑事改革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刑事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清末刑事改革更多地具有急功近利和被动,是在没有相应社会基础的条件下所作的形式上的改革,因此难其失败的命运。我国建国后所进行的刑事改革,带有深刻的历史变革质,由于受当时靠前外形势和传统的影响,没有处理好律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的变更与继承的关系,使我国的制发展道路受到了阻断和巨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刑事改革,是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所进行的持续改革进程,具有主动和统筹,科学逐步增强,更加注重多方面价值的衡。第三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刑事改革。本章探讨了刑事政策与刑事改革的关系,梳理了近现代西方及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过程,刑事政策对刑事立和的影响,指出刑事政策决定着刑事改革的价值取向,决定并引导着刑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探讨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内涵,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我国刑事改革在完善从严、从宽处理以及协调保障制度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这些改革的特点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强调了刑事政策治化的重要。第四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一:寻求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衡。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是现代刑事的两个基本功能,是实现秩序与自由价值的重要途径,本章探讨了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提出由社会发展阶段和当时主要社会需求所决定,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地位。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当的衡,成为各国刑事改革的重要课题;探讨了我国在死刑核准制度、刑事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进展,指出我国新时期刑事改革的特点在于试图寻求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的衡。从改革的体向度上讲,人权保障的分量在不断加大,刑事的现状体而言,仍以秩序本位,以犯罪控制为基本出发点。从经济基础、优选化背景下律的交流、社会转型时期对秩序的特殊需求、社会控制水和诉讼传统等方面对形成我国改革现状的原因予以分析;指出人权保障与犯罪控制既有相互、相互压制的一面,也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寻求二者的衡点始终应当是刑事改革追求的目标。第五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二:保证刑事权的正确行使。对刑事权的控制是实现社会条件下自由与秩序价值衡的关键。本章着重探讨了刑事权力控制的主要模式,我国刑事权运行的现状及改革进程,提出我国对刑事权力的控制具有控权模式的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与律监督的专门,、权利化制约因素逐步增强,监督制约存在的低效和异化现象等特点,并从我国传统权力运行所固有的特点,现行的体制,传统的人情社会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对刑事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应在权力运行传统与现实的基础上寻找进一步的突破,处理好依独立行使权力与监督制约的关系,处理好自由裁量权与监督制约的关系。第六章,刑事改革重心之三:追求的公正。公正与效率是刑事的重要价值目标,在当前社会状态中二者既存在统一,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本章探讨了诉讼效率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梳理了我国刑事中实现效率的方式和特点。提出刑事中对效率的追求应当从社会整体对案件处理高效的层次上来理解,同时虑直接成本、错误成本和道德成本。应当以公正为先决条件,注重侦查阶段、一审程序中当事人权利的充分保障,增强案件处理过程的正当和处理结果的公信力。

      作者简介:

      高丽蓉,女,山西孝义人。山西大学学学士(1996年),民大学学硕士(2000年),中国政大学学博士(2012年),美国杜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访问学者(2013年)。2007年起任职于优选检察院体制改革小组办公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刑事学、比较与社会学,先后在比较研究、检察官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十余篇。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