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图文详情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举报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301288689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52.17 6.2折

定价 ¥84.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10-12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四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3% (10557笔)
    好评率
    99.94%
    发货时间
    15.12小时
    店主
    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1542190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了赵世瑜教授关于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出色的学术论著。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文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先后出版《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等著作,《欧洲史学新方向》等译著及论文百余篇。

      目录
      叙  说
      概说之部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寺庙与民间文化
      一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宗教的民间化
      二  日常生活中的寺庙的若干分类
      三  寺庙与民众生活
      四  关于“大众宗教文化”
      民间社会中的寺庙:一种文化景观
      一  关于景观研究
      二  寺庙的分布及其文化意义
      三  八蜡庙及刘猛将军庙之例
      四  龙神庙及各类水神庙之例
      五  土地庙之例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一  引论
      二  庙会狂欢的原始性
      三  庙会狂欢的全民性
      四  庙会狂欢的反规范性
      五  庙会狂欢的良性功能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
      一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态度
      二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鬼神信仰的进攻
      三  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弹
      四  民间文化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角色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
      一  城隍与土地:从祭祀对象看城乡关系
      二  庙会的商业功能与整合功能上的城乡异同
      三  城乡庙会的交融互动及其反映的城乡社会文化联系
      地域研究之部
      明清时期的华北庙会
      一  概  说
      二  文化娱乐功能
      三  商业贸易功能
      四  中心地角色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之比较
      一  江南与华北庙会经济功能的地位转换
      二  江南与华北庙会歌舞娱乐水平的地位转换
      三  江南庙会的地域性与宗族性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
      一  说“社”
      二  作为“民俗聚落”的社
      三  社火、社祭与傩事
      个案研究之部
      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
      一  从几则官府榜示谈起
      二  妇女的宗教活动与闲暇娱乐生活
      三  女性、女神与女宗教师
      四  对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分析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一  “太阳生日”的传说与习俗
      二  明清易代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性话语
      三  “太阳生日”凝聚的历史记忆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
      一  刚铁的故事
      二  黑山会的故事
      三  刚铁祠庙的故事
      四  宦官的故事及其他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一  京师五“顶”
      二  京师东岳庙的国家正祀性质
      三  五“顶”的民间信仰性质
      四  京师国家与民间社会关系之一例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一  东岳庙与清代京师的鲁班信仰
      二  鲁班信仰与行业组织的契合
      三  作为祭祀组织的鲁班会
      四  分化的挑战
      五  余论
      附  录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
      一  社会史是什么?
      二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互惠
      三  社会史与社会科学:相互的批评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
      一  关于社会史概念的一些疑问
      二  作为历史研究范式的社会史
      三  作为整体研究的社会史
      四  属于历史学而非社会学的社会史
      文献工作与田野工作
      一  从新史学说起
      二  民俗史与民俗学
      三  民间文化史研究数例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中华帝国晚期的民间庙会这一生活空间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与大众文化。本书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10余年间关注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初步结果,分概说、地域研究、个案研究三个部分,并附有关理论、方法论的探讨。全书内容恰如其名“狂欢与日常”,揭示了庙会这一类游神祭祀活动的基本特征,即他们不仅构成了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这一静一动,一平常一非常,正是我们的生活节奏。

      主编推荐
      本书收录了赵世瑜教授关于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出色的学术论著。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