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
图文详情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

举报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ISBN:    978752015377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ISBN:  978752015377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56.27 6.4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10-13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9.77% (9600笔)
    好评率
    99.93%
    发货时间
    12.78小时
    店主
    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079459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金运,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贵州省级重点学科团队核心成员之一。长期以来聚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注重运用历史人文视角分析教育问题,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优选教育展望》、《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参编著作2部。论文《生成性教学视野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获得贵州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三等奖,论文《教师课程理解力及其生成》获得贵阳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  已有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三  核心概念辨析
        四  研究设计
        五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理解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历史考察的视角
        一  作为精神存在的课程知识:文化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二  作为权力博弈的课程知识:批判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三  作为生活体验的课程知识:现象学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四  作为存在意义的课程知识:“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小结
      第二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内涵分析
        一  价值指向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分析
        二  内容表征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要素分析
        三  实施过程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过程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历程
        一  前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  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引发的文化危机
        三  后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融合与革新的可能
        小结
      第四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的实践考察
        一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中国”的产生过程
        二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
        三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四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师生生存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促进课程知识文化性回归的可能路径
        一  理念引领:建构新的课程知识理解范式
        二  制度建设:促进文化性回归的课程“供给侧改革”
        三  角色塑造:作为文化实践者的教师和学生
      结语  走向文化意义建构的课程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是我国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意在揭示课程知识与文化之间的本源性联系。本书在梳理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知识文化性在价值指向、内容表征、实施过程三个层面进行了界定,并从历史角度分析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历程,且结合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愿景,提出以变革性实践实现文化性的回归。这一变革实践作为文化实践过程,是一种复杂性实践,需要在理念、制度、角色三个层面来实现,以更好地促进“文化回应性教学”及文化意向的交流与融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