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
第1章 导 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9
1.2 核心概念界定 11
1.2.1 学习性投入 11
1.2.2 学业成就 17
1.2.3 工科专业本科生 19
1.3 文献研究综述 19
1.3.1 学习性投入相关研究 19
1.3.2 大学生学业成就相关研究 29
1.3.3 学习性投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32
1.3.4 文献述评 41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4
1.4.1 研究内容 44
1.4.2 章节安排 45
1.4.3 研究方法 47
1.4.4 技术路线 48
本章小结 50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模型建构 51
2.1 理论基础 51
2.1.1 建构主义理论 51
2.1.2 大学生发展理论 54
2.1.3 院校影响力理论 56
2.2 解释模型 59
2.2.1 行为环境模型 59
2.2.2 个体心理模型 61
2.2.3 全纳综合模型 63
2.3 模型建构 65
2.3.1建立关系模型 65
2.3.2 分析框架及具体问题 67
本章小结 69
第3章 工科生学习性投入影响学业成就的研究设计 70
3.1 操作化定义 70
3.1.1 院校教育环境的测量维度 70
3.1.2 个体学习投入的测量维度 71
3.1.3 学业成就的测量维度 71
3.2 研究假设 71
3.2.1 院校教育环境对个体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 72
3.2.2 个体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有显著正向影响 75
3.2.3 个体学习投入在院校教育影响学业成就中的中介作用 78
3.2.4 工科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业成就影响的关系模型 80
3.3 变量设计 82
3.2.1 院校教育环境变量设计 82
3.2.2 个体学习投入变量设计 86
3.2.3 学业成就变量设计 89
3.4 问卷编制
3.2.1 调查问卷编制与预测
3.2.2 问卷预测整理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科生学习性投入影响学业成就的调查统计 94
4.1 问卷调查描述统计 94
4.1.1 调查对象说明 94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95
4.2 测量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98
4.2.1 院校环境信效度检验 99
4.2.2 个体学习投入信效度检验 103
4.2.3 学业成就信效度检验 107
4.3 不同统计变量均值差异比较 110
4.3.1 不同性别各变量均值差异 110
4.3.2 不同年级各变量均值差异 114
4.3.3 不同学科各变量均值差异 116
4.3.4 不同生源地各变量均值差异 118
4.3.5 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各变量均值差异 121
本章小结 123
第5章 工科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 125
5.1 结构方程模型适配标准 125
5.1.1 基本适配标准 125
5.1.2 内在结构适配度 125
5.1.3 整体适配度指标 126
5.1.4 模型的修正标准 128
5.2 院校环境对个体学习投入的影响效应 129
5.2.1 院校环境与个体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129
5.2.2 院校环境对个体学习投入的二阶模型检验 130
5.2.3 院校环境对个体学习投入的一阶模型检验 131
5.2.4 影响效应讨论 134
5.3 院校环境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 136
5.3.1 院校环境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136
5.3.2 院校环境对学业成就的二阶模型检验 137
5.3.3 院校环境对学业成就的一阶模型检验 138
5.3.4 影响效应讨论 141
5.4 个体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 143
5.4.1 个体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分析 143
5.4.2 个体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的二阶模型检验 143
5.4.3 个体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的一阶模型检验 144
5.4.4 影响效应讨论 147
5.5 个体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 148
5.5.1 个体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 148
5.5.2 个体学习投入中介作用的二阶模型检验 149
5.5.3 个体学习投入中介作用的一阶模型检验 151
5.5.4 中介作用讨论 154
5.6 检验结论及效应讨论 157
本章小结 158
第6章 优化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政策建议 159
6.1 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要素特征 159
6.1.1 背景要素的“消减”效应 160
6.1.2 核心要素的“协同”效应 161
6.1.3 关键要素的“互补”效应 161
6.2 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优化路径 162
6.2.1 重视背景要素,改变无差别的工科学习环境 162
6.2.2 优化核心要素,改善工科生的学习投入质量 166
6.2.3 提升关键要素,改进院校对学习投入的促进 169
6.3 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性投入的优化策略 171
6.3.1 个体心理层面 169
6.3.2 院校环境层面 172
6.3.3 社会文化层面 175
本章小结 176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77
7.1 基本结论 177
7.1.1研究总结 177
7.1.2主要创新
7.2 研究展望
7.2.1研究局限
7.2.2未来展望
致 谢 198
参考文献 18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201
附录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