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劝导(经典插图本)(精)/奥斯丁文集 9787532775125

劝导(经典插图本)(精)/奥斯丁文集 9787532775125

举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ISBN:    978753277512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ISBN:  9787532775125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1.76 4.8折

定价 ¥45.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871978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简·奥斯丁著的《劝导》中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出生于没落的上流社会的家庭。她母亲早逝,父亲和姐姐对她漠不关心,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她一直过着十分孤寂的生活。十九岁那年,她遇到一位海军军官温特沃思,两人一见钟情并私订终身。可是家人和朋友都反对这门亲事,认为对方既没有丰厚的家产,又没有显赫的亲属,因而与安妮毫不般配。安妮也担心,如果婚后生活没有保障,结婚就可能给对方带来不利。为谨慎起见,她改变了初衷。温特沃思上校因此愤然离去。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安妮一直无法忘情于他,并拒绝了一位年轻乡绅的求爱,继续过着孤独的处女生活。青春和美貌过早地开始消逝,待到八年后再次遇见温特沃思上校时,安妮已经今非昔比,对方却依然一表人才。不仅如此,他还积攒了一笔钱财,变得相当富有。他一心想结婚成家,但又不能冰释对安妮的怨恨,因此开始追求安妮妹夫的妹妹。在此期间他与当时正在妹妹家的安妮不免常有接触。在交往中,他进一步发现安妮无私、坚定的优良品质,重又萌发了对安妮的感情。小说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终结。

      作者简介
      简·奥斯丁(JaneAusten,1775—1817),英国小说家。十一二岁时,便开始以写作为乐事。由于她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并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她的作品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主要代表作有《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和《劝导》(1818)。

      目录
      正文


      内容摘要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劝导》是作者最后一部小说,塑造了一位其笔下最为高尚的人物。
      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虽青春不在,又备受虚荣的父亲和姐姐的冷漠,但她的高贵仁慈却使她成为亲朋中最受欢迎的人。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上校不能冰释怨恨,违心追求他人;而安妮也险些接受伪君子堂兄的求
      婚。在因为家族事务而引发的一系列交往中,上校进一步发现安妮的无私与坚贞无人能比,而安妮也在一
      次次自我劝导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20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门一打开,进来的正是温特沃斯上校。他请大家原谅,说是忘了手套,接着马上穿过房间走到书桌旁
      ,背朝人从散乱的信纸下抽出一封信,放在安妮面前,非常恳切地盯视了她一眼,便匆匆拿起手套。墨斯格罗夫太太几乎还没有发觉他进来,他已出去了,真
      是一刹那的工夫!

      精彩内容
       沃尔特·艾略特爵士的风仪和地位一度颇得人望;大概正是由于这两点,他赢得的妻子在品格上是他的品格远远配不上的。艾略特夫人是位难得的妇女,通情达理而又和蔼可亲;只因少女的一时冲动而嫁给了艾略特爵士。如果这一点可以原谅,那么她以后的是非判断和待人接物倒也无可厚非。十七年来,她总是迁就、缓和或掩饰丈夫为人的缺陷,激发他真正令人尊敬的长处。她自己虽然说不上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但是她的责任心、她的朋友以及对子女的情感,使她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因而在她必须抛弃这一
      切时,心中就并不那么泰然了。要丢下十六岁、十四岁和年龄更小一些的三个女儿是一种可怕的遗憾,而把她们留给一个自鸣得意、头脑胡涂的父亲去照管和教导,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托付。不过,艾略特夫人有个非常亲密的朋友;这位明达事理、受人爱戴的妇女因离不开艾略特夫人,早已搬到凯林奇村艾略特夫人家附近居住。艾略特夫人主要是希望女儿们能得到这位朋友的关怀和指点,从而维护她自己一向竭力给她们灌输的正确原则和教导。
      这位朋友并没有同沃尔特爵士结婚,尽管他们的亲朋好友曾对此作过种种猜测。艾略特夫人过世已经十三年了,他们俩仍然是紧邻密友,一个依然是鳏夫,一个还是寡妇。
      这位拉塞尔夫人已过不惑之年,性格坚强,生活富裕。她不想再婚,这并不需要对邻里作出什么解释,因为一个妇人的再婚要比她寡居更会引起人们无端的不满。可是对沃尔特爵士未曾再娶之事倒需要作一
      注释——要知道,沃尔特爵士认为,作为一个好父亲(在因为荒唐的求婚而私下碰到一两个钉子之后),为了爱女而不再婚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为了一个女儿,为了自己的长女,他确实愿意放弃对他吸引力还不够大的一切。伊莉莎白十六岁时已经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她可能继承的一切权利和地位。她长得很美,又颇像父亲,因此一向得宠,父女两人相处得一直非常愉快。其他两个女儿就算不了什么了。玛丽成了查尔斯·墨斯格罗夫太太之后,有了某种徒有其表的地位;可是安妮呢,尽管她人品高雅,性格温和,真正明白事理的人本该都很尊重她,但是父亲和姐姐却没有把她看在眼里:她的意见无足轻重,她的安逸总可以牺牲——她只不过是安妮罢了。
      对拉塞尔夫人来说,安妮倒是她最喜爱、最器重的教女,既是心爱的孩子,又是好朋友。拉塞尔夫人对三个姑娘都很喜欢;但是她觉得,只有在安妮身上,才能看到她母亲的影子。
      几年前,安妮·艾略特曾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但是她的青春年华早已消逝。而且,即使是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父亲在她身上也没发现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她那清秀的容貌和温柔的褐色眼睛一点也不像父亲),如今她憔悴消瘦,更没有什么值得他珍视的了。至于能否在他心爱的那本书的其他任何一页上看到安妮的名字,他从来不抱很大希望,现在更是完全失望了。要结成一家门当户对的姻亲,只能靠伊莉莎白,因为玛丽不过嫁给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乡绅人家,虽然给了婆家很大的荣誉,自己却什么也没得到。有朝一日,伊莉莎白总会找到一个门户相当的丈夫的。
      有时,一个女人在二十九岁时会比十年前更加楚楚动人。而且,通常说来,只要身体健康,无忧无虑,女性在这种年龄总能保持自己的妩媚。伊莉莎白就是这样。她依然是那位美丽的艾略特小姐,同十三年前一样漂亮。因此,沃尔特爵士忘记了她的年龄,倒也情有可原;至少也不能由于他认定别人的美貌均已消逝,唯有他自己和伊莉莎白青春常驻,就把他视为十足的傻瓜,因为他确实看到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老
      去。安妮有点憔悴,玛丽略显粗糙,邻居们一个个更是等而下之。拉塞尔夫人眼角的鸡爪纹在迅速增加,这早已令他叹息不已。
      讲到对自身条件的由衷满意,伊莉莎白比起她父亲或有不如。她在凯林奇府当了十三年女主人,冷静果断地操持着家政,这决不会使她感到比实际年龄年轻。十三年来她一直俨然以主妇自命,立下了各种家规,带领大家登上四套马车,总是紧随着拉塞尔夫人离开那些乡间客厅和餐室。十三个去而复来的严冬,在没有几家邻居办得起的豪华舞会上,她总是带头领舞。十三个百花争艳的春天,她都同父亲一起去伦敦享受几星期繁华世界的欢乐。这一切她都历历在目,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二十九岁了,心里不免有些惆怅和担心。令她心满意足的是,自己还同以前一样漂亮;但一想到自己临近危险的年龄,就觉得要是拿得准一
      两年内有位从男爵身分的绅士来正式求婚,那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到那时,她又可以像在少女时代那样充分享受那本书中之宝带来的快乐;可现在她却不喜欢它。书中只有她的出生日期,没有她的结婚日期,而她小妹妹的结婚日期却赫然在目。这本书简直是个祸害。有好几次,父亲离开时,翻开着的书就在她身旁
      的桌子上,她却眼望着别处,把书合上推到一边。
      P5-7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