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2019年春暖花开之际,我突然接到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杰女士的来电。她首先提及十年前出版的诗集《新中国颂》。我开始还以为她是想要再版《新中国颂》,谁知她说出了新的想法。她希望我以新的思路编选一部新的主题诗集,献给新中国七十华诞。她还提了两点具体建议:一是所选作品要贯穿七十年全程,而不是像十年前的诗集《新中国颂》那样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品为主;二是在致敬经典的同时适当选一些当下涌现的新作,以折射出当前中国的发展态势和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于是有了这部《朗诵中国》的问世。
新中国主题诗歌,是与新中国的孕育、诞生、发展相联系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同步关系。新中国主题诗歌,可以说是新中国发生发展历程的记录和见证。在七十年的时间长河里,歌唱新中国的诗歌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计数。那么,以什么样的思路来统摄这部诗集呢?采取什么样的结构来呈现才能更见匠心和创意呢?这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编者接受出版社邀请之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边查资料边构思这部诗选的体例,最终确定了该选本的框架结构。
如大家看到的那样,这部诗选采取了六部曲的结构。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诞生”,用了毛泽东诗词里的句子“一唱雄鸡天下白”来做小辑名称,主要选取新中国诞生时的欢呼之作,读者从中可领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国欢腾的热烈场面;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成长”,用毛泽东诗句“天堑变通途”来做小辑名称,选取的作品主要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所焕发出来的建设祖国的巨大热情和冲天干劲,展现当年新中国一日千里的雄姿;第五部分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用了毛泽东诗词里的句子“旧貌变新颜”来做小辑名称,侧重选取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优秀诗歌作品;第六部分的主题是“近期中国的面貌和新时代中国人奋进的姿态”,用毛泽东诗词里的句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做小辑名称,侧重选取改革开放后期以至于当下的优秀诗作。这四个部分,串连起了新中国从诞生到今天的历程,而在一、二部分和第五、第六部分之间,编者又特意穿插和设置了第三、第四两个部分。第三部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侧重抒发诗人主体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四部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主题是“缅怀”,意在表现新中国的由来、性质及其来之不易,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