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翰林文轩旗舰店
  • 历史的盛宴 典藏版 中国历史 吕思勉 等 新华正版

历史的盛宴 典藏版 中国历史 吕思勉 等 新华正版

举报

推开历史的门 聆听大师的声音 一次探访史学大师的之旅 一场大师荟萃的“历史的盛宴”

  • 作者: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ISBN:    9787510470356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8页
  • 字数:    340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8页
  • 字数:  340千字

售价 25.70 4.4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7-20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xhwx_1202113026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集结20位史学大师,严复、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柳诒徵、鲁迅、吕思勉、、胡适、傅斯年一次与史学大师一起探访中国历史的快意之旅2.读历史故事,品大师智慧,悟人生哲理3.经典内容,全新精装典藏版。

      目录:

      与夏曾佑论史书 严复 

      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 辜鸿铭 

      中国古典的精髓 辜鸿铭 

      民族学上之进化观 蔡元培 

      历史的价值 章太炎 

      论读史之利益 章太炎 

      略论读史之 章太炎 

      论经史实录不应无故怀疑 章太炎 

      历史之重要 章太炎 

      五种专史概论(节选) 梁启超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 

      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 王国维 

      中国历代的大事  

      国史要义·史识 柳诒徵 

      与青年论读史 柳诒徵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导论 李剑农 

      周代之“封建” 李剑农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鲁迅 

      忽然想到(一至四) 鲁迅 

      随便翻翻鲁迅 

      历史研究(节选) 吕思勉 

      中国史籍读(节选) 吕思勉 

      怎样读中国历史 吕思勉 

      史 吕思勉 

      历史的使命 蒋梦麟 

      中国生活面面观 蒋梦麟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朱经农 

      古代史家与史籍 金毓黻 

      研究历史的任务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历史研究 何炳松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 胡适 

      “研究国故”的方 胡适 

      说史 胡适 

      史学与证据 胡适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 胡适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傅斯年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傅斯年 

      五四运动的历史则 闻一多 

      论史实之选择与综合 张荫麟 

      编后记


      内容简介:

      作品本着传承的初心,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本书精选了中国近代目前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胡适、柳诒徵、闻一多、吕思勉、傅斯年、朱经农、严复等二十位史学大师关于历史的文字。既有史实,又有研究;既有通俗,又有。作品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和哲思,堪称一次大师荟萃的“历史的盛宴”。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归乡闭户著书。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精彩内容:

              以前,我们只知道我们东方的文明,但现在,一种新的文明来到了我们面前,这是欧洲文明。
          要想理解欧洲文明,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文明,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的探究。在对各种文明的研究上面,我曾花了很长的时间。我在研究了中国固有的文明和西方文明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这两种文明在发展形式上是一样的。我所说的欧洲文明不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欧洲文明,不是这种不健康的文明,而是真正的欧罗巴文明。常有人说,东方文明比欧洲文明古老得多,东洋文明在产生时间上也比西方文明要早。但是,我认为欧洲文明同东方文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东洋文明在周朝时代走向成熟,而欧洲文明的高峰是在伯里克利时代。周朝同伯里克利时代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在相当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孔子去世之后,不过一年的时间,苏格拉底也离开了人世。但是,东西方文明也有一点区别,那是东洋文明有连续,而西洋文明则常因为外在文明的入侵而出现波折。
          若想知道中国文明的进化,必须了解中国历史。因此,下面我想谈一谈中国和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真正的起点是在夏代,以后经历了商代、周代。在西方,与中国夏文明对应的是古埃及文明;与中国商朝相对应的是犹太文明。在中国周朝的达到优选潮的时候,欧洲也相应盛开了古希腊文明之花。中国文明开始于夏代,发展于商代,全盛于周代。据我的研究,中国的夏代,像西方的古埃及一样,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时期。在夏代,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出了一个名叫禹的皇帝,他在兴修水利上获得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有着相当发达的物质文明。在这时的埃及,则修建了金字塔和运河。再看看那个时代的绘画,可以更加明了那个时代物质文明发达的程度。那以后,在商代,中国文明在道德以及心的方面,在形而上学的方面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周朝主要发展智的方面。与此相同的是,在西方,犹太文明也在道德上得到发展,耶稣的《》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这本经典主要谈道德问题而很少论及智的问题,待到古希腊文明时代,智的得到相当的发展。巧合的是,在中国此时的周朝,智的方面的发展也完成了阶段。为了搞清周代的文明同古希腊灿烂的文明是一致的,我下面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表明,周同古希腊文明是对应的。我以前曾说,现代欧洲文明所以庸俗丑陋,是因为荒废了古希腊的修养。
          按这样的顺序,中国文明在进化的阶段——周代便走向了完备,但这时的文明像花朵那样,开蕾之后,逐渐枯萎了。周代文明凋落的征兆在于特别重视智的方面。通俗的说是重脑而不重心,是人们只注重知事而忽视行事。如果拿现代中国和本相比较的话,只是头饶舌,而懒得去做,本人是头上不怎么说,但却认真地付诸行动。因此诸君不仅要知,而且还要去行动。本人不仅头上讲武士道,在实际行动上,也行武士道。    中国文明之花的凋落从过于重视智的时候开始。以后,中国文明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老、庄学说的兴起,另一方面是礼仪的进步。即便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学者称不上真正的学者,而是读诗文的艺人,一个劲地吵嚷不休。所谓“礼”是艺术,它不仅于西方人通常所理解的艺术只包括绘画、雕刻一类,还包括行为的艺术、活动的艺术。在这里,我想对本的财主进一言,希望他们在去中国的时候,不要把钱花在购买什么骨制古董,周代遗留下来的破败不堪的桌椅、雕刻之类。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钱花在真正继承了本古代艺术的妇人身上。用在本妇女身上,才真正体现了本传统的美德。
          孔子刚才述说的两个流弊曾告诫他的弟子:“攻乎异端,其害也已。”所谓异端,指的是像老庄哲学这类的学说。对像卡恩多·海因格尔、塔戈尔·拉茨萨尔等异端邪说不加攻击,对保全完整的人格,是有害的。像这些异端邪说,诸如老庄之类,把其作为药剂来使用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当饭来吃有弊无利。像拉茨萨尔这样的思想对欧洲社会是必要的,因为欧洲社会是个不健康的社会,它需要这样的药剂,他的这种思想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格健全的国度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我们东洋人,无论是中国还是本都未患什么病,所以,也不需要这种思想。孔子批评只注重礼乐形式的流弊时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很对不起,听说本打算在上海建一座博物馆,我认为其中拟议陈列的骨制古董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在我看来,与其把钱花费到建筑博物馆之上,不如给贫穷的本妇女一些帮助更好。
          为了校正中国文明过于向知和礼仪方面发展的偏向,为了挽救中国文明,孔子想了不少办,但都没有成功。如同住了不知多少代的破旧的、即将倾覆的房子一样,无论怎样修补也无济于事。处在这种场合的时候,诸位打算怎么办呢?若在西洋,会赶紧给这房屋设立保险,但遗憾的是,孔子的时代,保险公司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因而,孔子只留下了一幅建设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