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妙蛙收书
  • 电路基础 陈佳新 陈炳煌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87111481058

电路基础 陈佳新 陈炳煌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87111481058

举报

笔记很少,整体很新,塑封已消毒,是旧书里面挑出很新的那部分单独售卖的,不满意可以退货。

  • 作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9787111481058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作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9787111481058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售价 8.64 2.4折

定价 ¥36.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12-2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9787111481058-1
      品相描述:九五品
      【塑封已消毒,书非常新】【用过的书,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基础
      定价:36.00元
      作者:陈佳新 陈炳煌 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11481058
      字数:443000
      页码:2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电路理论和电路分析的知识。全书分为14章,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的分析计算法(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电路定理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非线性电阻电路简介、Multisim简介。
      目录
      前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作用及组成  1.1.2 电路模型  1.1.3 集总参数电路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位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4.1 独立电源  1.4.2 受控电源  1.4.3 电阻元件  1.4.4 电感元件  1.4.5 电容元件  1.4.6 运算放大器 1.5 基尔霍夫定律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习题第2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一等效变换法 2.1 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2 无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2.2 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2.2.3 电感的串联和并联  2.2.4 -△网络的等效变换  2.2.5 无源网络的输入电阻 2.3 电源的等效变换  2.3.1 独立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2.3.2 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3 含受控电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习题第3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二电路方程法 3.1 支路电流法  3.1.1 基本思路  3.1.2 分析步骤及要点 3.2 回路(网孔)电流法  3.2.1 基本思路  3.2.2 分析步骤及要点 3.3 节点电压法  3.3.1 基本思路  3.3.2 分析步骤及要点  3.3.3 弥尔曼定理  3.3.4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习题第4章 电路的分析计算法之三电路定理法 4.1 叠加定理  4.1.1 叠加定理  4.1.2 应用指导及要点  4.1.3 齐性定理 4.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2.1 戴维南定理  4.2.2 诺顿定理  4.2.3 应用指导及要点 4.3 功率传输定理  4.3.1 功率的传输条件  4.3.2 匹配条件下的传输效率 4.4 互易定理 4.5 对偶原理 4.6 替代定理 习题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5.1.1 正弦量  5.1.2 正弦量的有效值  5.1.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法 5.2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5.2.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5.2.2 RLC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5.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5.3.1 阻抗和导纳  5.3.2 电路的相量图  5.3.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5.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5.4.1 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5.4.2 复功率  5.4.3 功率因数的提高 5.5 功率传输定理 习题第6章 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6.1 互感  6.1.1 互感现象  6.1.2 互感系数和耦合因数  6.1.3 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和互感电压 6.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6.2.1 应用耦合电感电路模型的分析计算  6.2.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6.3 变压器  6.3.1 空心变压器  6.3.2 理想变压器 习题第7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7.1 网络函数  7.1.1 网络函数与电路的频率特性  7.1.2 网络函数类型 7.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7.2.1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条件  7.2.2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7.2.3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7.3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7.3.1 RLC并联电路谐振的条件和特点  7.3.2 电感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的谐振 7.4 滤波器简介 习题第8章 三相电路 8.1 三相电路的电源和负载  8.1.1 对称三相电源  8.1.2 对称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 8.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8.2.1 联结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8.2.2 对称三相电路的主要分析步骤 8.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8.3.1 三角形联结情况  8.3.2 星形联结有中性线情况  8.3.3 星形联结无中性线情况 8.4 三相电路的功率 习题第9章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稳态分析 9.1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分解  9.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9.1.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分解  9.1.3 对称周期函数的谐波分析 9.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9.2.1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  9.2.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平均功率 9.3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稳态电路分析 习题0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0.1 线性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10.1.1 动态电路的概念  10.1.2 换路定则  10.1.3 动态电路初始值的确定 10.2 一阶电路的分析  10.2.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0.2.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10.2.3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10.2.4 RC电路暂态过程的应用 10.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0.3.1 阶跃函数  10.3.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0.3.3 冲激函数  10.3.4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10.4 二阶电路的分析  10.4.1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4.2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习题1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1.1 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  11.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1.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11.1.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11.2 运算电路  11.2.1 电路元件的运算电路模型  11.2.2 电路定律的运算形式 11.3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 习题2章 二端口网络 12.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12.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12.2.1 Z参数方程和开路阻抗参数矩阵  12.2.2 Y参数方程和短路导纳参数矩阵  12.2.3 T参数方程和传输参数矩阵  12.2.4 H参数方程和混合参数矩阵 12.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2.3.1 用Z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  12.3.2 用Y参数表征的等效电路 12.4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12.4.1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12.4.2 二端口网络的并联  12.4.3 二端口网络的串联 12.5 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  12.5.1 二端口网络的策动点函数  12.5.2 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函数 12.6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12.6.1 回转器  12.6.2 负阻抗变换器 习题3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3.1 图的概念  13.1.1 电路的图  13.1.2 割集 13.2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  13.2.1 关联矩阵  13.2.2 回路矩阵  13.2.3 割集矩阵 13.3 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13.4 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13.5 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习题4章 非线性电路 14.1 非线性电路元件  14.1.1 非线性电阻元件  14.1.2 非线性电容元件和非线性电感元件 14.2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14.2.1 图解法  14.2.2 解析法  14.2.3 小信号分析法 习题附录 Multisim简介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