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精刻本《论语话解》一函3册卷4-卷10缺首册,广仁堂刻本刘桂圃刻,难得见得刻本
举报
-
作者:
閩縣陳濬心泉述
-
出版人:
广仁堂刘桂圃刻
-
年代:
清代 (1645-1911)
-
纸张:
白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尺寸:
25 × 15 cm
-
册数:
3册
-
作者:
閩縣陳濬心泉述
-
出版人:
广仁堂刘桂圃刻
-
年代:
清代 (1645-1911)
上书时间2012-12-2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津河廣仁堂廣仁堂初設六所,即慈幼所、蒙養所、力田所、工藝所、敬節所、戒煙所,後又增設紡織所。其中工藝所,承擔刻書印書任務,是『擇不能耕讀者令習刻字、印書、編藤、織簾』(見《津河廣仁堂征信錄》,清盛宣懷輯,光緒十年刻本)。下設鐫刻處、印訂處、織簾處、修發處、編藤處。廣仁堂刻印書,從繕寫宋字、鐫刻宋字,到印刷、裝訂,分別由教習(師傅)帶領學徒們操作,組織嚴密,流程完整,包括書籍生產和發行兩個過程。雖為慈善機構主持,實際帶有坊刻性質。從光緒七年(1881)到光緒十二年(1886)短短6年中,廣仁堂所刻書於今可考的有75種之多,其中至今存世者不下60餘種,這不僅是清末天津最大的刻書單位,而且也是明清兩代天津歷史上最大的刻書單位,是任何官刻、私刻、坊刻無法比擬的。
關於坊刻書和社團刻書,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在某些書中留下了刻工姓名,這在官刻本和私家刻本中是罕見的。坊刻書和社團刻書有刻工姓名者,今僅各見一種,即天津全順堂於光緒十三年(1887)刊刻《外科心法實驗指掌》四卷(天津劉濟川纂),在卷末刊『繪圖侯福禎(幼山)、刊刻孫家麒(竹軒)、刷印王雲(相林)』木記三行。再就是津河廣仁堂於光緒十一年(1885)刊刻的《毋自欺室文集十卷》(清王炳燮撰),刊有如下刻工姓名:劉桂圃、王慶有、朱廉、趙恩第、董福來、傅學海、龐珠、傅全、王玉林、周日新、韓景文、田玉、周斌等13人。刻工是版刻圖書的主要生產者,其功不可沒,應表而出之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