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签名本
李若谷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08 / 其他
售价 ¥ 200.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
本书共八章,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对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进行考察。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实践的比较,说明制度适宜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并且指出,在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永恒的制度,只有不变的发展主题。也就是说,只要能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制度,就是适宜的制度。
李若谷,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现任中国进出银行董事长、行长,银行部硕士生导师、评定委员会委员,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民银行靠前司司长、行长助理、副行长,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靠前货币组织、非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和东南非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中国副理事。2003年4 月至2005年9月期间曾任民银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曾主编经济优选化与中国金融改革、靠前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监管、靠前金融调研集,翻译罗纳德麦金农所著的经济自由化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 精彩内容: 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实践及对现有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近10%的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发展目前实属罕见,不能不说是一个“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中国之谜,吸引了外众多学者投入到试图揭开其谜底的研究中,但迄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章对现有的解释中国经济的文献进行回顾,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视角。节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第二节分析现有理论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和局限,第三节提出本书的研究视角。 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 一、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值(gdp)以年均9.7%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化、城市化速度加快,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生活显著改善,贫困人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额益扩大,吸引外资不断增加,靠前经济合作成斐然,对外援助渐拓展,靠前地位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拥有如此人规模的经济体,在30年的时间内长期保持高展,是没有先例的,堪称经济发展目前的专享。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可说是一穷二白。1952年,中国的gdp仅为679亿元。经过20多年的建设,1978年gdp达到3645亿元,排世界0位,扣除价格因素,1952~197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了长达30年且至今仍在继续的高速增长过程,经济量不断扩大,与发达的差距迅速缩小。2007年,中国的gdp达到246619亿元,跃居世界第4位,1978~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从改革前的6.1%大幅提高到9.7%,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的之一。
前言 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实践及对现有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 第二节 对中国经济成的理论解释尚不充分 第三节 用制度适宜解释中国经济 第二章 一般意义的制度适宜 节 制度适宜的定义 第二节 制度适宜的标准 第三节 制度适宜的特 第四节 制度适宜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第五节 适宜制度的产生 第三章 发展中的制度适宜 节 发展中的适宜制度 第二节 与市场作用的边界调整——驼峰型路径的提出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章 中国制度的适宜 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与局限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制度的适宜 第五章 制度适宜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机理 节 适宜制度激发劳动热情 第二节 制度适宜促进投资 第三节 制度适宜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与技术进步 第六章 从制度适宜视角看当代世界主要发展模式 节 东亚模式 第二节 苏联模式 第三节 拉美模式 第七章 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节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第二节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 第三节 中国经济展望 第八章 制度适宜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 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结 第二节 中国发展模式的普遍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的特殊因素 第四节 制度适宜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模式 参文献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