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瀚东书店
  •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

举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01022587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01022587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27.45 6.1折

定价 ¥4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12

    数量
    库存2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3760666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立荣,女,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北历史地理、中共党史。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人文杂志》、《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在本书考察时段内, 关中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受社会与自然条件的综合制约, 耕地面积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波段式变化, 经历了抛荒-复垦-再抛荒-再复垦并逐步扩大的过程。乾隆初年玉米、薯类等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丰富了关中地区的作物结构, 促使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向多熟制发展。民国时期现代农业科技的引入为关中地区的传统农业土地利用带来了新的变化和生机。其中, 政令、人口、水利、技术以及灾害是影响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清至民国时期, 由于条件所限, 政府法在全盘掌握农情的基础上对农业土地利用诸因素进行宏观的调配和指导, 在重大灾害来临之际, 对灾情及预后处置乏力, 使关中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本书用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方法, 通过考察1644-1949年三百年来影响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自然及人文因素, 深入分析并探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尽可能如实展现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的历史过程, 为当代关中地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