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编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14-11 / 平装
售价 ¥ 128.00 2.7折
定价 ¥480.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3-02-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阿拉克湖幅I47C001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阿拉克湖幅I47C001001)》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合理地建立了测区地层系统,对部分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按照构造混杂岩地层系统和有序地层系统分别阐述了各地层单元的特点及时代依据。以岩性和年代学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测区各种侵入岩填图单元,对区内大量分布的花岗岩类建立了侵入岩等级体制,鉴别出一些具异源岩浆演化特点的侵入体,讨论了岩浆岩的构造环境。对测区主要变质岩系的基本特点、变质温压条件、变质相系、变质相带进行了归纳。以新全球构造理论为指导,突出主构造旋回,以地层、岩石、构造及其时空配置关系为基础,合理划分了测区5个一级构造单元,对各构造单元的地质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建立了测区构造变形事件与变形序列,提出了测区构造演化模式,反演了测区地质构造发展历程,对东昆仑地区中生代古成山作用进行了探索,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对阿拉克湖湖积地层及风成沙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测区第四纪气候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总结了近4。5ka以来测区暖冷期变化规律,为高原隆升的环境响应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测区主要山系第四纪以来成山作用过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黄河将加快溯源侵蚀,并将袭夺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的见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0000阿拉克湖幅I47C001001)》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文图并茂,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测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目标与任务第二节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第三节地质调查及研究程度一、基础地质研究二、矿产地质研究三、环境地质调查研究第四节队伍组织、总体工作部署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一、队伍组织二、工作部署三、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第二章地层第一节测区地层系统划分第二节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一、白沙河岩群(Pt1B)二、小庙岩群(Pt2X)三、苦海杂岩(Pt1-2K)第三节构造混杂岩地层一、奥陶纪-志留纪纳赤台群〔(O-S)N〕二、早中二叠世马尔争组(Pm)第四节有序地层一、中元古代狼牙山组(Pt2l)二、泥盆纪牦牛山组(Dm)三、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组(C1h)四、石炭纪-二叠纪浩特洛哇组〔(C-P)h〕五、早中二叠世树维门科组(P1-2sh)六、晚二叠世格曲组(P3g)七、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T1-2h)八、中三叠世闹仓坚沟组(T2n)九、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TB)十、晚三叠世八宝山组(T3b)十一、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十二、早侏罗世羊曲组(J1y)十三、古近纪沱沱河组(Et)十四、新近纪五道梁组(Nw)十五、新近纪曲果组(Nq)十六、第四纪地层第三章岩浆岩第一节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一、新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二、诺木洪早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三、马尔争晚古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第二节中酸性侵入岩一、加里东期侵入岩二、华力西期侵入岩三、印支期侵入岩四、燕山期侵入岩五、花岗岩类侵入岩体的就位机制探讨六、花岗岩类成因讨论第三节火山岩一、早古生代纳赤台群火山岩二、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三、晚古生代二叠纪马尔争组火山岩四、三叠纪火山岩第四节脉岩第四章变质岩第一节变质岩系基本特征一、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变质岩系基本特征二、东昆南古中元古代苦海杂岩变质岩系基本特征三、东昆中和东昆南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岩系基本特征四、马尔争-布青山二叠纪马尔争组(Pm)变质岩特征五、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地层的变质特征第二节变质作用特征、变质相及变质相系划分一、东昆北基底单元高角闪岩相变质岩系——白沙河岩群二、东昆北基底单元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小庙岩群三、东昆南混杂岩带中高角闪岩相变质岩系——苦海杂岩四、绿片岩相变质岩系——中元古代中生代中浅变质岩系第三节变质变形关系一、东昆北古老结晶基底变形与变质作用关系二、东昆南苦海杂岩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关系三、纳赤台群与加里东期动力变质作用的关系四、巴颜喀拉山群变质、变形的关系第四节变质作用温压环境及变质作用动力背景探讨一、白沙河岩群(Pt1B)变质条件二、小庙岩群(Pt2X)变质条件三、苦海杂岩(Pt1-2K)变质条件四、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对比及构造背景第五节接触变质作用第五章地质构造与构造演化史第一节区域构造格架及构造单元划分一、构造单元划分二、构造单元基本特征第二节构造变形一、构造层次及变形变质相的划分二、深层次韧性剪切流动构造三、构造混杂变形四、中部构造层次-浅表层次的褶皱-断裂构造第三节新构造运动一、新构造运动的表现二、主要活动断裂第四节构造变形序列第五节构造演化一、基底演化过程及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二、罗迪尼亚(Rodinia)大陆的解体和古生代的洋陆转化三、陆内构造过程第六章专项地质调查——中新生代隆升及沉积、地貌与环境响应第一节中生代隆升剥露一、巴颜喀拉山群的构造一热历史二、中生代古隆升剥露第二节第三纪高原隆升与夷平面的形成一、渐新世地面抬升阶段二、中新世夷平阶段三、上新世强烈隆升阶段第三节第四纪高原隆升及其沉积、环境与地貌响应一、第四纪高原隆升与盆山耦合二、第四纪高原隆升与水系变迁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图1:25万阿拉克湖幅(147C001001)地质图及说明书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