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第三帝国的兴亡(精) 9787308186698
  • 第三帝国的兴亡(精) 9787308186698
  • 第三帝国的兴亡(精) 9787308186698
  • 第三帝国的兴亡(精) 9787308186698

第三帝国的兴亡(精) 9787308186698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ISBN:    978730818669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ISBN:  978730818669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101.19 6.8折

定价 ¥1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5

    数量
    库存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1781016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克里斯·毕晓普出身于英国军人世家,青年时代曾经作为驻军被派往世界各地,由此引发了对海军和军事领域的毕生兴趣。作为一位知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他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著作,包括《越南空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战役》及《坦克和装甲车百科全书》等。
      戴维·乔丹英国联合部队指挥与参谋学院讲师,讲授与海空军力量相关的中级和高级参谋课程。曾先后供职于英国电视大学、基尔大学、伍斯特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狼群》《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和《突出部战役——第一个七日》等。

      目录
      第1章  通向战争之路
      第2章  “闪电战”和“虚假战争”
      第3章  西线的战争
      第4章  法国战局
      第5章  英国孤军奋战
      第6章  海上战争
      第7章  巴尔干半岛和克里特岛
      第8章  沙漠激战
      第9章  “巴巴罗萨”行动
      第10章  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
      第11章  转折与过渡
      第12章  逐鹿北非
      第13章  意大利战场
      第14章  苏军在挺进
      第15章  鏖战巴尔干
      第16章  大西洋海战
      第17章  轰炸德国
      第18章  法国解放
      第19章  西北欧战场
      第20章  红色风暴
      第21章  第三帝国灭亡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以纳粹德国的兴起和灭亡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全史。全书配以近百张四色高清的军事形势和战场态势地图,附以珍贵历史照片,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军队征服欧洲和北非的过程,也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转化,从北非决战,大西洋海战,盟军进攻意大利,苏军反攻,直至纳粹德国的灭亡,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曲折艰难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精彩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将德国东部大片领土划归波兰,同时也为另一场冲突埋下了种子。随着经济大萧条的进一步加剧,潜藏在德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复仇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在许多德国人眼里,阿道夫·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党才是他们唯一的真正的领导者。
      独裁者的发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怀着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回到了慕尼黑,寻找能够解释德国失败的原因。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一样,他认为他们这些前线的部队是中了卖国贼从背后射出的暗箭,这些卖国贼就是德国国内的社会民主党派人士、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此外,反战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应当为德国的失败受到谴责。但是,对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来说,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布尔什维克人和犹太人:他们是一丘之貉,在1918年后期,德国陆军和海军中的许多共产主义者都深受犹太煽动家的蛊惑。在早期的演讲中,希特勒经常指责犹太人是“十一月罪人”,这也暗合了布尔什维克人在俄国夺取政权的日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特勒被德国陆军雇佣,成为一名间谍。他的任务是掌握并汇报慕尼黑右翼国家主义党派的情况。政治工人集团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党派,后来改名为德国工人党,于1919年1月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会议。同年晚些时候,希特勒加入了该党。在一次党的大变动中,希特勒一反其早期的晦暗,表现出了一个具有邪恶魅力和催眠才能的政治家的本色。他很快就控制了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小社团,并将其转变成“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SDAP,即纳粹党)。此后10年内,他利用该党建立起了他的权力基础,并最终登上了德国独裁者的宝座。
      1923年慕尼黑政变失败后,纳粹党经历了一段平静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重新崛起。1930年,纳粹党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中占据了100多个席位,并在中产阶级及受经济萧条打击严重的北方新教徒中间赢得了强有力的支持。1932年,经过两场激烈而残酷的选举,纳粹党成了议会中最大的党派,但是并没有占据绝大多数。随后,右翼联盟邀请纳粹分子进入政府,而希特勒则以让其担任总理职位作为条件。政治家们自信能够控制这位纳粹领导人,于是最终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就这样,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3年2月,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的第三天,他召集了一次纳粹党官员和德国武装部队高级官员参加的大型集会,发表了关于在东部,至少到乌拉尔地区实行“绝对德国化”的必要性的演讲。2月27日的“国会纵火案”(纳粹党指责是共产主义革命者所为)为希特勒提供了借口,他下令在德国暂停一切的公民自由。到3月底,出台的所谓的《授权法案》为希特勒提供了更大的独裁权力。
      德国武装部队原本是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事实上,在魏玛共和国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军队往往能够左右政府的一切政策走向,甚至决定其内阁人员的组成。即使是在1933年后,军队仍然可以在战争爆发前夕解除希特勒的权力,如果他们意识到战争会遭到失败,发动一次军事政变可以使高度集权的纳粹政权在半日内终结。根据战后对德国军官团成员所做的大量的审讯记录,他们认为仅仅是因为希特勒的无知行为才使德国战败,若非如此德国至少也可与其他国家保持和平。既然这样,那些将军为什么不杀掉希特勒呢?事实情况是,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无论令这些旧普鲁士军官团多么憎恶,却提供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
      如果希特勒企图以另一种革命的形式夺取政权(实际上,纳粹党嗜杀成性的私家军队——冲锋队——在1932年一直敦促他这样干),毫无疑问,德国陆军会毫不留情地将纳粹党的褐衫队员(冲锋队穿褐色衣服)击毙,甚至包括他们的元首。然而,希特勒的权力却是通过宪法程序获得的。陆军最高司令部对希特勒这位前陆军下士极为藐视,对冲锋队的敌意甚深,但大多数将军却容忍了纳粹运动所宣称的目标,不愿采取街头暴力行动。希特勒后来宣称,1933年2月他对军官团发表的演讲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演说”。虽然他们默不作声,但显然对他充满热情的演说缺乏耐心。即使如此,希特勒的演讲仍然打动了军官团,他们听到了希望听到的东西。希特勒外交政策的要点就是对1918年德国的失败进行报复,国内计划的重点则是确保公共秩序和推行大规模重整军备计划。军官团没有对这些计划提出反对意见,他们遭受《凡尔赛条约》的压制已经太久了。
      废除《凡尔赛条约》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是一项由协约国设计的旨在削弱战后德国的条约。法国坚持要求的战争赔偿,使德国遭受了沉重打击。条约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以致其武装力量甚至无法保证边界的完整性。
      由于条约是在不准德国参加谈判的情况下签订的,被德国民众认为是“强制性和平”,因而遭到广泛的反对。条约中一些严苛的条款使得反民主力量在德国有了立足之地,他们之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纳粹党的一个右翼小团体。
      德国一向以拥有强大军队而自豪,《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该条约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仅允许拥有少量陈旧的战舰,人员不得超过15000人;禁止发展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禁止生产和采购坦克和飞机之类的重型武器。
      从一开始,魏玛共和国就在设法逃避部分极为苛刻的条款,并且取得了较小的成功。为此,法国在1923年强行占领了德国最重要的鲁尔工业区。
      魏玛政府虽然自认为是社会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执行秘密扩军政策。即使限制在10万人,战后的德国国防军仍然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军事力量。所有的德国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他们构成了后来德国正规军的核心力量。德国国防军主要由前帝国陆军和海军士兵组成,从本质上讲对共和国政权有着深深的敌意。希特勒曾公开要求得到军队的支持。取得总理职位后仅3天,希特勒就向国防军将军们阐述了自己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在两年之内是不会对外宣布的)。不过,在这些计划付诸实施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设法消除纳粹党冲锋队与陆军之间的紧张关系。纳粹冲锋队是将纳粹党人送上权力巅峰的卫队,而德国陆军将是希特勒主宰欧洲的工具。希特勒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谁对他未来的计划更加重要,他看得非常清楚。
      1934年6月,希特勒决定对恩斯特·罗姆采取行动。罗姆是冲锋队的领袖,也是希特勒在纳粹党领导层的主要竞争对手。罗姆要求解散陆军,并将其吸收到冲锋队之中,这一要求冒犯了陆军的将军们。此外,冲锋队还激怒了希特勒需要另外两个势力:冲锋队采取的激进政策得罪了希特勒的保守派支持者;罗姆实力的日益增强令其纳粹党内的竞争对手,如戈林、戈培尔、希姆莱等人,感到惶恐不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