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唯识研究(第7辑) 9787100195690

唯识研究(第7辑) 9787100195690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978710019569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100195690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68.94 7.2折

定价 ¥9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宗教
      货号:
      31174308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释光泉,1961年生,杭州灵隐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曾发表(主编)过《禅茶:历史与现实》《“禅茶一味”的滥用》《在发展中传承佛教音乐》《禅茶文化论坛丛书》《因明学研究》《杭州佛教文献库集萃》等学术文章与著作。

      目录
      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
      论意识及其所缘.....................................................姚治华(3)
      关于中国唯识宗和日本法相宗中瑜伽行派论师的传承的若干疑惑
      .............................................〔日〕佐久间秀范(25)
      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对说一切有部实在论语言观的批判..................赵东明(31)
      圆成实性(二取空)与“能取所取异体空”之辨析......................释则生(51)
      唯识宗视角下的“声闻见道”........................................释净智(81)
      唯识宗关于意无表业的问题..........................................张晓亮(93)
      从窥基到玄奘:《受菩萨戒法》再探.................................雒少锋(106)
      “别理随缘”之争与宋代天台对华严/ 唯识对立的调停
      ——兼论民国学界“性具”/“种子”义之辩 .........................吴忠伟(123)
      佛教中国化与韩国唯识学之发端.....................................郭  磊(135)
      唯识学经典文献翻译
      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译稿.............................释法光(149)
      宝藏寂《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译稿...............................释法光(157)
      中观与因明量论研究
      中道立于一谛还是二谛?
      —基于《中论颂》诠释史的考察......................................叶少勇(169)
      寂护的因果论......................................................范文丽(183)
      中观派与毗婆沙师、经量部、瑜伽行派的对话:无垢友《心经广注》
      研究.....................................................〔 日〕堀内俊郎(193)
      《集量论释》1. 11cd 和12b 2 的两种解读............................罗劲松(215)

      Contents and Abstracts....................................... .....(227)

      内容摘要
      《唯识研究》第七辑收录论文13篇以及两篇佛经今译,按主题分为三个栏目:(1)唯识学的思想、历史与文献;(2)唯识学经典文献翻译;(3)中观与因明量论研究。第一个栏目有9篇文章,包括姚治华、佐久间秀范、赵东明、雒少峰、吴忠伟等学者的论文,侧重对唯识思想、历史相关问题的讨论。第二个栏目是对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两篇佛经的汉译稿。第三个栏目有4篇论文,是对中观和因明量论的研究。
      佛教唯识学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认知、心理、逻辑等理论,是印度大乘佛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统翻译介绍唯识学,奠定中国佛教法相宗的基础,自此唯识学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唯识学构成佛教唯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佛教学理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但唐代之后中国唯识学走向衰落,一直到清末民初唯才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掘。近年来唯识学的影响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作为国内唯一以唯识学为主题的专业刊物,自2012年4月出版第一辑,《唯识研究》已经顺利出版了6辑,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印度唯识学思想、中国唯识学思想、唯识学与现象学等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不断开出新的境界。本辑《唯识研究》汇集了当代国内外佛教唯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精彩内容
      通过考察以上文献材料,我们可以尝试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在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围绕意识对象的争论上,瑜伽行派更认同哪一派的主张?简单的回答是,他们更倾向说一切有部的主张,认为感官对象是意识的认知对象之一,意识也能直接认知这些物理对象。尽管如此,这种主张在瑜伽行派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具体变化。
      《瑜伽师地论》的前面各品带有说一切有部影响的明显痕迹,一个表现是瑜伽行派在对意识对象种类所作的规定中,通过加入自身特有的理论要素(“种子”等),糅合了有部阿毗达磨的两个相异的传统(“一切法”相对于“七法”)。此外,瑜伽行派的五心说隐含了一种连续性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在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的认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在这两种情形下,瑜伽行派并没有采用经量部所主张的意识不能直接认识感官对象的观点。
      在《瑜伽师地论》的其他各品以及《解深密经》中,瑜伽行派采用同时性的认知模式,明确主张意识与感官识能够同时认识相同的现前感官对象。为了调和这种模式与先前的连续性模式之间的矛盾,印度与中国的注疏家提出不同主张。例如,最胜子坚持主张连续性模式,认为意识作为寻求心与决定心,仅能缘取过去对象。这种观点其实更接近经量部的主张。但大多数瑜伽行派注疏家认为,寻求、决定二心仍以现前感官对象为所缘。他们试图将五心理论解释为一种共时性的认知过程,有人甚至运用同时性认知模式来理解定中意识。但事实上,定中意识是独头意识的一种,不能与感官识同时缘取物理对象。
      从上述不同主张可以看出,关于意识是否无须行相的中介而直接认识物理对象的问题,是贯穿佛教哲学史的复杂议题。围绕它的争论最初发生在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之间,后来被无相派(nirākāravāda)与有相派(sākāravāda)所延续,一直到印度佛教的末期。在本文中,我集中讨论《瑜伽师地论》及其后世注疏,这些文献反映出早期瑜伽行派倾向于认可说一切有部以及无相派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意识能与感官识同时直接缘取物理对象。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后期瑜伽行学者更倾向于经量部的有相论立场,并发展出一套精致的行相理论来驳斥其论敌。
      ——摘自《唯识研究》第七辑:姚治华《论意识及其所缘》结论部分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