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白话本国史(上下)/史学名家经典书系 9787501257911

白话本国史(上下)/史学名家经典书系 9787501257911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
  • ISBN:    97875012579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
  • ISBN:  978750125791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61.48 6.3折

定价 ¥9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0481515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目录
      序例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第三章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第四章  本书的分期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时代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
        第二节  战国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第二节  东胡
        第三节  貉
        第四节  羌
        第五节  粤
        第六节  濮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  兵制
        第六节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鬬争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第三节  朝鲜
        第四节  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第五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一节  汉武帝的内政
        第二节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第六章  社会革命
      第七章  后汉的兴亡
        第一节  光武的中兴
        第二节  后汉的武功
        第三节  后汉的外戚和宦官
      第八章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赋税
        第四节  兵制
        第五节  法律
        第六节  学术
      第二篇 中古史(中)
      第一章  后汉的灭亡和三国
        第一节  后汉的乱源
        第二节  汉末的割据和三国的兴亡
      第二章  两晋和五胡
        第一节  晋初异族的形势
        第二节  八王之乱
        第三节  西晋的灭亡
        第四节  胡羯的兴亡
        第五节  鲜卑的侵入
        第六节  东昔内外的相持
        第七节  苻秦的盛强
        第八节  淝水之战和北方分裂
        第九节  拓跋氏的兴起
        第十节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
      第三章  南北朝
        第一节  宋齐的治乱
        第二节  北魏的盛衰
        第三节  东西魏的纷争和侯景乱梁
        第四节  周齐的兴亡和隋的统一
      第四章  军阀和异族
      第二篇 中古史(下)
      第一章  隋朝的内政外交
        第一节  隋文帝的内治
        第二节  回族的起源和分布
        第三节  高车和柔然
        第四节  突厥的起源
        第五节  突厥的盛强和隋朝与突厥的交涉
        第六节  朝鲜半岛三国和中国的关系
        第七节  隋唐的兴亡
      第二章  唐朝的初盛
        第一节  唐太宗灭突厥
        第二节  藏族的兴起
        第三节  印度阿利安人入藏
        第四节  唐朝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第五节  从魏晋到唐中国和南洋的关系
        第六节  武韦之乱和开元之治
      第三章  从魏晋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形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赋税制度和民生
        第六节  学术和宗教
        第七节  门阀的兴废
      第三篇 近古史(上)
      第一章  近古史和中古史的异点
      第二章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第一节  安史之乱
        第二节  唐中叶后的外患
        第三节  肃代到穆宗时候的藩镇
        第四节  宦官的专横
        第五节  黄巢之乱和唐朝的灭亡
      第三章  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一节  梁唐晋的争夺
        第二节  契丹的兴起和侵入中国
        第三节  周世宗的强盛和宋朝的统一
      第四章  北宋的积弱
        第一节  宋初和辽夏的交涉
        第二节  宋初的政策和后来腐败的情形
        第三节  王荆公的变法
        第四节  神宗的武功
        第五节  元佑绍圣的纷更和徽宗的衰侈
      第五章  北宋辽金的兴亡
        第一节  女真和金室的起源
        第二节  辽朝的灭亡
        第三节  北宋的灭亡
      第三篇 近古史(下)
      第一章  南宋和金朝的和战
        第一节  南宋初期的战事
        第二节  和议的成就和军阀的翦除
        第三节  海陵的南侵和韩侘胄的北伐
      第二章  南宋金元的兴亡
        第一节  蒙古的由来
        第二节  蒙古征服漠南北
        第三节  金朝的灭亡
        第四节  南宋的灭亡
      第三章  蒙古的武功
        第一节  大食盛强以后西域的形势
        第二节  蒙古的西征
        第三节  蒙古和朝鲜日本
        第四节  蒙古和南方诸国
      第四章  元朝的衰亡
        第一节  汗位继承的纷争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第三节  元朝的灭亡
      第五章  宋辽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会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学校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租税制度(上)
        第六节  租税制度(下)
        第七节  钞法
        第八节  学术风俗
      第四篇 近世史(上)
      第一章  明朝的对外
        

      内容摘要
       《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也是中国第一
      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该书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历史,内容既有政治史实,又有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而且还叙述了东南亚中两亚各国、各民族与中国的关系。1923年,《白话本国史》初版发行,并一再重印,成为二十世纪二兰十年代发行量很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精彩内容
       第二章吉史的年代和系统
      研究历史,“年代”是很紧要的。因为历史的年代,好比地理的经纬度。然而古史的年代,大概是很茫昧的,然而咱们现在既然要研究历史,无论如何茫昧,总得考究他一番。
      请问从何研究起呢?那么,自然总要以一种传说为凭。古书上记得最整齐的,就是《春秋纬》。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引道:自开辟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尚书序正义》引《广雅》,作二百七十六万岁。脩飞作循飞,流讫,毛刻本作疏仡。
      这种数目字,一看已是宏大可惊了。据现在史家所考究,埃及等开化最早之国,历史也不满一万年,中国如何得独有二三百万年呢?不问而知其不可信了。然则请问从何下手呢?有了:古人的时间观念,很不发达。所传述的事情,都没有正确的年代。所以读后世的历史,可以按着
      年月,考求事实。读古代的历史,却只能根据事实,推求
      年代。而古人所传说的事实,又总要把他归到一个“酋长”或者“半神半人的人”身上。所以考求古代君主的系统
      ,便可大略推见其年代。
      那么,古书上所说最早的君主是什么人?不问而知其为盘古了。徐整《三五历》:“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
      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太平御览》卷二。
      这一段神话,似乎纯出想象,其中并无事实。近来又有人疑心盘古是苗族的神话,汉族误把他拉来算做自己的,其说亦颇有理,见第三章第二节。盘古以后的君主,又是什么人呢?那也不问而知其为三皇五帝了。
      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氏,十一人,亦各万八千岁。人皇氏……兄弟九人……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原注“天皇以下,皆出《河图》及《三五历》也。”案这是司马贞所列的或说,其正说同郑玄。
      《尚书大传》:“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风俗通.皇霸第一》引。《风俗通》又引《礼纬舍文嘉》同。又宋均注《援神契》引《甄耀度》,谯周《古史考》,都同此说,见《曲礼正义》。《白虎通》:“三皇者,何谓也
      ?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日:伏羲、神农,祝融也。
      ”《礼记.曲礼正义》郑玄注《中候敕省图》引……《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令丞相御史日:……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臣等谨与博士议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索隐》:“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以上是三皇的异说;五帝的异说,也有两种。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