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甲乙丁图书专营店
  •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美国)凡勃伦 著作 李华夏 译者 经济理论经管 励志 中央编译出版社9787511711793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美国)凡勃伦 著作 李华夏 译者 经济理论经管 励志 中央编译出版社9787511711793

举报

978751171179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1171179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9.1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2-06-0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工程技术
      货号:
      606925709839
      商品描述:
      商品参数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定价
       28.0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开本
       32
       
       
       作者
        凡勃伦(Thorstein B.Veblen) 著;李华夏 译
       
       
       装帧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511711793
       
       
       
       
       
       

       
       
       

       
       内容介绍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是凡勃伦于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轰动,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人手一册的风行之作。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级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微妙的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鞭辟入里,说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中所折射出的经济意义。
       

       
       
       

       
       目录
       
       

       
       
       导读
       
      作者序
       
      diyi章 绪言
       
      第二章 财力的攀比
       
      第三章 炫耀式休闲
       
      第四章 炫耀性消费
       
      第五章 生活的财力水平
       
      第六章 品味的财力规范
       
      第七章 服装作为财力文化的一种展示
       
      第八章 劳务免除和保守倾向
       
      第九章 远古特质的保存
       
      第十章 勇武的现代残存
       
      第十一章 仰赖运气
       
      第十二章 敬祀仪典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利益的残存
       
      第十四章 高深学养作为财力文化的一种表现
       
       
       

       

       
       
       

       
       作者介绍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Veblerl),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1857年7月30日生于美国成斯康星州;1874年进入卡尔顿学院,师从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后转至霍布金斯大学读哲学,又转至耶鲁大学;188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进入康奈尔火学任教;1892年转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并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1906年转任斯坦福火学副教授,1909年辞职;1911年走上密苏里大学讲台,1918年步入仕途,赴华府供职于食品局,1924年拒绝接受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一职;1929年退休后定居于加州,不久便溘然长逝,享年72岁。1899年,42岁的凡勃伦出版了生平diyi部也是zui重要的作品《有闲阶级论》。此书奠定了凡勃伦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旧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另著有《企业论》(1904)、《德意志帝国和工业革命》(1915)、《学与商的博弈--论美国高等教育》(1918)、《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近代小在所有制与营利企业》(1923)等。李华夏,1951年生,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十,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台湾清华火学及暨南国际大学兼任教授等,译有《国富论》(合译)、《有闲阶级论》、《蝴蝶效应经济学》等。
       

       
       
       

       
       在线试读
       
       

       
       
       第三章炫耀式休闲
       
      上一章提纲絮领式所陈述的这类财力斗争,如果在执行上没受到别的经济势力或攀比过程中其他属性的干扰,其立即的效果就是使人们勤奋及节俭。对于那些下层阶级的人而言,他们通常获取物品的手段就靠生产性的劳力,多多少少就会出现这种结果。这对一个以农为本、安土重迁社会的劳动阶级而言特别真实,该社会的财产已有详细的划分,且其风俗及法律已保障这些阶级或多或少拥有他们勤劳成果的确定份额。这些下层阶级的人们无论如何都免不了劳动,所以劳动的这个污名并不会带给他们太大的损伤,至少在他们阶级内部并不以为辱。反倒是由于劳动是他们所认可及接受的生活形式,他们以能在工作效率上出类拔萃而引以为傲,这通常是weiyi能开放给他们攀比的底线。对于那些只能在生产效率及节俭方面进行获取及攀比的人们而言,以财力博取声誉的斗争多多少少会提升勤奋及吝啬的程度。然而,下文将会论及在攀比过程中的某些次级属性,会从几方面来实质限制及调整攀比的进行,这不独出现在财力处于劣势的阶级,即使是财力处于优势的阶级也一样。不过,对于财力处于优势的阶级而言,情况也不尽然如此,我们现在就要来说说。就这些阶级而言,并非不存在勤奋及节俭的动机,但这项动机的作用受到财力攀比的附带需求极大的约束,以致任何朝此方向进行的企图,实践起来都遭到压抑,且任何勤奋的动机都显得没有效果。这些攀比的附带需求中zui具强制力、同时也是实施范围zui广的一项,当属不得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要求。该项要求在文化处于未开化阶段时显得特别真实。在掠夺型文化时期男性的思维习惯中,劳动是和软弱无能及臣服主子相连的。因此,劳动是卑下的标志,所以有地位的男性是不屑一顾的。拜这项传统所赐,劳动被认为是足以降低品格的举措,而这项传统永不消失。随着社会分化的演进,这项传统由于古老及不容置疑的时效而取得其理自明的力量。
       
      想赢得及维持人们的尊重,光靠拥有财富或权力是不够的。财富或权力必须提出证据,因为唯有取得证据才享有尊荣。财富的证据不仅仅是让别人对自己的权势产生深刻的印象,及让自己对权势的意识保持活力和警觉,并且在营造和维系本身的自我满足方面的功能也不遑多让。除了在文化处于zui低阶时期外,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是要靠“高尚的环境”及免于“卑贱的职责”才能怡然自得且活得有自尊。要是这个人被迫降低其惯常的身份水平,不论是从其生活的配套设施,或其日常活动的方式及次数来衡量,即使不在乎朋友的毁誉,也是有损其尊严的。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