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常乃悳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9-07 / 平装
售价 ¥ 5.00 3.3折
定价 ¥15.00
品相 九五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7-0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国思想小史
在这部《中国思想小史》中,他极力地把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连接起来,从古代一直叙述到当下。例如在第二十章中,他对刚刚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有他相当独特的评价。当然,他首先还是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成绩,在他的总结中,新文化运动的成绩是多方面的,但是,他从思想史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培植这个新文化运动的种子的人是谁”?他认为不是陈独秀,也不是胡适,而是章士钊及《甲寅杂志》。乍看上去,这种说法似乎与我们现在的常识相去太远,那么,为什么他会如此理解?他很坦率地说,这是因为章对新文化“有一贯的主张,而且是理想的主张,而且是用严格的理性态度去鼓吹的。这种态度确是当时的一付救时良药。在当时举国人心沉溺于现实问题的时候,举国人心悲观烦闷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忽然有人拿新的理想来号召国民,使人豁然憬悟于现实之外尚复别有天地”。但是,尽管当时看起来梁启超从社会改造人手的影响很大,“五四”运动也跟着梁启超的思路走,然而,章士钊却主张从政治人手,看上去似乎很失败,但是,从思想史的意义上看,应当注意的恰恰是章士钊和《甲寅》给新文化运动预备下的几个基础:一是理想的鼓吹;二是逻辑的文章;三是注意文学小说的意义;四是正确的翻译;五是通信式的讨论。而后来《新青年》的作者,恰恰多是《甲寅》的作者。当然,他们打倒孔家店和主张白话的激烈思路,引起了巨大反响,使得人们很容易把新文化运动归功于他们,但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要溯源的话,则应当看到章士钊和《甲寅》的位置。这一判断当然与他的立场有关,他觉得,新文化运动虽然很可爱,但是它的问题是,“内容上是非常幼稚浅薄的,他们的论断态度大半毗于武断”。今天看来,常氏建立这一思想史的书写脉络,一是要从历史上溯源,思想史要追寻真正的来龙去脉,发现“起于青萍之末”的端倪,一是希望表达他对当下的文化运动的态度,他觉得,需要的不是破坏式的激进,而是建设性的温和。在思想的历史研究中,他带入了对当下的思索。
《中国思想小史》,既显露了他的思想才华,也暴露了他学术缺陷。这部书,不能算名著,但它却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就是这一页中也许包含了很特别的意味。
前言葛兆光导言中国五千年来思想变迁的鸟瞰第一章原始中国民族的神话思想第二章宗教与伦理观念之进化第三章神权思想之衰落与人事观念之代兴第四章宗法社会思想之圆满的发展第五章贵族社会中的一般思想第六章学术的解放与思想的分化第七章各派思想之凋落混合及神秘思想之复兴第八章怀疑时代的曙光第九章佛教的输人第十章新佛教宗派的创造第十一章唐宋间理学未兴前之新形势第十二章宋朝理学的起源及其成立之经过第十三章理学的大成和独占第十四章程朱学的衰落与王学的兴起第十五章理学的反动时期第十六章考据学全盛下的清代思想界第十七章思想的解放与今文家的活动第十八章欧洲思想与昔日之中国第十九章政治思想与实际政治运动第二十章新文化运动的黎明时代第二十一章新文化运动的成绩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