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八五品】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

【八五品】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550243682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30 1.9折

定价 ¥12.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1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630262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儒家经典必读本)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

      目录
      开宗明义章005天子章第二009诸侯章第三012卿、大夫章第四016士章第五020庶人章第六023三才章第七025孝治章第八029圣治章第九033纪孝行章第十039五刑章第十一042广要道章第十二044广至德章第十三047广扬名章第十四049谏诤章第十五052感应章第十六055事君章第十七058丧亲章第十八060附录劝孝歌066劝报亲恩篇071陈情表082二十四孝087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115唐玄宗御注《孝经》119孝经刊误142评价154

      主编推荐
      读经典名著,可修养自我心灵,领悟显现哲思,改进处事方法。《孝经》一书,即以通俗易懂且严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深刻的孝道道理揭示得生动明确,从而使得孝道思想深入人心。这本小书篇幅不足两千字,却对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但尽人皆知,而且把它当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精彩内容
      开宗明义章第一 
      【主旨】 
      本章题为“开宗明义”,“开”是提示,“宗”是根本,“义”是义理,可见本章是全部《孝经》的纲领,揭示了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
      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原文】 
      仲尼①居,曾子②侍。子曰:“先王③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④,民用⑤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⑥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⑦。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⑧,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⑨,中于事君⑩,终于立身。《大雅》11云:‘无念尔祖
      12,聿修厥德13。’” 
      【注释】 
      ①仲尼:孔子的字。春秋时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②曾子: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③先王:古代的圣贤帝王,旧注指尧、舜、禹、文王、武王等。 
      ④以顺天下:使天下人心顺从。顺,顺从。 
      ⑤用:因而,由此。 
      ⑥避席:离席而立,古代的一种礼节。席,铺在地上的草席,这里指自己的座位。 
      ⑦教之所由生也:古代有“五教”之说,即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在儒家学者看来,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⑧毁伤:破坏,毁坏,一般认为见血为伤,亏损为毁。 
      ⑨始于事亲:以侍奉双亲为孝行之始。一说为从幼年时期以侍奉双亲为孝。 
      ⑩中于事君:中,中间,指人的青壮年时期,一说是以为君王效忠、服务为孝行的中级阶段。 
      11《大雅》:这里指《诗经·大雅·文王》篇。 
      12 尔祖:你的祖先。 
      13 聿修厥德:《尔雅》中说:“聿,循着,述也。”厥,代词,与“其”相似。 
      【译文】 
      一天,孔子在家中闲坐,他的弟子曾参在一旁侍奉。孔子说:“古代的圣德贤王有至高无上的品行,掌握最重要的事物之理,以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的情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曾子听了孔子的话,觉得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席站起身来向孔子恭敬答道:“学生很鲁钝,不太聪敏,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孔子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的。你先坐下来,我慢慢地告诉你。孝道听起来让人觉得范围很广,但做起来并不复杂,你要懂得爱亲,先要从珍惜自己开始。凡是一个人的身体,哪怕一丝头发、一点皮肤,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既然身体发肤都承受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对儿女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遵从孝道的开始。而修立自身的崇高品质,为众人所景仰,不但可以使自己的名誉传颂于当时,而且可以使其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都会因敬慕之心推本寻源,也会对他父母教养的贤德大加赞誉。这样,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行而荣耀万千,这便是孝道的完成。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侍奉双亲;到了中年,便外出做官,以此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尽忠;最后,扬名显亲,让父母感受到荣耀,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的圆满的结果。《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怎么能不追念你先祖的德行呢?你要努力去发扬光大祖先的德行。’” 
      【提示】
      按照意思划分,本章共分四段: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为第一段,孔子给弟子提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他领悟到:孝道不只善养父母为孝,治国平天下,才是孝道之远大目标。自“曾子避席”至“吾语汝”为第二段,孔子着重说孝道是道德之本,不是寥寥数语就可以讲说明白的,所以他让曾参坐下来,详细地为他阐述。自“身体发肤”至“终于立身”为第三段,孔子深入浅出地为弟子讲解孝道的内涵。自“大雅”至“聿修厥德”为最后一层,借引《诗经》上的两句话,以周公的话作比,指出人们不但不能忘记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进一步地发扬祖先的德行,这样做,才算尽到了孝道。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