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果然是好书店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图文详情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举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218178332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55.04 4.3折

定价 ¥12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11-15

    数量
    库存1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3.32% (10818笔)
    好评率
    99.8%
    发货时间
    12.5小时
    店主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1203429194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光奇,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北省易县,1950年出生于北京。1981年山西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教于河北大学历史系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院)。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清代、民国县乡制度和中外思想比较。主要学术论著有《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选择与重构:近代中国精英的历史文化观》《清代民国县制和财政论集》等。

      目录
      目 录
      序 论 ·001
      一、主要概念 ·001
      二、理论关注 ·002
      三、学术史述评 ·004
      四、所取得的突破和不足 ·007
      五、所使用的资料 ·008
      六、方法 ·010
      第一章 清代的地方体制 ·011
      第一节 地方行政层次 ·013
      一、清代以前的地方行政层次 ·013
      二、清代的地方行政层次 ·015
      第二节 州县的行政等级 ·021
      一、清代以前的县等制度 ·021
      二、清代州县的行政等级 ·023
      第三节 各级上司对于州县的统辖权责 ·027
      一、概述 ·027
      二、督抚权责 ·027
      三、两司权责 ·030
      四、道员权责 ·031
      五、知府权责 ·032

      第二章 清代州县的治理结构 ·037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州)县治理结构 ·039
      一、概说 ·039
      二、主管官员 ·039
      三、佐贰官员 ·040
      四、掾史和吏员 ·042
      第二节 清代州县的正印官“独任制” ·045
      第三节 清代州县的佐贰杂职 ·047
      一、州县佐杂的设置 ·047
      二、任用和监察 ·049
      三、职责 ·051
      四、分防制度 ·057
      第三章 清代州县的正印官 ·059
      第一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 ·061
      一、任用资格 ·061
      二、官缺分类 ·064
      三、任用程序 ·067
      四、分发试用人员候补制度 ·075
      五、任职回避制度 ·079
      第二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在运作中的紊乱 ·081
      一、督抚对于州县官任用定制的破坏 ·081
      二、滥开捐例、滥行保举的恶果 ·087
      三、州县官委署、补用运作的腐败 ·091
      第三节 州县官任职制度的缺陷 ·095
      一、选官制度导致州县官人选素质低劣 ·095
      二、未能找到“选材”与“防弊”的两全之法 ·096
      三、制度不切实际导致州县官更调频繁 ·098
      四、州县官缺乏正常的保障制度和升迁渠道 ·102

      第四节 州县官的思想理念与作风 ·104
      一、群体价值观 ·104
      二、个人操守 ·109
      三、施政理念与特点 ·113
      四、州县官场的恶劣风气 ·122
      五、官场“风气”是怎样形成的 ·131
      第四章 清代州县的衙署组织 ·133
      第一节 州县官幕友 ·135
      一、制度起源 ·135
      二、种类和职能 ·136
      三、出身和素质 ·141
      四、地位、收入和生活状况 ·146
      五、人事管理 ·148
      第二节 州县官长随 ·150
      一、长随在州县行政系统中的地位 ·150
      二、名目和职责 ·153
      三、招募与管理 ·162
      四、长随制度的弊病 ·167
      第三节 州县房科 ·172
      一、设置与人员 ·172
      二、人事管理 ·179
      三、职能 ·186
      四、房科制度的弊端 ·191
      第四节 州县差役 ·195
      一、职务性质与社会身份 ·195
      二、种类与数额 ·197
      三、人事制度 ·208
      四、职能与分工 ·218

      五、日常管理 ·231
      六、差役制度的弊端 ·238
      附:州县官差传诉讼人证的信票 ·245
      第五章 清代州县政府的职能 ·247
      第一节 赋税征收 ·249
      一、地丁的征解 ·249
      二、杂税的征收 ·260
      第二节 司法职能 ·263
      一、州县衙门的司法职能 ·263
      二、刑事审判程序 ·264
      三、民事审判程序 ·281
      四、清代州县司法的弊端 ·283
      第三节 治安捕盗 ·297
      一、州县的治安机制 ·297
      二、防盗、捕盗职能的运作 ·303
      三、盗案办理的弊病 ·311
      第四节 监狱管理 ·315
      一、监禁与监押 ·315
      二、监狱管理 ·316
      三、班管押禁制度 ·320
      四、州县监狱制度的黑暗 ·323
      第五节 驿站与铺递 ·327
      一、清代驿站的职能与人员设施 ·327
      二、驿站的管理 ·329
      三、驿站的运作 ·331
      四、州县铺递 ·335
      第六节 经济社会事务管理 ·338
      一、对牙户的管理 ·338

      二、对于行户、行会的管理 ·343
      三、对其他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 ·352
      第六章 清代州县的财政 ·355
      第一节 州县财政的定制 ·357
      一、起运存留制度 ·357
      二、清初州县存留经费的裁减 ·365
      三、清中叶后的州县存留项目与数额 ·374
      第二节 州县的法外支出 ·380
      一、概说 ·380
      二、州县衙署人员的俸薪 ·380
      三、各上司衙门的办公经费摊派 ·382
      四、对钱粮亏空和非常例动支的摊捐 ·385
      五、馈赠上司的陋规和应酬款项 ·388
      六、差务费用 ·392
      七、各种办公费用支出 ·394
      八、法外支出的总体估算 ·394
      第三节 州县的法外收入 ·403
      一、概说 ·403
      二、田赋浮收 ·403
      三、杂税瞒报 ·405
      四、差徭 ·406
      五、陋规 ·409
      六、法外收入的总体估算 ·416
      第四节 州县财政的责任与管理 ·418
      一、财政“家产制”与州县官的责任 ·418
      二、簿记与库储 ·420
      三、运解与支放 ·428
      四、交代与亏空 ·431

      第七章 有法与无法:清代州县制度的总体特征与缺陷(上) ·439
      第一节 宗法性官府本位:“秦制”下的社会结构 ·441
      一、“官府”是一个社会性集团 ·441
      二、“官府”具有宗法性质 ·443
      第二节 役使、勒索与荫庇:清代州县官府的内部关系 ·447
      一、上司与州县官有如主奴 ·447
      二、上司衙门对州县的勒索 ·449
      三、“官官相护” ·451
      第三节 盘剥、统治与镇压:清代州县官府与社会的关系 ·454
      一、州县官府:盘剥社会与侵蚀国家资源的寄生体 ·454
      二、州县官府的统治:强力行政与武力镇压 ·456
      第八章 有法与无法:清代州县制度的总体特征与缺陷(下) ·461
      第一节 州县治理机制的残缺 ·463
      一、缺乏健全的职能机构 ·463
      二、缺乏有力的执法机制 ·465
      三、缺乏有效深入乡村社会的行政机制 ·466
      四、缺乏翔实可靠的情咨统计 ·472
      五、经费拮据 ·473
      第二节 以私人和社会势力履行公权 ·477
      一、概说 ·477
      二、以“贱役”和盗匪充当警察 ·478
      三、书差以勒索、赃私为薪酬 ·480
      四、书吏差役成为地方社会的黑恶势力 ·484
      第三节 州县官监察机制的异化 ·489
      一、州县官监察机制的理念与设计 ·489
      二、督抚监司制度及其弊端 ·490
      三、文簿册报制度及其弊病 ·497
      四、问责处分制度及其弊端 ·502

      五、对州县官监察的效果 ·505
      第四节 名实不符与非法之法 ·507
      一、“模糊治理”是前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 ·507
      二、“模糊治理”的各种表现 ·508
      三、“模糊治理”的危害 ·510
      结 语 ·514
      一、清代州县制度“有法而无法”的深层原因 ·514
      二、(州)县制度的近代转型与面临的问题 ·517
      征引和参考文献 ·520
      一、资料部分 ·520
      二、论著部分 ·528
      修订后记 ·531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清代州县在地方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督抚、藩臬“两司”、分守分巡道、知府等官员对于州县的统辖权责; 清代州县官的任职制度及其缺陷; 清代州县衙署组织, 如幕友、长随、房科、差役等的人事管理; 清代州县政府在赋役征收、司法审判、治安捕盗、驿站铺递等方面的职能等等。通过本书, 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实际运作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