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翰林文轩旗舰店
  • 广东苏区五华简史(红广东) 党史党建读物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梅州 新华正版

广东苏区五华简史(红广东) 党史党建读物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梅州 新华正版

举报

党史党建读物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作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18150215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页
  • 字数:    125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页
  • 字数:  125千字

售价 15.39 4.0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9-27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xhwx_1202491139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农运星火燎原,赤旗席卷大地
        节  五四爱国运动新思想在五华传播
        第二节  两次东征到五华
        第三节  五华地方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第四节  农运风潮,席卷全县
        第五节  组建农军,转战南北
        第六节  反击右派的斗争
      第二章  建立红政权,融入苏区
        节  成立五华县委,迎接南昌大军
        第二节  此起彼伏的工农武装
        第三节  丁卯年关大震动粤东
        第四节  反击军“驻剿”
        第五节  开创八乡山根据地
        第六节  参与建立五兴龙根据地
        第七节  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
        第八节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成立
        第九节  扩大武装割据区域,融入苏区斗争
        第十节  建立红交通和经济线,支持苏区反“围剿”斗争
        第十一节  五华铁匠是苏区兵工厂的奠基人
        第十二节  五华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第十三节  低潮时的五华苏区游击斗争
      第三章  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坚持抗武装斗争
        节  抗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二节  反击逆流,进行斗争
          一、学生运动,反击逆流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
        第三节  五华组织活动的恢复
        第四节  五华抗武装力量的组建
      第四章  军民拨云见,迎来胜利曙光
        节  争取和,坚持自卫斗争
          一、紫五龙河边工委的成立与后东特委在大田
          二、东江、韩江游击队在五华的游击活动
          三、叶柏光团“驻剿”安流,上山区党组织受到破坏
          四、东江纵队北撤与斗争
        第二节  恢复武装斗争,反抗“三征”
          一、武装斗争的恢复与兴起
          二、反抗“三征”,进行破仓分粮的斗争
        第三节  反击两次“清剿”,粉碎进攻
          一、打退的期“清剿”
          二、粉碎的第二期“清剿”
        第四节  发动春季攻势,解放五华全境
          一、东二支四团进军解放五华
          二、潮汕游击队进军揭陆华边
        第五节  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后记


      内容简介:

      广东苏区五华简史真实再现了新义时期五华辖内血与火的历程。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分为“农运星火燎原,赤旗席卷大地”“建立红政权,融入苏区”“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坚持抗武装斗争”“军民拨云见,迎来胜利曙光”四章。展现了五华这片红土地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勇的五华,为中国写下的可歌可泣的红篇章。

      精彩内容:

              节  五四爱国运动新思想在五华传播
          五华古称长乐,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全县面积3238.9方公里。自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置县,因南越王赵佗在华城筑有“长乐台”而称长乐县,归广南东路循州管辖。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隶属惠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隶嘉应州(今梅州)。明清时,设1厢、3都、9图、52乡。民国三年(1914年),因三县同名,遂改为五华县,今属梅州市。
          五华县是兴梅各地通往广州、韶关的交通战略要冲。县内有五华河、琴江两条河流,河道纵横交错,东、西、南三面边境崇山峻岭,千米以上高峰31座,西南有七目嶂雄踞制高点,可俯瞰里外;东南面有连绵不断的莲花山脉,自南向东,与琴江同一走向,成为高峻巍峨的天然屏障,可遏制敌人向内地延伸,可供部队大量、大幅度周旋,既有利于消灭敌人,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的实力,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五华又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由于客家人祖先在中原,他们把中原优选带进了五华。五华民风俭朴,民刚毅、强悍,具有崇文尚武的俗,故有“五华阿哥硬打硬”一说。
          自战争后,五华农村经济和手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地主、豪绅重租重利盘剥,农民生活一不如一,以致家破人亡,背井离乡者趋增多。
          有压迫,有反抗。饱受压迫和剥削的五华,终于举起了反封建大旗,向封建堡垒发起了攻。1854年7月,水寨三点会首领李正春首先率领农民几千人揭竿,攻陷长乐县城,杀死县知事荣桂,揭开了近代五华反封建斗争的序幕。1855年12月,五华农民配合太军翟火牯部,克梅林、安流等地,追击清军于横陂锡坑,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统治。1895年,五华农民甘亚士、黄康成率部二次,打官府,劫富济贫,震动了嘉应州。1911年,五华农民积极参加的辛亥,驱逐了知县徐炳绶,建立了民国军,结束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1915年12月,袁世凯取政权后,,五华农民曾吉如马上会同兴宁曾田螺组织讨袁军,攻克长乐县城,杀民团团长李淑宾,俘县长陶相,开监狱,释放无辜,告示安民,风暴席卷全县。据旧志记载,五华百年来,农民和达40多次。这些反封建斗争虽一次次被下去,但五华的斗争精神代代相传。他们接过先辈的斗争大旗,前仆后继,战斗不止。
          1919年5月4,在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民反帝、反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消息传到五华,立即引起了共鸣。五华县立中学校学生温佩根、钟麟光等人,首先发起成立了五华学生会,全县中小学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五华学生会组织宣传队、宣讲团深入到各圩镇、乡村、中小学校,宣讲北京、广州学生爱国活动,号召全县动员起来,加入反帝反封建行列。10月下旬,河县立高等小学和安流三江高等小学的师生,热烈响应五华学生会号召,高举三角小旗,敲锣打鼓到水寨、安流、转水等圩镇巡回演讲,游行,沿途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贼”“打倒奸商”“焚毁货”等号,把运动引向高潮。五华学生会还组织检查队,会同工商界查封了奸商所开的“宝丰祥”商号,将其所购进的本棉纱焚烧,震动很大。抵制货斗争迅猛发展,五华手工人、农民、商人也迅速行动起来,到处设卡,拦截货,打击不奸商。顿时不购本货、还我手产品市场的抵制货的烈火在五华越烧越旺。从此,五华全县各地每年以五四运动为节点,大力宣扬五四精神,使五四精神深深地烙在五华心里。
          p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