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果然是好书店
  • 金属基复合材料/赵玉涛 9787111620389

金属基复合材料/赵玉涛 9787111620389

举报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111620389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7.43 6.1折

定价 ¥44.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8

    数量
    库存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1201893245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第1章绪论111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212金属基复合材料特性413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前沿及趋势6131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理论的发展713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8133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新技术9本章思考题11第2章增强体材料1221增强体的分类13211纤维13212晶须13213颗粒13214其他1422纤维增强体14221碳纤维14222硼纤维16223碳化硅纤维17224氧化铝纤维2023晶须增强体23231晶须的分类23232晶须的物理性质24233晶须的分散2524颗粒增强体2525其他增强体26251金属丝26252碳纳米管27253石墨烯29本章思考题30第3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3231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基础32311复合效应32312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34313复合材料设计的研究方法35314复合材料的虚拟设计38315原材料的选择原则3832金属基结构复合材料的设计41321基体的选择41322增强体的选择43323单向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44324短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49325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5233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55331基体的选择55332功能体的选择56333功能复合材料调整优值的途径56334利用复合效应创造新型功能复合材料58335物理性能设计58336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设计63本章思考题65第4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674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概述6741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分类67412制造技术应具备的条件67413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关键性技术6842固态制造技术68421粉末冶金技术68422热压和热等静压技术69423热轧、热挤压和热拉技术71424爆炸焊接技术7243液态制造技术72431真空压力浸渗技术72432挤压铸造技术74433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技术74434液态金属浸渍技术79435共喷沉积技术8144原位自生成技术83441定向凝固法83442反应自生成法8345表面复合技术92451物理气相沉积技术92452化学气相沉积技术93453热喷涂技术93454电镀、化学镀和复合镀技术94本章思考题95第5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加工9651金属基复合材料液态成形96511常规铸造成形96512特种铸造成形1005133D打印10252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性成形105521塑性成形的力学基础105522轧制成形106523挤压成形108524拉拔成形110525超塑性成形11153金属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113531连接方法及其特点113532不同连接技术的比较118533新型连接技术11954金属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122541切削加工123542磨削加工136本章思考题142第6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表征14361界面的定义14362界面的特征143621界面的结合机制144622界面分类及界面模型145623界面的物理化学特性147624界面的稳定性161625界面结构及界面反应163626界面对性能的影响166627界面优化与界面反应控制1696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170631界面结合特性设计170632界面设计优化的系统工程171633计算机模拟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17364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表征177641界面组成及成分变化177642界面区的位错分布178643界面强度的表征178644界面残余应力的测定181645界面残余应变的原位测定182646界面断裂的原位观察分析184647界面结构的高分辨观察及其计算机模拟184本章思考题187第7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887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简介18872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192721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3722硼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195723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5724碳纤维增强银基复合材料196725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197726碳纤维增强铅基复合材料198727碳化硅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8728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199729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20073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02731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02732短纤维增强锌基复合材料204733短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0574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05741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05742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1075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12751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12752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16753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216754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217755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21976混杂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220761室温力学性能220762耐磨性能221763热物理性能221764高温性能22277内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22771内生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22772内生增强钛基复合材料225本章思考题226第8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与失效22881金属基复合材料损伤与失效的基本理论228811基体损伤模型228812增强体的失效准则229813界面损伤模型2298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及失效229821典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分析229822复合材料拉伸失效过程的发展阶段236823组元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的影响24283金属基复合材料摩擦损伤与失效246831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磨损24783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磨损24884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损伤与失效250841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演化250842疲劳寿命预测256本章思考题258第9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2599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259911航天领域的应用259912航空领域的应用260913军工领域的应用263914陆上交通领域的应用265915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268916其他领域的应用2729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再生与回收利用27492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再生27492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回收277923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制约因素277本章思考题280参考文献281前言第1章绪论111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212金属基复合材料特性413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前沿及趋势6131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理论的发展713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8133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新技术9本章思考题11第2章增强体材料1221增强体的分类13211纤维13212晶须13213颗粒13214其他1422纤维增强体14221碳纤维14222硼纤维16223碳化硅纤维17224氧化铝纤维2023晶须增强体23231晶须的分类23232晶须的物理性质24233晶须的分散2524颗粒增强体2525其他增强体26251金属丝26252碳纳米管27253石墨烯29本章思考题30第3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3231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基础32311复合效应32312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34313复合材料设计的研究方法35314复合材料的虚拟设计38315原材料的选择原则3832金属基结构复合材料的设计41321基体的选择41322增强体的选择43323单向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44324短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49325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5233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55331基体的选择55332功能体的选择56333功能复合材料调整优值的途径56334利用复合效应创造新型功能复合材料58335物理性能设计58336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设计63本章思考题65第4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674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概述6741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分类67412制造技术应具备的条件67413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关键性技术6842固态制造技术68421粉末冶金技术68422热压和热等静压技术69423热轧、热挤压和热拉技术71424爆炸焊接技术7243液态制造技术72431真空压力浸渗技术72432挤压铸造技术74433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技术74434液态金属浸渍技术79435共喷沉积技术8144原位自生成技术83441定向凝固法83442反应自生成法8345表面复合技术92451物理气相沉积技术92452化学气相沉积技术93453热喷涂技术93454电镀、化学镀和复合镀技术94本章思考题95第5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加工9651金属基复合材料液态成形96511常规铸造成形96512特种铸造成形1005133D打印10252金属基复合材料塑性成形105521塑性成形的力学基础105522轧制成形106523挤压成形108524拉拔成形110525超塑性成形11153金属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113531连接方法及其特点113532不同连接技术的比较118533新型连接技术11954金属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122541切削加工123542磨削加工136本章思考题142第6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表征14361界面的定义14362界面的特征143621界面的结合机制144622界面分类及界面模型145623界面的物理化学特性147624界面的稳定性161625界面结构及界面反应163626界面对性能的影响166627界面优化与界面反应控制1696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170631界面结合特性设计170632界面设计优化的系统工程171633计算机模拟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17364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表征177641界面组成及成分变化177642界面区的位错分布178643界面强度的表征178644界面残余应力的测定181645界面残余应变的原位测定182646界面断裂的原位观察分析184647界面结构的高分辨观察及其计算机模拟184本章思考题187第7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887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简介18872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192721硼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3722硼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195723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5724碳纤维增强银基复合材料196725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197726碳纤维增强铅基复合材料198727碳化硅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198728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199729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20073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02731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02732短纤维增强锌基复合材料204733短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0574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05741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05742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1075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12751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12752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216753颗粒增强锌基复合材料216754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217755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21976混杂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220761室温力学性能220762耐磨性能221763热物理性能221764高温性能22277内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222771内生增强铝基复合材料222772内生增强钛基复合材料225本章思考题226第8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与失效22881金属基复合材料损伤与失效的基本理论228811基体损伤模型228812增强体的失效准则229813界面损伤模型2298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及失效229821典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分析229822复合材料拉伸失效过程的发展阶段236823组元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的影响24283金属基复合材料摩擦损伤与失效246831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磨损24783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磨损24884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损伤与失效250841金属基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演化250842疲劳寿命预测256本章思考题258第9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2599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259911航天领域的应用259912航空领域的应用260913军工领域的应用263914陆上交通领域的应用265915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268916其他领域的应用2729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再生与回收利用27492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再生27492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回收277923金属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制约因素277本章思考题280参考文献281

      内容摘要
      金属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而且具有耐热、耐磨、热膨胀系数小、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21世纪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性能新材料之一,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书具有完整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内容体系,系统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设计、制造技术、成形加工、界面及其表征、性能、损伤与失效、应用等,内容新颖,具有鲜明的科研反哺教学和产教融合特色。

      精彩内容
      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一直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促进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高科技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重视。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或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无机非金属增强体人工结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工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了解和学习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全国很多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本书为满足这一需求,在结合编者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并在参考现有相关专著、教材和学术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力求系统反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近期新学术与开发应用成果。本书编者长期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江苏省自然基金、工业支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等30余项,在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编者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课程教学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不断凝练思路和完善内容,形成了科教、产教协同育人的特色。本书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设计—制造技术—成形加工—界面及其表征—性能—损伤与失效—应用为主线,内容新颖,系统实用。本书结合近十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的近期新学术和开发应用成果,已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本书由江苏大学赵玉涛教授、陈刚教授任主编,焦雷副教授、怯喜周副教授、张振亚博士、陈飞博士等人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工作,吴继礼博士、汪存龙博士、梁向锋博士参与了本书修改与校对工作。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范同祥教授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主要文献已列于书末的参考文献,在此谨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本书可作为材料类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材,参考教学学时数为32。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误,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补充和完善。编者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