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春节期间正常发货 正版图书 带塑封 81003348346825342979
易军 著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12-06 / 平装
售价 ¥ 9.28 1.9折
定价 ¥49.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2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的重点是民间正义观念。习惯法、非正式纠纷解决、民间个人调解都带有文化性味道的考察,但是这些考察都要为后面的观念性分析打下基础,最终落脚在民间“法观念”上来。比如妥协的正义,就是通过“理”的分析考察人们观念上为何不愿诉讼的原因,把“理”作为解决纠纷的基本范畴,其实反映的是人们不愿外部介入的结果。不但通过纠纷解决看出人们的内在观念,还可以通过谚语和生活中的仪式、巫术揭示出入们心目中的“法”是何种样式。《民间报应正义》是民间正义观念的个案研究。该文的写作得益于我在坝村看到两邻居为牛吃庄稼发生的争吵和个人所做的巫术,这些诱发了我对“报应正义”的思考。
习惯法、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民间个人调解机制、民间信仰和民间正义观念都是理论性的考察,而这些非正式制度与法治的专门研究表现在法律供给、司法谱系和执法折扣方面。这三方面的研究方法论是“地方性知识”。为进一步说明,我专章介绍“法律是地方知识”的基本内涵、价值和意义,并引申出在乡村的国家法律供给、乡村司法、乡村执法等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实践。由此,我们发现法治在复杂的中国社会中面临着很多非正式制度的介入和参与的难题。总之,法治在乡村是不纯的。
易军,男,1979年10月生,云南永善人,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和云南大学,现任职于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全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会理事,人类学会法律人类学会委员。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关系、规范与纠纷解决》一书。
第一章农村法治视野中的非正式制度一、非正式制度的内涵二、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差异与链接三、非正式制度与农村法治建设四、法社会学视野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第二章习惯法一、习惯法之效力基础二、变迁中的回族村落习惯法三、谚语中的法四、民间刑法五、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辨证关系第三章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一、纠纷解决的基本类型二、非正式纠纷解决中的自变量三、面子与非正式纠纷解决四、家族关系、熟人伦理与非正式纠纷解决第四章民间个人调解机制一、民间个人调解的内涵二、阿訇调解纠纷机制三、村庄权力结构与民间调解四、结论第五章民间信仰一、民间信仰与其他信仰二、民间信仰与农村法治建设三、“家”的信仰与房屋拆迁第六章民间正义观念一、何为民间正义观二、妥协的正义:民间纠纷解决中的理三、民间报应正义第七章非正式制度与农村法治实践一、法律是地方性知识二、乡村法律供给三、乡村司法谱系四、乡村执法折扣第八章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农村法治构建一、关于农村法治建设二、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三、实现中国农村法治的制度建构结语制度的双重合法化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