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瀚东书店
  • 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研究
图文详情

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研究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7311495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2.77 3.9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19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三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3.12% (3266笔)
    好评率
    99.85%
    发货时间
    16.62小时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4342436
      商品描述:
      目录
      本书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 着力于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家战略。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多层次, 从企业、区域、全球价值链等多维度, 探讨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结合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现状, 分别从区域创新系统促进产业专业化演化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 展开实证分析, 以揭示区域创新系统影响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 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区域”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大小也完全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区域的概念之所以难以界定,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一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类型,区域的大小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二是区域的邻接性问题,即在把国家划分成区域时,不能出现飞地;三是由于许多学科都涉及区域问题,不同学者从本学科的研究目的出发,对区域的界定和划分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地理学家一般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政治学家则将区域看作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而社会学家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相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在经济学界,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1922年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俄罗斯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拟订的提纲》中给区域下的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锁链中的一个环节。”事实上,这里所指的区域,是能够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承担一定功能的经济区概念。从一般的角度看,所谓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进行的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区域既是一个实体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它具有典型的二重性。我们所说的区域,通常是指地球表面存在的特定范围的空间,即特定的地区。然而,在理论研究中,“区域”一词又经常被看成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正因为如此,在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区域”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往往可以相互换用,而不必做细致的区别。第二,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内聚力是区域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它决定了区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决定了区域的规模和边界。正是由于这种内聚力的存在,从而在一个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和区域意识。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胡佛所指出的:“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这种意识是区域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做出共同努力,提高区域福利水平的前提条件。第三,区域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两个最根本的特征。一方面,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现象,由此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对其加以描述,进而划区并揭示其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区域又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内聚力将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导致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的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也发生变化。但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区域一般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明确的边界。根据区域类型的不同,区域边界可能是一条明确的边界线,或者是一条相互交叉融合的边界带。由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在两个经济区域之间可能会暂时出现一些空隙地带即飞地。第四,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区域的规模可能相差甚大。一个城市工业区、一个大的经济地带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看作一个区域。区域经济学主要以国内的区域作为其研究的地域单元。按照地域规模的大小,国内区域大体可分为地带级、大区级、省区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等多个层次。当然,区域并不是可无限分割的,它具有一定的最小规模即单元区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社会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包括在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一般性服务业比重则呈现下降的态势。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精彩内容
      该书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着力于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家战略。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多层次,从企业、区域、全球价值链等多维度,探讨中国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结合中国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现状,分别从区域创新系统促进产业专业化演化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以揭示区域创新系统影响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