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查昌国 著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06-12 / 平装
售价 ¥ 28.00
品相 九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先秦“孝”、“友”观念研究——兼汉宋儒学探索
这本小集子是作者1988年以来研究儒学观念的论文结集,主要内容是“孝”、“友”观念研究,两者占去了全书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其余的论文,或是直接研究儒学观念,如《“克已”重释》;或是阐释儒学观念的演变,陈述儒学的发展,如《刘向对儒学领域拓展的贡献》;或是以儒学观念的视角,研究非儒家人物的与段学相关的观念。后一类有两篇论文:《论墨子的孝与“无父”》和《“恶”促使人自我超越与道德完善》,之所以把这两篇论文收入集子,是基于如下考虑。这两篇论文所研究的“孝”和“人性恶”观念,不仅是儒学所涉及的观念,亦是我文集中研究的儒学观念,且我在研究儒学的这两个观念时,墨子之“孝”和黑格尔的“人性恶”观念均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之中,因此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我对儒家孝道和荀子性恶论研究的延伸,把它们收入文集中,提供一个从非儒或反儒的视角来审视儒家之孝与人性观念,或许对儒家这两个观念的认识会更为全面。 集子中的论文撰写时间跨度近20年,此间,儒学在中国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认同儒学是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现已成为政府、知识界到民间的共识。但是儒学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知识、话语体系等方面都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并未随化间社会思潮,由非儒向认同儒学的转变,而发生根本性的改观。
“中国思想史”教学中儒家边缘化透视(代序) 西周“孝”义试探 论西周孝尊祖敬过抑制父权 论春秋之“孝”非尊亲 论孔子孝观念的革命性 友与两周君臣关系的演变 “友”与两周社会的变迁 论墨子之孝与“无父” “克已”重释 荀子与黑格尔的性恶论之异同 刘向对儒学领域拓展的贡献 两宋孟学与慧能心性论之相成相通 “恶”促使人自我超越与道德完善 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