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纸墨文化图书店
  • 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绩效:多学科视角
图文详情

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绩效:多学科视角

举报

本店图书 都是正版图书 可开电子发票 需要发票的联系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30113925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301139257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18.62 4.2折

定价 ¥44.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9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76% (5679笔)
    好评率
    99.83%
    发货时间
    22.49小时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管理
      货号:
      20281999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组织的研究主要关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缺乏对新兴民营企业的研究并不令人惊诧,因为这一部门的历史还不到20年。而且,直到近,政府的政策才给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利的环境。当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大量企业消失得如它们出现时一样快时,这意味着这类企业并非适合的研究目标或关注对象。然而,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迹象都指向了针对民营企业的更有利、更友好的环境。近期的政府政策确认了民营部门对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贡献。这是一个开始着手系统的研究项目,追踪这些企业随着时间的变化诞生、成长、变换和发展,以及同时进行对它们的管理模式、与环境的互动以及绩效的分析的理想时期。本书即是对这一巨大需求的抛砖引玉之作,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同时,我们期待本书能激起对这一主题的活跃、系统的研究。
          本书是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的主题——的好的、为全面的文献的汇集,将成为关于这一重要主题的研究的基本参考和未来研究的基础。
        本书关注的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还没有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学术界深入理解的主题。通过精心设计,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文献回顾和深入的案例研究(如联想)之间的平衡。 


      作者简介
      徐淑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W.P.凯里商学院国际管理摩托罗拉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荣誉访问教授,《美国管理学会学报》第十四任主编,曾获《管理科学季刊》学术贡献奖、《美国管理学会学报》*论文奖以及美国管理学会人力资源分会学术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章  解释中国民营部门的成长与发展
      第二章  关于中国新兴私有经济的社会学解释
      第三章  中国的家庭企业(1978-1996):参与和业绩
      第四章  跨国资本或社会资本——留学归国企业家比对本土企业家
      第五章  中国内资民营企业中的权力关系
      第六章  产权制度和企业行为:理论与证据
      第七章  中国私营企业观察
      第八章  中国非国有企业研究文献综述
      第九章  政府放权和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政府官员会危害董事会的专业性和公司业绩吗?
      第十章  混合市场中的企业行为:以中国为例
      第十一章  在市场和董事会中:我们对中国的非国有企业了解多少?
      第十二章  中国民营企业:文献综述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十三章  权威与仁慈:中国员工对家长式领导的反应
      第十四章  承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国私营企业中的应用及对业绩的影响
      第十五章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对动态战略匹配的追求
      第十六章  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制度和产业环境变革中的理论发展
      第十七章  中国民营部门:全球视角

      内容摘要
      迄今为止,有关中国组织的研究主要关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缺乏对新兴民营企业的研究并不令人惊诧,因为这一部门的历史还不到20年。而且,直到近,政府的政策才给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有利的环境。当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大量企业消失得如它们出现时一样快时,这意味着这类企业并非适合的研究目标或关注对象。然而,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迹象都指向了针对民营企业的更有利、更友好的环境。近期的政府政策确认了民营部门对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贡献。这是一个开始着手系统的研究项目,追踪这些企业随着时间的变化诞生、成长、变换和发展,以及同时进行对它们的管理模式、与环境的互动以及绩效的分析的理想时期。本书即是对这一巨大需求的抛砖引玉之作,在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同时,我们期待本书能激起对这一主题的活跃、系统的研究。
          本书是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的主题——的好的、为全面的文献的汇集,将成为关于这一重要主题的研究的基本参考和未来研究的基础。
        本书关注的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还没有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学术界深入理解的主题。通过精心设计,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文献回顾和深入的案例研究(如联想)之间的平衡。 


      主编推荐
      徐淑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W.P.凯里商学院国际管理摩托罗拉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荣誉访问教授,《美国管理学会学报》第十四任主编,曾获《管理科学季刊》学术贡献奖、《美国管理学会学报》*论文奖以及美国管理学会人力资源分会学术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精彩内容
      章 解释中国民营部门的成长与发展 徐淑英 边燕杰 郑国汉
        对那些关心世界事务的人而言,中国无疑引起了他们的想象力。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金融时报》等报纸几乎每天都会刊载有关中国的消息。中国也在《时代》、《商业周刊》、《经济学家》等期刊上频频露面。“中国近来很热门”这种说法虽有陈腔滥调之嫌,但其真实性不容置疑。事实证明,中国为大众所关注并不无道理。目前,中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居全球首位。2003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535亿美元,超出位居第二、三位的法国(470亿美元)和美国(298亿美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4年,附录表B.1)。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量达到6207亿美元,如把欧盟视为一个单一实体,中国则位居全球第四。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则达到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目前,中国的出口已不再仅限于服装、纺织品、玩具和塑料。现在出15的产品包括信息和通信产品、电子消费品等,其中一些甚至准备与国际知名品牌展开正面竞争。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4%的速度递增(Won9,2004)。尽管日本和其他“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也都曾经历过高速的经济增长,但考虑到中国各地的差异及它的经济规模,中国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单令人动容,而且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