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仄言书铺
  •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汤哲声 新华正版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汤哲声 新华正版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字数:    214千字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字数:  214千字

售价 17.95 6.2折

定价 ¥2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7-24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xhwx_10909590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专著。书中从作者几十年来对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体会出发,以问题的方式简明扼要地切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多个关键问题,并对之进行了通俗生动的思辨与阐述,很多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年还是年
      二  “鸳鸯蝴蝶派”是个什么样的社团流派
      三  何为通俗小说的苏沪派、京津派、台港派
      四  她们怎样变成祥林嫂
      五  孝子、“马浪荡”和才子加流氓
      六  《蜀山剑侠传》、《卧虎藏龙》、《联镖记》、《七杀碑》
      七  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侠义和女人
      八  英雄和:古龙小说的创新和危机
      九   中国武侠小说的三个波段和“世纪新武侠”的创新
      十  程小青的《霍桑探案》和孙了红的《侠盗鲁》
      十一  侦探小说的“栽花不成”与“插柳成荫”
      十二  电影和书局:通俗小说创作“升腾”之两翼
      十三  现代通俗小说期刊的“彩系列”和“方型刊物”
      十四  东吴系、复旦系和新浪漫主义作家
      十五  “故事新编体”小说与“海派狭邪小说”
      十六  市民视野和原生态的“海派小说”
      十七  滑稽小说的“嬉笑怒骂”与“世俗话语”
      十八  《李自成》、《雍正皇帝》、《曾国藩》、《胡雪岩》
      十九  幻小说为什么不繁荣
      二十  “爱国小说”、“国难小说”和“小说”
      二十一  张恨水怎样“引雅入俗”
      二十二  张爱玲和琼瑶:爱情的问号与感叹号
      二十三  《》、《糖》、《乌鸦》
      二十四  休闲娱乐、自然人和模式化
      二十五  新文学对通俗小说的批判与失误
      后记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当代中国研究现代通俗小说卓有成的学者之一。本书从作者几十年来对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研究体会出发,以问题的方式简明扼要地切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多个关键问题,并对之进行了通俗生动的思辨与阐述,很多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本书的内容展示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

      作者简介:

      汤哲声(1956),男,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曾主持“20世纪中国小说的雅俗流变及文本研究”等中国通俗文学研究的重量和省部级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国现代滑稽小说史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文学新思维民俗学(兼丛书副主编)、中国侦探制小说史论(合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合撰)、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参撰)、1898一1949中国文学比较史(参撰)。另外,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学术文章近百篇。

      精彩内容:

          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1892年还是1917年
          以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论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似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果仅仅从文学观念上的变革,并且以“人的发现”和人道主义的宣扬作为现代文学的核心价值的话,以胡适的这篇文章作为现代文学的发生无可厚非。但是文学史的划分绝不仅仅是文学观念的变革,它还需要创作观念和创作体系的变革。如果我们论定创作观念、创作体系和文学观念是划分文学史阶段的三个指标的话,以1917年1月作为现代文学开端的划分点不合理了,它应该是1892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年出现了一部质上有别于古代文学的小说: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关于这个问题我师范伯群教授和师兄栾梅健教授都有很多精彩的论述,发表了很多文章。他们的观点我很赞同。这里是我的一些想,算是一点补充,很多论点来自他们的启发。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很初连载于1892年的《海上奇书》,1894年结集出版。说它不同于古代文学首先在于小说写的是“今社会”的人和事。作者开篇说,他写的是自通商以来“海上”(当时不少文人将上海称为“海上”)的故事。写“今社会”还是写“过去的事”是区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要素之一。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小说)是写“过去的事”,《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皆如此,它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的起承转合和人生的悲欢离合之中结历史或感叹人生,写“今社会”不单纯是结和感叹了,它更多的是对当今社会问题的思,是对当今的读者怎么处世做人的指导和劝诫。《海上花列传》又思和劝诫什么问题呢?我们看韩邦庆是怎么解释他为什么创作《海上花列传》的,他说:“只因海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新月盛,凡冶游子弟倾复流离与狎邪者,不知凡几。虽有父兄,之不可,虽有师友,谏之不从。此岂其冥顽不灵哉?独不得一过来人为之现身说耳!方其目挑心许,百样绸缪,当局者津津乎若有味焉,一经描摹出来,便觉令人欲呕,其有不爽然若失,废然自返乎?”这段话中有三层意思,一是他写的是眼前正在繁荣起来的“通商”以后的上海;二是他讲的都是“过来人的现身说”;三是扮演着一个“劝诫者”的身份,要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那些来上海的淘金者怎样“着道”的过程。将文学作品视为生活的指导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特,通俗小说如此,雅小说同样如此(雅小说的概念并不科学,但又找不到更适合的说,姑妄称之)。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