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90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
举报
全新正版 现货速发
-
作者:
[美]格雷戈里·摩尔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14265302
-
出版时间:
2021-1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214265302
-
出版时间:
2021-11
售价
¥
33.30
4.3折
定价
¥78.00
品相
全新
上书时间2025-02-2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格雷戈里·摩尔(A.GregoryMoore):美国圣母学院历史和政治学系系主任、教授,肯特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美关系。
赵嘉玉:本硕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教于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英粤口笔译员。第二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一等奖获奖者。
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态度和观念
第三章 “满洲”的门户开放——俄国的挑战
第四章 日俄战争及中国中立问题
第五章 排华、修路和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第六章 “默默地坚定维护我们的立场,才是我们真正的政策……”
第七章 门户关闭?——《桂太郎—塔夫脱备忘录》和《鲁特—高平协定》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摩尔阐明了1901—1909年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复杂的历史和演变。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大量援引档案资料,同时注意到重要国际事件和国内挑战对美国制定亚洲政策目标的影响。他认为,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亚洲追求的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外交政策目标。鉴于当时美国在中国的影响有限,罗斯福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捍卫平等的在华贸易机会,同时在口头上承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认识到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后,罗斯福政府调整了门户开放政策,让日本充当缓冲,以遏制俄国对中国的野心,从而将美国进行军事干预的风险降到最低。摩尔的结论是,西奥多?罗斯福政府虽然务实,但处理中国问题时存在局限性和刻板印象,没有察觉到那里正在浮现的革命力量和革命情绪。因此,决策者并没有充分理解清朝末年所发生的事件,阻碍了更积极的外交政策的制定。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