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章炳麟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13-03 / 平装
售价 ¥ 0.88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12-21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章炳麟国学讲演录 章炳麟国学概论
本书内容包括:国学之派别、国学之本体、治国学之方法、结论——国学之进步。
章炳麟(18691936) 近代家、思想家。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 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辑,流亡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书并为邹容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迎其至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报,并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军兴,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改组的,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会,以讲学为业。晚年愤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救亡运动。早期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訄书中,认为“精气为物”,“其智虑非气”,正确表达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宣称“若夫天与上帝,则未尝有矣”,否定天命论说教。其思想又受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主义失败,思想上渐趋颓唐。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鼓吹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精彩内容: 小学略说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者,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段玉裁深通音训,幼时读朱子小学,其文集中尝言:“小学宜举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对、进退,未尝不可谓之小学。”案大戴礼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小艺指文字而言,小节指洒扫、应对、进退而言;大艺即诗、书、礼、乐,大节乃大学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学固宜该小艺、小节而称之。保氏所教六书,即文字之学。九数则汉书律历志所云:“数者,一十百千万是也。”学书数,宜于髫龀;至于御,非体力稍强不能。故内则言:“十岁学书计,成童学御。”汉书食货志言:“八岁人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内则亦言六岁教之数与方名,郑注以东西释方名,盖即地理学与文字学矣。而苏林之注汉书,谓方名者四方之名,此殊不足为训。童蒙稚呆,岂有不教本国文字,而反先学外国文字哉?故师古以臣瓒之说为是也。汉人所谓六艺,与周礼保氏不同。汉儒以六经为六艺,保氏以礼、乐、、御、书、数为六艺。六经者,大艺也;礼、乐、、御、书、数者,小艺也。语似分歧,实无二致。古人先识文字,后究大学之道。后代则垂髫而讽六经;篆籀古文,反以当时罕,致白首而不能通。盖字体递变,后人于真楷中认点画,自不暇再修旧文也。是正文字之小学,括形、声、义三者而其义始全。古代撰次文字之书,于周为史籀篇,秦汉为仓颉篇,后复有急章出。童蒙所课,弗外乎此。周兴嗣之千字文,隋书经籍志入小学类。古人对于文字,形、声、义三者,同一重视。宋人读音尚正,义亦不敢妄谈明以后则不然。清初讲小学者,止知形而不知声、义,偏而不全,不过为篆刻用耳。迨乾嘉诸儒,始究心音读训诂,但又误以说文、尔雅为一类。段氏玉裁诋汉志入尔雅于孝经类,入仓颉篇于小学类,谓分类不当。殊不知字书有字必录,周秦之史、仓,后来之说文,无一不然。至尔雅乃运用文字之学。尔雅功用在解释经典,经典所无之字,尔雅自亦不具。是故字书为体,尔雅为用。譬之算术,凡可,无一不包。测天步历,特运用之一途耳。清人混称天算,其误与混尔雅、字书为一者相同。尔雅之后,有方言,有广雅,皆为训诂之书,文字亦多不具。故求文字之义,乃当参尔雅、方言;论音读,更须参韵书。如此,文字之学乃备。乾嘉以后,人人知小学,识字胜于明人。或谓讲说文即讲篆文,此实谬误。王王秋主讲四川尊经书院,持说文指字叩音,王谓尔曹喻义已足,何音。王氏不明反语,故为是言。依是言之,说文一书,止可以教聋哑耳。今人喜据钟鼎驳说文。此风起于同、光间,至今约六七十年。夫说文所录,古文三百余。古文原不止此,今洛阳出土之三体石经,古文多出说文之外。于是诡谲者流,以为求古文于说文,不如求之钟鼎。然钟鼎刻文,究为何体,始终不能确知。积古斋钟鼎款识释文,探究来历,不知所出,于是诿之曰昔人。自清递推而上,至宋之欧阳修......
小学略说/005经学略说/035史学略说/093诸子略说/121文学略说/169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