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弘文图书专营书城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举报

正版保证 新华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 作者: 
  • 出版社:    译林
  • ISBN:    978754477954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4477954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32.10 4.7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08

    数量
    库存1000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30722087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敦煌的女儿”自述传奇人生
      长久以来,樊锦诗先生都很神秘。她单纯简朴、低调谦和。面对公众,她常说:“别说我了,还是说说敦煌,说说莫高窟吧。”这一次,她终于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
      深度解读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与惊世之美莫高窟的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樊锦诗以考古人的博识、文保人的严谨、艺术家的浪漫,将敦煌石窟的深远历史与绝美艺术娓娓道来,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纸上敦煌艺术之旅。
      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从百年前藏经洞文书的失意流散,到如今中国敦煌学研究的蔚然成林;从大漠中寂寥荒凉的无人区,到举世瞩目的敦煌研究院;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几代莫高窟人饮冰茹檗,谱写下一曲波澜壮阔的敦煌乐章。
      详细披露“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于花甲之年接手敦煌研究院,就面临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莫高窟告急!书中将披露樊锦诗如何以其远见卓识,带领新一代莫高窟人以先进理念和高精技术保护石窟遗产,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敦煌”工程。
      讲述敦煌故事,弘扬莫高精神,讴歌中华之美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这正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写照。在这里,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永恒闪耀。

      作者简介
      樊锦诗,2019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2019年“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获得者;2018年“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2017年《莫高窟第 266—275窟考古报告》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顾春芳,上海宝山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戏剧交响》,出版有诗集《四月的沉醉》。 樊锦诗与顾春芳相识于2014年的敦煌,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 樊锦诗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

      目录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人生的不确定性
      初见人世
      路有冻死骨
      一个崭新的上海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我的兴趣所在
      居里夫人的影响
      别无选择
      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在北大历史学系抄文稿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回忆苏秉琦先生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第三章敦煌是我的宿命
      幻想在现实中苏醒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李广杏”,如此人间好杏
      我被分配去了敦煌
      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重回莫高窟
      第四章千年莫高窟
      石窟艺术圣地
      乐僔和尚与敦煌第一窟
      苦难孕育的灿烂文明
      张议潮与归义军
      艺术和文化是国家气象的反映
      藏经洞文书的发现与流散
      藏经洞文书的价值
      第五章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学在海外
      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陈寅恪对中国敦煌学的贡献
      张大千和向达在敦煌
      常书鸿先生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
      潘重规、饶宗颐的敦煌情缘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
      敦煌学的未来
      第六章风雨飘摇的日子 
      莫高窟人的宿命
      父亲的突然死亡带来的伤痛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他们成了猪倌和羊倌
      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第七章敦煌的女儿
      报告文学《敦煌的女儿》
      从北大到敦煌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
      我不是好妻子、好母亲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老彭与莫高窟北区考古
      花甲之后拼尽全力
      我的老彭走了
      第八章敦煌石窟艺术
      绵延千年的形象佛教史
      有最早纪年题记的洞窟博物馆
      说不尽的经变画
      榆林窟的稀世神品
      永不停息的自由飞舞
      最完美的彩塑
      第158窟:涅槃的境界
      敦煌艺术与中原文化
      临摹需要达到无我之境
      第九章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
      莫高窟保存面临的风险
      持之以恒的沙害治理
      抢救和预防:保护工作的“二重奏”
      壁画修复的缓慢节奏
      与盖蒂的合作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
      追忆平山先生
      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数字敦煌”的实现
      第十章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莫高窟人的拓荒和坚守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申遗”成功给我的启示
      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要求制定《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莫高窟告急!
      耗资四亿的数展中心
      不能“武大郎开店”
      科学保护让敦煌永生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润心田
      拉开大规模抢救的帷幕
      “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
      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关怀和重视
      “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莫高窟保护,任重而道远
      第十二章  四十年后终成卷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百年回望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考证与分期
      为了“还债”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和困难
      四十年终于完成《敦煌石窟全集》首卷
      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
      第十三章  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舍身饲虎”的真意
       “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我们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
      我沾了莫高窟的光
      守护敦煌的究极意义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

      樊锦诗年表
      后  记

      内容摘要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精彩内容
      第八章敦煌石窟艺术(节选)第158窟:涅槃的境界每当苦闷和烦恼时,我都喜欢去第158窟看一看。
      第158窟内的佛床上,卧着莫高窟最大也是堪称最完美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卧佛像长15.8米,头向南,足向北,右胁而卧,面向东。一千二百多年来,始终从容不迫、宁静坦然地面对着朝圣者。第158窟因洞窟甬道北壁保存有“大番管内三学法师持钵僧宜”题记,可知是中唐(781—848)吐蕃政权统治敦煌期间建造的。
      清晨,阳光越过远处连绵的山脊照进窟内,光芒在浑浊的空气中仿佛凝结笼罩了一层薄雾。佛陀头枕大,洒落的身姿显得格外轻盈和舒展。通身薄薄的袈裟如晨曦一样,覆盖着清硕绵柔的身躯,薄雾下的身体异常丰满而又柔软。他的胸脯仿佛微微起伏,心脏好像还在跳动,整个身体里似乎依然流动着血液,活跃着不息的活力与蓬勃的生命。
      佛陀周身安详,焕发出慈悲之美和超脱之乐。一种内在的大光明境界令整个洞窟洋溢着一种神圣的光芒。佛陀的右手承托着脸,左臂自然地覆在左侧腰身,生动的臂膀和手指仿佛随时可以抬起来。佛陀似闭非闭的眼睛,微微含笑的嘴角显得非常自信,他好像对自己生前一切苦难的经历,所证得的无上的智慧成就感到无憾,感到宽慰。在涅槃到来的时刻,他要以绝对的从容和宁静给予世人无限的希望和信心。
      涅槃佛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女性的美,会让人忘记了他是佛陀。光是从他安详和慈悲的微笑间溢出的,正是从嘴角中透出的光,成为他的呼吸,他精神的温度。他的长眉与微闭的双目相互呼应,和谐地透出秀美下的庄严。他还没有完全对这个世界闭上眼睛。他的表情中没有任何濒临死亡的痛苦和不安。涅槃到来的时刻,他内心的沉着、从容以及大智大勇,都在这泰然自若的神态中呈现出来。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佛陀,没有死亡的可怖和阴冷,空气里弥漫着温暖慈悲的氛围。
      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无边的苦海,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启示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而实现解脱的唯一出路是识破并断绝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根源,以无上正等正觉进入涅槃。所谓涅槃,是梵文Nirvāna的音译,意为灭、灭度、灭寂。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指解脱生死轮回而后到达的一种精神境界。为了弘扬佛教这一重要思想,开窟者便塑造了释迦牟尼的涅槃像。
      我过去从艺术的角度思考过这座佛像的美。我觉得在我所见到的国内外塑造的涅槃佛中,敦煌莫高窟第158窟的这尊达到了一种恬静的“美的极致”。无论是东汉晚期的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涅槃佛,着重刻画佛的头部和上身的四川大足释迦涅槃雕像,还是张掖大佛寺那一尊目前我国最大的涅槃佛雕塑,或者是位于龙门石窟普泰洞北壁西部的浮雕涅槃佛,都缺乏这一尊塑像的意趣和神韵。就是现藏于白沙瓦博物馆的佛涅槃图浮雕,作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没有第158窟卧佛的那种不可言说的美。
      围绕卧佛像的三壁,是菩萨、弟子、俗众,以及众多神和人的涅槃举哀图。南壁绘处之泰然的诸菩萨,以及悲痛欲绝的大迦叶和扑地啼哭的阿难等十大弟子(实绘十一身)。北壁绘世俗信徒各国国王极度悲痛的场景。西壁,即卧佛像背后的壁面上,绘菩萨、比丘、天龙八部。菩萨们面带沉思,比丘们悲不自胜,四大天王以及天龙八部表情惊恐。曾辅助释迦教化众生的老年维摩诘悲痛不已(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维摩诘)。最有特点的是北壁壁画所表现的众国王痛不欲生的场景,他们以割耳、割鼻、锥心、剖腹等方式,表示对释迦牟尼涅槃的悲痛和哀悼。〔11〕第158窟有着长方形的盝形窟顶,窟顶壁画画的是九方净土,即东方净土、南方净土、西方净土、北方净土、东北方净土、东南方净土、西北方净土、西南方净土和上方净土,另加佛床前壁中央小龛内画的下方净土,共为十方净土。十方净土之各净土之名均有榜题为证。此窟除正壁塑卧佛像,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外,南壁前部塑立佛像,即过去佛迦叶佛;北壁前部塑善跏趺坐佛像,即未来佛弥勒佛。故第158窟主题表现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诸佛净土。
      卧佛所面向的东壁(前壁)南侧绘画《金光明最胜王经变》,这是根据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的内容绘制而成,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说种种大乘法的情景。关于此窟东壁北侧壁画的题材,学者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天请问经变,有的认为是思益梵天所问经变,有的认为是密严经变,尚无定论。东壁壁画除部分内容尚未查明,其余内容均与涅槃的主题有关。
      艺术家创作这样一尊涅槃像的时候在想什么?他为何在许多可能的选择中,捕获了这样的形式想象?为什么不直接表现死亡?为什么不是司空见惯的庄严的涅槃?为什么仅仅选择简洁的体态和线条?
      我后来突然悟到,原来那位艺术家塑造的不是死去的佛陀,而是“佛陀的安眠”。佛在涅槃的境界中,远离生死的幻灭。佛没有死,佛不曾死,佛不会死。涅槃本就是超越生死,死亡对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也不再有任何威胁,他已经进入那个不生不死的境地。
      艺术的创造,也需要一种顿悟。
      或许正是顿悟让艺术家完全体验到了在佛陀涅槃的那一刻,灵魂所感觉到的超越性的、全然的自由。正如佛所体悟到的超越和自由那样,伟大的艺术家也感到了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解脱和重生,他从自己所要塑造的“佛的涅槃”的意象中看到了自己。这位艺术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的创造就是对他所有的劳作和智慧的最高嘉奖。
      艺术家是“佛”的造物主,人是“佛”的造物主,正是“睡”让佛陀“活”了,正是“如是安睡”让佛陀“如是安在”。如是安在的心,创造了如是安在的佛,即心即佛。《维摩诘经》说“生灭不二”,诸法本来无生,也就无所谓灭,一旦悟到“三界世间与出离世间”的不二,便没有了分别和执着,也就没有了因分别执着而生出的烦恼和悲喜。“生死与涅槃”不二,生死无别。
      伟大的艺术凝固了这个时刻,佛的肉身不能寂灭,他的光明也不能暗淡,艺术家要用手中的泥土定格下这个永生不死的瞬间,他要让佛陀的心脏一直跳动下去。未来面对佛陀的每一个凡人,都会感受到爱与生的力量,感受到佛没有死,他只是在那里,他在休息,他要睡了,但他尚有知觉,他无所不在。那泰然自若的表情正是进入了最深的禅定后的智慧觉照。
      身无边即涅槃,涅槃佛像周身散发出的无边光明即是真意所在。
      这不就是东壁画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的大旨吗?佛虽涅槃,但并没有离去,永在灵鹫山说法。壁画正好呼应了涅槃像的意涵,佛陀仍在说法,倾听众生的疾苦,满足世人佑国利乐的心愿。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
      人生有限,生老病死,苦海无边。释迦牟尼思考人生为什么苦?主要是人有欲望,佛学是解脱的智慧。涅槃不是死,是超脱轮回和痛苦的境界。生死是什么?生死无非只是妄想,有妄想才有生死。心进入清净正定,就是脱离了生死。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会再有现实和彼岸之间的差异,也不会再遥想那个永生不死的天国和来世,就会从对于天国和来世的祈求与膜拜中,回到这个真实的世界,从而发现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意义。原来世界的意义并不取决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而取决于心灵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心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正如《观无量寿经》上的那句话: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解不同。小乘佛教认为涅槃就是“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实质上是对死亡的赞颂。大乘佛教认为,一旦证入涅槃,佛身即会具有真正之常、乐、我、净四个特性,称之为“涅槃四德”。
      《大般涅槃经》卷二三:“二乘(指声闻、缘觉)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我、净故;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常,即永恒常在。乐,即无苦痛,充满欢乐(也就是大乐)。我,即自在(大我,谓远离世俗之“我执”“我见”等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无所不在之“我”)。《大般涅槃经》卷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经疏》卷五:“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八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佛家认为佛陀所证得的涅槃真实自在、常住不变,故称“大我”,即“涅槃四德”中的“我”。净,即断除一切烦恼(大净)。后被认为是佛教理想世界的境界。
      如果此生找不到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如果心灵一直在流放的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当下就是涅槃,当下就是佛国净土,明白了这一点,莫高窟岂不就是我的佛国,我此生的净土。心的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而心的强大,就在于正定,在于守一不移。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