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清风徐徐书店
  • 人大附中名师语文课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 青春红楼: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共3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

人大附中名师语文课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 青春红楼: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共3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

举报

97873002855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ISBN:  97873002855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144.45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10-0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631927051127
      商品描述:
      本套书包括: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ISBN:9787300284026 49元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ISBN:9787300285511 49.8元
        青春红楼:红楼梦整本书阅读ISBN:9787300285467 39.8元     内容简介   在《红楼梦》被纳入高考必读书目,以及“整本书阅读”被不断强调的当下,本书作者作为一线教师,致力于寻找一种合宜的方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带起《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带中学生去看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解读那些预伏的命运密码,体会《红楼梦》叙事的节奏感。本书教给中学生把握整本书及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同时分享了作者从《红楼梦》中获得的写作方面的诸多启示。
       在教中学生如何阅读《红楼梦》的同时,本书以青春的眼光进入《红楼梦》,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经验,带领中学生去探寻少年宝玉的启悟、少女黛玉的心路历程、青春的欢宴与雅集……拉近中学生与名著之间的距离。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将《论语》原篇章打散,整合为“为学”“修身”“境界”“君子”“孝悌”“礼乐”“为政”“处世”“教育”“仁道”十个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又设若干小专题,小专题下整合相关《论语》原文,注释详尽,译文清晰。每个小专题后有解析文章,讲透专题中的要点难点。 在《红楼梦》被纳入高考*读书目,以及“整本书阅读”被不断强调的当下,本书作者作为一线教师,致力于寻找一种合宜的方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带起《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带中学生去看一个家族的兴衰史,解读那些预伏的命运密码,体会《红楼梦》叙事的节奏感。本书教给中学生把握整本书及进行文本细读的方法,同时分享了作者从《红楼梦》中获得的写作方面的诸多启示。 在教中学生如何阅读《红楼梦》的同时,本书以青春的眼光进入《红楼梦》,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经验,带领中学生去探寻少年宝玉的启悟、少女黛玉的心路历程、青春的欢宴与雅集……拉近中学生与名著之间的距离。   《中学论语专题精讲》将《论语》原篇章打散,整合为“为学”“修身”“境界”“君子”“孝悌”“礼乐”“为政”“处世”“教育”“仁道”十个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又设若干小专题,小专题下整合相关《论语》原文,注释详尽,译文清晰。每个小专题后有解析文章,讲透专题中的要点难点。 本书*尾另附辅助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工具。序章部分,《<论语>的前世今生》梳理《论语》流传中的版本分化,使学生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孔子小传》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孔子的精神世界。书末设索引,便于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迅速查找《论语》原文,求得正解。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脱胎于人大附中*选修课“古典诗词写作”的课程讲稿。上一版清晰阐述了如何创作古典诗词,教会读者基本的作诗填词之法。修订版除了讲入门方法,重在讲解如何创作高妙的古典诗词,为读者指出向上一路。本次修订新增了“近体诗的情感与意象”“古风的谋篇布局”“词话研读”“今人填词的主要方向”等内容,并点评了更多人大附中学生的诗词习作。通过对经典作品字、句、篇的分析,阐明好诗好词好在何处。通过对人大附中学生作品的赏评,指明诗词创作在题材与形式方面的继承与开拓,创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走进古典诗词写作》脱胎于人大附中*选修课“古典诗词写作”的课程讲稿。上一版清晰阐述了如何创作古典诗词,教会读者基本的作诗填词之法。修订版除了讲入门方法,重在讲解如何创作高妙的古典诗词,为读者指出向上一路。本次修订新增了“近体诗的情感与意象”“古风的谋篇布局”“词话研读”“今人填词的主要方向”等内容,并点评了更多人大附中学生的诗词习作。通过对经典作品字、句、篇的分析,阐明好诗好词好在何处。通过对人大附中学生作品的赏评,指明诗词创作在题材与形式方面的继承与开拓,创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目 录   
       绪论 从“诗骚”到“诗词” 中国诗歌发展简述
       诗歌的源头:先秦“诗骚”
       诗歌的演进:汉魏六朝的古体诗
       诗歌的巅峰:唐代近体诗
       诗歌的新变:词与曲
       余谈
       
       第一章 近体诗的写作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对仗
       近体诗的句法与篇法
       近体诗的情感与意象   绪论 从“诗骚”到“诗词” 中国诗歌发展简述 诗歌的源头:先秦“诗骚” 诗歌的演进:汉魏六朝的古体诗 诗歌的巅峰:唐代近体诗 诗歌的新变:词与曲 余谈   第一章 近体诗的写作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对仗 近体诗的句法与篇法 近体诗的情感与意象 学生作品选评 近体诗的几种“玩法”   第二章 古风的写作 什么是古风? 古风的文体特征 古风的表达技巧 古风的谋篇布局 谈诗歌的格调   第三章 填词 漫话小词 词体常识 填词技法 词的风格、美感与创作指要 研读词话,知好词之“所以然” 今人填词的主要方向——以人大附中师生作品为例 词在音乐层面的再开拓   第四章 古韵今声   附录 后记      文摘:  中国古代诗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酝酿,至唐代而成一高峰,诗作数量之多,表现形式之丰,取材范围之宽,皆超迈前代,蔚为大观,不意竟给后来的宋人造成诗源枯竭的困境。天地运转,世道轮回,宋人所见之山川风物,所经历的世事沧桑,与唐代相比并未有巨大的变化,故而对宋人而言,唐人几乎已经将种种自然物象、人间冷暖写尽。这就使得有宋一代的文人,必须为诗歌创作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宋人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个处境,他们常常在专门的诗论或随手的信札中表现出对宋诗发展路径的思考。比如苏轼曾批评李白的诗歌“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认为李白的诗歌虽用语高华大气,但缺乏深刻的、值得玩味的义理;而严羽则在《沧浪诗话》中说“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批评宋诗议论过多,缺乏物象描摹与直觉的传达,乃至苦涩。抛开他们对唐宋诗歌的高下评判,我们看到他们都敏锐地意识到了宋诗与唐诗的不同路向,即唐诗侧重对物象的描摹,而宋诗重视对义理的挖掘。   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经验来看,诗歌的意境构成不外乎兴象与义理这两个方面。所谓“兴象”,即在诗歌写作中,通过对物象的描摹,传达最直接的感受,折射最真切的情志;所谓“义理”,即注重运用理性与学养,借由一事一物寄托自己的趣味与哲思。一者追求真切动人,一者追求深邃有味。   在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宋人要在兴象上超越唐人是很困难的,但是在义理思考方面,宋人因其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于唐人更有优势。因而,苏轼、黄庭坚等最具代表性的宋诗大家,并不在描摹兴象上与唐人一较高下——尽管他们的才学并不下于李杜高岑等唐代前辈。他们凭借自己的哲思与学养,在义理的方向上别开一路。所以,唐诗重情,宋诗重意,唐诗重写境,宋诗重写心。   我们现在的中学教科书,有重唐轻宋的倾向。这一方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学生人生体验和学养的有限。钱钟书先生曾说:“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唐人如少年人,血气方刚,情感迸发;宋人如中年人,情思内敛,胸怀淡泊。少年读宋诗,常常感觉字句古奥,表意曲折,不如唐人的诗歌表达流畅自然,气势潇洒痛快。然而我们在经过大量的经典阅读,并经历世事沧桑之后,反而会更欣赏宋诗中的深味。   思想往往起始于对自然物象的感触;而深思本身又可以触发更深的思考,从而使人类的思想本身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自然物象有限,而人类的思想无限。日月山川,亘古恒常;人类的思想世界却可以层层扩展,不断演进,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兴象与义理,这两种并举对等的创作路向,虽然在审美趣味上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后者所通向的世界之广却远超乎前者。所以,就我们学习诗歌创作而言,学唐诗固然有熟悉典范、夯实基础的意义,但是要想开创天地,变化乾坤,就不能忽视宋人为我们开拓的广阔的天地。  209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