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果核书店
  •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9787549587506
图文详情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9787549587506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49587506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3.09 4.6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7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43% (1956笔)
    好评率
    99.73%
    发货时间
    9.96小时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9787549587506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中,史家卜正民妙笔,随书附数十幅插图,生动再现明代三百年的文化变迁——既有大时代的宏观视角,也有小人物的人生遭遇,集生动叙事与严谨分析于一体,是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必读书。
      史景迁、司徒琳、宋汉理等海外学者极力推荐,作者为中文版撰写全新序言。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Brook),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5—2016年度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forAsianStudies)会长。曾任多伦多、斯坦福、牛津等大学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中国近代史、优选史,并担任哈佛大学出版社《帝制中国历史》主编。2005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发的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章,2006年获颁古根海姆学术奖。代表著作有《纵乐的困惑》《为权力祈祷》《维梅尔的帽子》《秩序的沦陷》《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
      方骏,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历史系教授,出版《明朝的辅都南京》(China’sSecondCapital–NanjingundertheMing)等十多部中英文书籍。
      王秀丽,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著有《文明的吸纳与历史的延续:元代东南地区商业研究》等书。
      罗天佑,香港大学哲学博士,香港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事务处总监,著有《中国史探赜》等多部中英文书籍。

      目录
      英文版序
      中文版序
      中文新版序
      引言  明代的四季
      第一章  冬(1368—1450年)
        墙砖
        交通的负担
        集思成文
        经济和贸易
        贫富差距
      第二章  春(1450—1550年)
        中央衰退
        国家与市场
        商业
        商业与文化
        正德年间的衰落
      第三章  夏(1550—1644年)
        钱神
        旅行和书信
        消费与生产
        贸易
        时尚
      第四章  秋(1642—1644年)
        明朝的覆灭
        最后的回眸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中译本新版后记


      内容摘要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美国列文森奖获奖作品,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经典之作。
      本书从一个知县眼中的明朝四季,展现商业如何一步步改变百姓的日常生活。——冬: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催科不扰,盗贼不生。
      春:诈伪萌矣,讦争起矣,芬华染矣,靡汰臻矣。
      夏: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秋:贫者既不能敌富.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钱神卓地。


      精彩内容
       当张涛撰写《歙县志》时,他对上述这段在明朝中期上演的帝位更替大戏并不感兴趣。回首往事时,他担心的是别的事。他更为关注的是另一个中心的消失:一个洪武皇帝赖以重建明代社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土地作为经济价值的基础正在转弱。商业贸易的技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证实比农业更具吸引力。
      由于人民追逐商业贸易中的有利机会,洪武皇帝渴望农村重建的机械式团结逐渐减弱。
      甚至正统皇帝被俘亦含有商业上的意义。一位在北京任职的低级官员指出,正统皇帝被俘之前,请名人撰写祭文,每篇润笔银二三钱即可求。然而事变之后,“文价顿高”,涨到五钱,甚至一两。官员们皆视此价格变动有如废黜皇帝一样恐怖,它是世道日非的证据。对张涛而言,此事的震撼性更大,因为它暗示一种更加危险的沉沦:不是由于政治不稳而导致价格上扬(那可能是短期的),而是经济竞争引起天下混乱。有关润笔费于1450年间上涨的报道,可以在另一方面使张涛烦恼。它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提示:即使在一个上流的社会里,所有的东西也都有价钱。
      关于明代中叶传统农村生活的衰落,张涛所言大致上是正确的。明代中叶政府接受了这种转变,又通过对以里甲制度为基础的徭役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它。自十五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刚刚建立的正统政权开始想办法增加中央税收。然而,当大部分税征是以人力来评估的时候,增加国家的岁入几乎是不可能的。直至力役能被转换为可以流通的货币,才能为中央政府带来实质的收益。收取实物地税也有同样的困难,虽然程度较轻。如有需要,漕运制度会运送
      更多的谷物到首都,但用船只运载大量农产品横跨半个国家既困难又昂贵。里甲制度可能对建筑南京的城墙产生效用,但强征力役及物产并不是政府税收的可靠基础,特别是首都已迁移到遥远的北方,而平民又善于逃避里甲的户籍登记。
      为满足税收方面不断增加的需求,明朝政府将一
      些课征转以白银缴付,其中一部分——而且这部分还不断增长——必须运到北京。这个转变过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436年金花银的征收,此即前一章“冬”季结尾所提及的南部七省将部分粮税折钞上缴。明代中叶所推行的徭役改革,也制订了其他税收兑换的措施。“坐办”为“岁办”所取代;后者要求供应物产到京师的地方官员,在他们的财政预算中,承担有关运输费用并以白银上缴应课税项给中央政府。地方驿站的强制性力役逐渐被“役银”所取替,是项转换过程始于1490年,至1507年全面实施。这些变更和其他改革渐渐地将国家税收转移到以货币为基础。至十六世纪末期,实际上所有通过里甲制所征收的徭役,都已经转换至按田亩征银,此即“一条鞭法”。
      徭役的原则因此渐渐地消失于十五世纪的新货币
      经济的漩涡里。从北京税收的角度来看,中央政府的力量并非在消减,它只不过是将税收的渴求压向地方政府。可是,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正退出税收的行政管理,交由地方官员去处理如何增加税收的问题。
      收税官员被迫要自己去想方法征集金钱,而这又不能正式记录于县里的账簿里。中央政府并不关心幕后所
      进行的一切,只要地方官员完成税收的定额就行。
      与洪武年间皇帝致力安排农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相比,这种情形是何等的不同。表面上看,显示洪武皇帝所确立的秩序已不复存在的证据并不多。他的《大诰》依然享有不可侵犯的正式权威,而后来的明朝皇帝与中央大臣也经常提醒地方官员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背诵他们伟大祖先的训谕。然而,《大诰》所描绘的那种畸形的农村生活,似乎已变得愈来愈不合时宜,平民百姓和地方官员一样,把记诵它作为纯粹的例行公事。
      中央力量的衰退并不表示地方县官可以无所事事。恰恰相反:如果知县要使他的县在不断增加的行政真空中持续发展,积极活动和进取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他要想积极进取地打造自己的辖区、满足国家的财政定额,就要越来越多地考虑货品的流动和流动性越来越强的财富形式。经世之道是需要的,但张涛的僵化形式已非此道。
      P100-10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