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檀秀侠 著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售价 ¥ 6.00 2.1折
定价 ¥28.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2-09-2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术文库 从制度看政府公信力:逻辑、评价与提升路径
当下,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革实践,政府公信力作为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与资源,不可避免地在改革大潮中受到反复冲刷:或随潮水奔流而逝,或在潮流激荡中被重塑。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改革是否改善了制度的品质和架构,为政府公信力的建立、延续和提升提供坚实而长效的制度基础。
首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术文库 从制度看政府公信力:逻辑、评价与提升路径》从一般信任关系建立的条件和逻辑人手,指出正是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正当逻辑使得制度在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与消长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公信力与制度属性、制度架构和制度绩效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政府公信力、政府角色或职能转变、制度变迁(创新)三者之间的联系,为本项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初步构建了评价政府公信力的制度指标体系,并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进行评价。书末,探讨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制度路径。
檀秀侠,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博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行政管理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出站博士后。曾就职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汕头大学等单位。曾在《中国行政管理》《新视野》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若干篇,参与撰写2015、2014、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年度系列报告,2014、2013、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等系列报告,主要译著《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伟人与名人》。
绪论一、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三、创新之处四、项目研究方案第一章 政府公信力概念辨析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府之“信”一、个人修身之“信”二、为政之“信”三、中国古代政府之信的意义第二节 政府公信力的现代意涵一、中国“政府公信力”概念的提出二、中国学者“政府公信力”概念评析三、“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意涵第二章 制度在信任关系建立中的基础作用第一节 信任关系得以建立的四个基本因素一、信任关系所带来的收益二、信任关系的可靠性三、信任关系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四、信任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间的内在关系第二节 信任的不同逻辑一、后果逻辑:基于理性计算的信任二、关心逻辑:基于了解的信任三、正当逻辑:基于制度的信任第三节 制度在信任的建立和消长中的根本作用一、制度为信任的基本因素提供最坚实的保障二、信任的消长是自我强化的循环三、后果逻辑和关心逻辑如何影响信任的消长四、正当逻辑下信任的消长与制度的有效性第三章 政府公信的建立与制度第一节 政府公信的来源与制度一、给公众带来收益的三种行政活动二、源于行政结果的政府公信与绩效管理制度三、源于行政过程的政府公信与制度属性、构成和执行力四、源于行政理念和价值的政府公信与制度第二节 政府公信的可靠性与制度一、政府的优势地位弱化政府公信的可靠性二、增进政府公信的可靠性与制度构成三、政府公信与制度的关系模型第三节 政府公信、政府角色与制度一、政府角色对政府公信的影响二、政府角色的定位与制度化三、我国政府角色的目标定位与制度建设四、政府角色转变与制度创新第四章 制度视野下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价第一节 政府公信度的评价方法一、主观性的民意调查分析法二、标准及指标评估法第二节 政府公信力的制度评价标准一、制度与政府公信力的天然逻辑一致性二、政府公信力的制度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第三节 制度视野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一、制度的公平程度不容乐观二、制度的效率不高三、绩效管理制度展开试点但仍问题重重四、行政问责制度逐渐建立但亟待完善五、民主参与不够理想尚待进一步制度化第五章 加强制度创新提升政府公信力第一节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实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化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节 改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一、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以改善行政结果为导向二、改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对策第三节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一、行政问责制度应具备基本要素二、问责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问责制度要以绩效为导向四、问责机制要强化“外部问责”第四节 健全民主参与制度一、民主参与与政府公信力的制度模型二、民主参与制度的改进策略结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