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等候一阵流浪的风

举报

正版保证 新华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 作者: 
  • 出版社:    作家
  • ISBN:    978752121781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作家
  • ISBN:  978752121781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7.90 5.6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5

    数量
    库存1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179794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瑜,籍贯江苏淮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河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青年鼓励奖,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河南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中篇小说)。已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数十部,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等数部。

      目录
      目录

      埃及人物地理 

      1.1沙漠中的贝都因人   
      1.2甘蔗地里的“博士”农民
      1.3红海上的渔夫
      1.4撒哈拉的“布鲁斯南”
      1.5开罗的“总统”导游
      1.6尼罗河两岸的埃及人

      成为耶路撒冷 

      2.1流淌着奶与蜜之地
      2.2圣城中的圣城
      2.3通往天堂的邮局
      2.4宫殿下的真面目
      2.5上帝应许之地
      2.6比远方更远

      这里是克什米尔

      3.1斯利那加的达尔湖畔
      3.2印巴停火线
      3.3虔诚的穆斯林
      3.4克什米尔手工艺人

      恒河边的瓦拉纳西 

      4.1印度的母亲河
      4.2瓦拉纳西的大街
      4.3古老的种姓制度
      4.4爱情的心跳
      4.5黑夜中的恒河
      4.6印度的“耶路撒冷”  
      4.7特蕾莎妈妈的邀请

      众神之中——尼泊尔 

      5.1那些开满了鸟的树
      5.2加德满都上空那朵幸福的云
      5.3大象的呼喊
      5.4那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
      5.5流浪,也是一种飞 
      5.6尼泊尔的“活女神”

      伊朗有多远 

      6.1鼓震槟华
      6.2槟华之华
      6.3午夜的吉隆坡
      6.4炭窑前的红树林

      马来西亚随想

      7.1伊朗女人的头巾问题
      7.2伊朗与酒
      7.3在伊朗看电影

      土耳其的倒叙 

      8.1寻找纯真博物馆
      8.2寻找咖啡馆
      8.3寻找奥斯曼
      8.4寻找君士坦丁堡
      8.5寻找拜占庭
      8.6迟到的以弗所
      8.7伊斯坦布尔之夜

      神秘摩洛哥 

      9.1菲斯的迷宫
      9.2撒哈拉的银河
      9.3卡萨布兰卡的密码

      突尼斯的前世今生

      10.1迦太基的黄昏
      10.2战神汉尼拔的传说
       
      蓝色的斯里兰卡 
      鲸鱼的歌唱

      后记:生命的钥匙

      内容摘要
      这是女性作家孙瑜暌违多年推出的一部全新游记散文集,这些作品,记录了她这些年在全世界各地行走的历程和感悟。孙瑜的行走是随性且感性的,从日本到印度,从斯里兰卡到土耳其,从景色之美带来的巨大震撼,到人文情怀的温婉感动,孙瑜用不一样的视角和表达态度,展现着她眼中的世界,同时,她的作品又是理性的,融合了她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文字充满女性的细腻和睿智,极具散文的美感又有文化的质感。

      精彩内容
      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撒哈拉沙漠终是要踏上的。似乎,那里有着一份前世回忆般的乡愁。
      它,铅华洗尽,从地平面雄伟立起,如同另一个存在的古老空间,如同难以跨进的平行宇宙,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用巨大无比的热力,不动声色地显露着它的威严。形态各异的沙丘,随着光线的变化展示出金黄、淡粉、赭石、铁灰等不同的段落,与橘红的落日交融出别具的仙气与神性。
      天,高而远。地,神秘而安静。
      无际的黄沙之上,不时有淡褐色的风呼啸甩过。偶尔冒出的一株野生植物,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羁,淡定怒放,安详得近乎优雅,参照出平凡之地那些绿色的庸常。远处,有一只鹰从高空掠过,快得连影子都没有落下。
      撒哈拉的沧桑,就是如此的大写意。
      阿拉伯语的“撒哈拉”,意思是“广阔的不毛之地”,昼夜温差高达五十多摄氏度。但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却可以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和发达的畜牧业。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成了沙漠。
      夕阳晕染着骆驼群,还有已在沙漠中生活了上千年的阿拉伯游牧民族——贝都因人。“贝都因”在阿拉伯语中就是“荒原上的游牧民族”,属于阿拉伯民族的一个分支,不喜欢受制约,只听命于部落酋长。远离现代物质文明社会的他们,目前主要聚集在埃及东部的西奈半岛和撒哈拉沙漠中。
      生命,在如此荒僻落后、贫瘠缺水的撒哈拉,日日被烈日炙烤着,居然一样欣欣向荣。世上真的有这么一群人,过着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贝都因人就在沙漠中生老病死,与自然浑然一体,并不需要过分挣扎。什么样的日月变迁,都不会让他们迷失本性。
      我那天穿的是凉鞋,下车走过沙丘时,沙灌进了鞋子,脚犹如触到了冒着火星子的碎煤渣,烫得发疼。而这个令人生畏的生命禁区,却是贝都因人自由的天堂:他们住在沙漠的帐篷中,光着脚走路,骑骆驼找水,无拘无束地生活着。他们对外界一直保持着必要的陌生,男人们穿着素净的长袍,头裹围巾,默不作声;而妇女们,一概用黑色的纱巾把自己的容貌包裹起来,只露出深眼窝后面隐含探寻意味的、略显惊恐的黑眼睛。
      在沙漠生活,必不可少的是骆驼。要在沙漠严酷的条件下生存,水是真正的生命之源。贝都因人的骆驼是找水专家,任凭沙海茫茫,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单峰骆驼却从不会迷失方向,并能发现地下深达几百米的水源。严酷的大自然,造就了骆驼成为极限环境中生存的冠军,而且,骆驼一身都是宝:驼奶可解渴,驼肉可充饥,驼皮可做衣服,驼毛可做帐篷,驼粪可做燃料,甚至连驼尿都可以当生发头油。新娘的彩礼、罪犯的赎罪金、赌博的赌注、酋长的财富等等,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所以,骆驼是贝都因人不可缺少的伙伴和最重要的财富,他们善待骆驼,尽量给骆驼吃好喝好。每到一定时候,骆驼就会自行排好队,来到水井边,贝都因妇女就从沙漠井中打水给它们喝。
      然而,世世代代崇尚自由的贝都因人,如今却成为被观赏的活标本。一拨接一拨的游客们寻到这里猎奇,骑在贝都因人的骆驼上,让瘦小的贝都因少年牵着骆驼,在沙漠中短途往返,并从各个角度帮他们拍照。我身边有两个刚会走的贝都因孩子,因抢夺一元的小费,相互撕打,哭叫不止。
      野蛮、愚昧和文明在这里共存,生命的卑微与尊严在这里交汇。撒哈拉,白天的酷热与夜晚的冰寒,如同人世间的冷暖,循环更替。
      三毛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让我去爱,即使爱把我毁了,我宁可拥抱一个血肉模糊的人生,也不要白开水一样的空杯。”相较于毫无曲折的地平线,撒哈拉沙丘那种错落起伏的抛物线更具悬念。我仿佛看到,一个女子迎风伫立在沙丘高处,长发飘动,衣裙漫飞,目光超然地望着远方。茫茫大漠也无法改变她热爱的浪漫,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闪闪发亮。只有享受流浪的灵魂,才能在沙漠中看到繁花似锦。
      时间在撒哈拉失了效用,天地万物皆因其心而动。
      生活并不诗意,各种不得已的苟且,此起彼落。但我还是愿意,一次次将目光投向远方。即使走不了,也没关系,慢慢等,笨拙地努力。喜爱自由的人,早晚会找到一片自己向往的撒哈拉。
      因为——自由,才是真正的文明。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