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日] 佐藤学 著; 于莉莉 译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售价 ¥ 15.00 3.9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3-05-19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教育方法学
《教育方法学》阐述了教育方法学的历史,并系统论述了教育方法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教育方法学》对教室内的对话、课程研究、教师职位的专业性、计算机和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中国的课程改革颇具参考价值。《教育方法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述通俗易懂,并结合诸多案例对教育方法学进行了形象具体的阐述。《教育方法学》对教育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中小学教师、校长实践工作中参考。
佐藤学,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日本学术会议一部(人文社会科学部)前部长。有《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课程论评——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师的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教育改革设计》等。中译本有《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课程与教师》《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等。
于莉莉,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毕业,教育学硕士,师从佐藤学教授。历任东京福祉大学兼职讲师,日本琦玉工业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兼职讲师。
第一章 教育方法学概要——从教育方法的学问迈向教育实践的学问第二章 教育方法学的历史一、近代以前的教育方法二、教学论的产生——夸美纽斯三、适应自然教育学——裴斯泰洛齐四、国民国家教育学——赫尔巴特与赫尔巴特主义五、儿童中心主义教育与学习的共同体——杜威六、效率主义教育学——博比特与查特斯七、单元学习的各种类型八、行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泰勒与布卢姆九、从认知教学论到文化教育学——布鲁纳第三章 日本的教学与授业研究一、教学的产生与制度化二、教学改革的挑战三、战后的新教育四、教学研究与教师研修第四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一、行为科学的范式——“过程一产出模型”二、对行为科学的批判(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三、对行为科学的批判(2)——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四、基于参与观察的研究第五章 教与学:意义和关系的重建一、教学的两个概念——“模仿模式”与“变化模式”二、学习的再定义——关系论认识及其实践三、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及其课题四、教学的两种模式——“技术性实践”与“反思性实践”五、反思性教学——实践及其表现方式第六章 教室中对话(沟通)的结构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分析——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二、课堂教学中的沟通——贝拉克的教学分析三、课堂教学的民族学方法论——梅汉的对话分析四、教室中的对话结构——卡兹顿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五、教室话语与学力差异的研究第七章 课程研究的课题一、什么是课程二、学科内容的组织与特征三、教育内容的课题与文化领域四、隐性课程五、课程政治学六、课程的文化研究第八章 教师的专业性一、教师形象探究二、教师文化的各种类型三、教师的实践性见识四、教师教育的难题第九章 计算机与教育一、信息社会的教育二、多媒体与教育三、计算机的活用四、学习的网络第十章 课题与展望参考文献译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