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一粒种子书店
  • 夏君

夏君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 ISBN:    978755051126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5051126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8.49 3.4折

定价 ¥55.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23

    数量
    库存2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2806583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话剧人是清贫的,在严寒中排练,在酷暑中演出,走基层,进校园,到农村,下海岛。梅花精神是夏君不懈的精神动力,它让夏君在现实中坚守,在困惑中探索,用行动传播戏剧艺术,用精神培养戏剧群体。滕贞甫主编的《夏君》溯了传主为话剧全心全意努力奋斗的一生,并介绍了她的许多著名作品。

      目录
      《夏君》是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之一。本书分为“苦乐人生”“慧眼识珠”“春华秋实”“艺术年表”四个部分。“苦乐人生”素材丰富, 情感充沛, 行文生动, 凝聚了作者毕生心血历程, 熔铸了她对话剧艺术的挚爱, 有观点, 有价值, 有趣味, 有文采, 励志敬业, 充满了时代的正能量。“慧眼识珠”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述, 使读者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春华秋实”是作者各时期作品的集锦, 富有冲击力。“艺术年表”以年代为线索, 记录了作者各时期的艺术成就, 简洁、直观。

      内容摘要
       滕贞甫主编的《夏君》是棒棰岛·“金苹果”文艺丛书之一。本书分为“苦乐人生”“慧眼识珠”“春华秋实”三个部分。“苦乐人生”素材丰富,情感
      充沛,行文生动,凝聚了夏君毕生心血历程,熔铸了她对话剧艺术的挚爱,有观点,有价值,有趣味,有文采,励志敬业,充满了时代的正能量。“慧眼识珠”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述,使读者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春华秋实”是作者各时期作品的集锦,富有冲击力。


      精彩内容
       行者篇: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启蒙者我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有人说从事艺术的入主要靠天赋。如果要说所谓的天赋,那得先从我的父亲谈起,因为他是我美梦成真的引路人,我的启蒙者。
      父亲是胶东半岛牟平人。当年家境还算殷实,父亲在山东老家读过私塾,念过小学,1947年参军,后来当了大连市民政局干部。他会拉胡琴,并经常在《大连日报》上以笔名“夏天”发表报道和文章,堪称高产通讯员,在大连市民政史上是值得提及的角色。
      早在山东老家的村里,父亲就是个文娱积极分子,拉二胡,唱京剧,有时还演地方戏和文明戏(又称新剧,中国早期话剧),加上在烟台念过书,受过城市文明和进步思潮的熏染,在农村算得上是个文化人。陈毅在山东招兵时父亲就参加了解放军,随部队进驻了上海。他在部队文工团搞过戏剧和歌曲创作,曾创作过小话剧,写过歌词,编写过《如何简易识简谱》的小册子。他还自学拉小提琴,是文工团小提琴演奏员兼乐队指挥。听父亲说,当时长影乐团的总指挥尹升山就是他的老师。在师文工团,他还和铁牛、仲星火等人一起工作过。
      应该说,我在姐弟五人中更多地继承了父亲身上的文艺细胞。而父亲也把他的理想和对未竟事业的希冀放在了我的身上。严格意义上讲,是父亲把我带进舞台,让我一发不可收地喜欢上了舞台这一方天地。
      儿时的记}乙至今鲜活。那三层小楼下的大空地,就是观众席;临时用小桌、木板搭建的小舞台,就是我理想驰骋的天地……父亲经常教我唱《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以及《红梅赞》《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还不时用二胡伴奏。父亲很严厉,我唱不好或不用心时,挨揍也是常有的事。
      父亲母亲非常好客,周末家里常会聚一些朋友。
      父亲要我唱歌,在客人面前清唱一段,以博大人的欢乐。我最乐意的是,唱好了,客人连连夸奖,父亲脸上会呈现出有成就感和十分欣慰的样子,偶尔还会奖励我一根两分钱的冰棍。最不乐意的是,一有客人来就要唱。烦了的时候,我就特意唱走调,让父亲难堪。耍弄这样的小伎俩,必会换来客人走后挨板子的结果。我的手掌被打得生疼,母亲便来护着我,可打总是免不掉的。
      邻居都知道我爱唱爱跳,那阵子我也算是个人物。很小的时候我就不怯场,敢于当众表现,在父亲的调教下,我也变得善于表现。当时我就是因为唱歌表演而受到父亲宠爱的,他总让姐姐和妹妹多千一些家务活,我为此沾沾自喜,在姐妹们面前颇有些自傲。
      我家住在大连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幢日式建筑的三层楼上。每逢夏季来临,广场附近便成为一个小小的欢乐港湾,街坊邻居自发地用小板凳和破长条椅支起了一个简陋的小舞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邻居们纷纷举家前来占据最好的位置,一场便民惠民的演出就要开始了。父亲担任总导演兼琴师。母亲则做一些类似剧务、舞台监督兼服务员的工作,她时而催场,时而用大水壶跑前跑后地为大家的大茶缸子里续水。
      父亲先咳嗽一声,接着琴声一响,表演就算开始了。
      我走在临时搭建的颤颤悠悠的小舞台上,给大家鞠一
      个躬,就唱起了“洪湖水啊浪打浪”“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等那个年代最
      流行的歌曲,并一首接一首不停地演唱。掌声、叫好声一次比一次响,路人驻足围观,场面越来越大。后来,小舞台搬到附近胡同里一座独立的敞开式庭院里,那里就成了那条街上名副其实的“民众音乐剧场”。那时的周末只休息一天,每逢休息日人们便早早吃完了晚饭,占据了最好的位置,等待欣赏这个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的小舞台上的“演唱”,演员就是“夏家的五姐弟”。每到这时,整个庭院就洋溢着祥和与温馨、欢乐而惬意的氛围。这台“小晚会”够丰富多彩的了,有独唱、二重唱、京胡独奏、小提琴独奏和二胡演奏,还有京剧选段。最精彩的当属压轴戏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我扮演阿庆嫂,弟
      弟扮演刁德一,父亲扮演胡传魁,我们一下子就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我居然成了小巷舞台上的“角儿”。
      5岁时父亲开始对我进行较为正规的训练,教我识简谱、唱歌。为了让我练好歌,父亲还特意准备了一把小木尺,如果我唱错了或偷懒耍滑了,他就用小木尺打我的手心,以作惩戒。那一下子足以让我刻骨铭心。为了练好《南泥湾》,我也不知挨了多少打,为这事,一向善解人意、从不和父亲吵嘴的母亲竟气势汹汹地和父亲吵起架来。后来父亲又让我学琴,反正学的样数越多,我挨打的次数也越多,以至于每天吃晚饭的时候一见父亲放下碗拎起二胡,我的身子就抖作一团。
      ……P3-6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