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倒爷图书专营店
  • 大众传播媒介(第11版) 9787301307236

大众传播媒介(第11版) 9787301307236

举报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30723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307236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72.04 6.7折

定价 ¥10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1-2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30854253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约翰·维维安(JohnVivian),美国明尼苏达州威诺纳州立大学(VinonaStateUniversityinMinnesota)新闻学教授。
        任海龙,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讲师,口译系主任。
        常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目录
      第1章大众传媒素养/ 001
      1.1无处不在的媒介/ 003
      1.2媒介传播/ 005
      1.3媒介消费者素养/ 009
      1.4评价媒介信息/ 011
      1.5大众传播的目的/ 016
      1.6媒体和社会/ 019
      第一部分大众传媒概说
      第2章媒介技术/ 029
      2.1媒介技术/ 030
      2.2印刷技术/ 031
      2.3化学技术/ 036
      2.4电子技术/ 040
      2.5当今技术/ 046
      2.6数字化集成/ 048
      2.7技术和大众传媒/ 054
      第3章传媒经济学/ 063
      3.1经济基础/ 064
      3.2所有权结构/ 067
      3.3其他媒体所有权形式/ 070
      3.4政府角色/ 076
      3.5新的资金来源/ 082
      3.6传媒经济模式/ 085
      第二部分大众传媒产业
      第4章印刷媒体/ 097
      4.1印刷媒体行业/ 098
      4.2报纸行业/ 101
      4.3主流报纸/ 105
      4.4杂志行业/ 110
      4.5创新杂志/ 114
      4.6图书行业/ 120
      4.7图书类型/ 123
      4.8图书行业的前景/ 125
      4.9后印刷时期文化/ 128
      第5章声音媒体/ 137
      5.1长期的共生关系/ 138
      5.2唱片行业/ 140
      5.3广播行业/ 144
      5.4美国无线广播的特点/ 146
      5.5广播的影响/ 153
      5.6广播行业的发展方向/ 158
      第6章视像媒体/ 166
      6.1影视融合/ 168
      6.2电影业/ 170
      6.3电视产业结构/ 173
      6.4电影产业结构/ 177
      6.5视像媒体产品/ 183
      6.6平台融合/ 190
      第7章新媒体景观/ 200
      7.1乔布斯的历史模型/ 202
      7.2门户网站/ 205
      7.3搜索引擎/ 207
      7.4信息/ 210
      7.5用户生成网站/ 213
      7.6电子商务/ 217
      7.7在线主导/ 219
      7.8游戏/ 221
      7.9存档/ 222
      第三部分大众传媒的内容
      第8章新闻/ 231
      8.1新闻的概念/ 233
      8.2贝内特新闻模式/ 234
      8.3哈钦斯新闻模型/ 242
      8.4重思新闻模式/ 247
      8.5新闻中的个人价值观/ 249
      8.6影响新闻的变量/ 252
      8.7新闻的质量/ 255
      8.8新闻潮流/ 260
      第9章娱乐/ 271
      9.1娱乐的历史/ 272
      9.2媒介表演/ 275
      9.3讲故事/ 277
      9.4音乐/ 278
      9.5体育和媒体/ 282
      9.6色情内容和媒体/ 285
      9.7游戏和媒体/ 287
      9.8艺术价值/ 289
      第10章公共关系/ 304
      10.1公共关系的规模/ 306
      10.2语境中的公共关系/ 308
      10.3公共关系的根基/ 310
      10.4作为战略的公共关系/ 317
      10.5公共关系的战术/ 318
      10.6公共关系的专业化/ 330
      第11章广告/ 336
      11.1广告的重要性/ 337
      11.2广告的起源/ 339
      11.3广告公司/ 343
      11.4广告投放/ 344
      11.5品牌战略/ 351
      11.6广告策略/ 355
      11.7当代广告技巧/ 358
      第四部分大众传媒相关问题
      第12章受众/ 371
      12.1发现受众/ 372
      12.2受众评估的原理/ 374
      12.3评估受众规模/ 382
      12.4受众调查方法/ 389
      12.5测量受众反馈/ 395
      12.6受众分析/ 398
      第13章大众传媒的效果/ 406
      13.1效果理论/ 407
      13.2大众媒体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410
      13.3大众媒体对公众态度的影响/ 414
      13.4大众媒体对文化的影响/ 419
      13.5大众媒体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424
      13.6媒体呈现的暴力/ 426
      第14章政府管理与大众传媒/ 435
      14.1媒体在政府管理中扮演的角色/ 437
      14.2媒体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439
      14.3政府操纵/ 446
      14.4竞选活动/ 450
      14.5媒体与竞选融资/ 454
      第15章大众传媒的全球化/ 462
      15.1大众传媒与民族国家/ 464
      15.2战争可检验自由的程度/ 468
      15.3互联网领域的全球变革/ 470
      15.4跨国界软外交/ 477
      15.5阿拉伯国家的传媒系统/ 481
      第16章传媒法/ 488
      16.1知识产权/ 489
      16.2表达自由/ 493
      16.3保护范围的扩大/ 499
      16.4诽谤/ 504
      16.5不雅内容/ 508
      第17章媒介伦理/ 514
      17.1道德的困境/ 515
      17.2媒介伦理/ 519
      17.3道德法则/ 519
      17.4过程vs.结果/ 523
      17.5波特的盒子/ 527
      17.6伦理、法律与实用性/ 529
      17.7令人不安的媒介问题/ 530

      内容摘要
        《大众传播媒介(第十一版)》是美国传播学专业的经典教材,作者具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书编写体例成熟,系统性强,可读性强,全面介绍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相关知识,对新闻、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形成、发展和管理途径都进行了论述。第十一版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前沿研究,同时强化了对新媒体部分的论述,在媒介的分类上做了更科学地划分和调整。本书也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媒介入门读物,对于普通受众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大众传媒素养、媒介技术、传媒经济学、印刷媒体、声音、视像媒体、新媒体景观、新闻、娱乐、公共关系、广告、受众、大众传媒的效果、政府管理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全球化、传媒法、媒介伦理等内容。
        本书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无论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初学者还是对传播学有兴趣的普通受众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入门级宝典读物。书中有大量的经典小故事和名词解释,也包含众多推荐阅读资料,可供进一步深入学习。

      主编推荐
          《大众传播媒介》第七版曾经获得有教材界“奥斯卡奖”之称的教科书与学院作者很好奖,是本学科中经典的入门级教材。    本书是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全景式介绍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教材,无论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初学者还是对传播学有兴趣的普通受众来说,都是的入门级读物。书中有大量的经典小故事和名词解释,也包含众多推荐阅读资料,可供进一步深入学习。

      精彩内容
      “随警出车执行任务”(policeridealong)式的新闻报道方式并非福克斯(Fox)电视网首创,但该台播出的《警察故事》(Cops)却是将此类新闻形式成功打造为成本低廉、剧情跌宕的节目的典型。其实,本片及其他电视网跟风制作的剧集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批评人士认为这有损社会价值观,代表着一种新“偷窥文化”的抬头。节目内容确实有些低俗,毕竟犯罪行为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从新闻的角度来看,这种报道行为也有一些问题。福克斯是真的以公共政策的眼光在严肃审视犯罪现象吗?还是说只想大打制作低廉牌,卖给广告主,昧良心赚脏钱?
      这些问题之所以激发公众大讨论,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起事故:A&E电视网跟风制作的节目《头48小时》(First48Hours)的剧组有一次在底特律跟随警察突袭一所民宅。警方当时正在搜索一起便利店杀人事件的嫌疑犯。民宅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永远无人知晓,但警方坚称,一位警员要么与女主人梅蒂拉·琼斯(MertillaJones)发生了碰撞,要么就是被她推挤,结果警枪走火,琼斯的孙女爱雅娜(Aiyana)正在沙发上睡觉,不幸中弹,当场死亡。事后各方都承认:这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
      事发后,很快有人质问A&E电视剧组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警察知道有人在一旁摄影,行为举止是否会与往常不同?镜头面前,人是会变的,有时想表现得更体面、更勇敢,有时又更加谨慎。这些问题,恐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准确的答案。
      尽管如此,一些有关大众传媒行为和效果的重要难题,还是有方法分析解答的。本章为媒介素养的入门课,能够让你了解记者随警突袭等媒体活动如何受到诸多互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经济需求、吸引观众、增加广告收益等考虑,也包括伦理问题,如侵犯隐私权和“陷阱式采访”(gotchajournalism)等现象。此外,媒体行为的后果又该如何看待?媒体信息是否会对我们个体产生正面影响?还是会狡猾地操纵我们?这里可以想一想怪兽电影的现象,也可以思考一下广告现象。另外,社会会受到何种影响?这里可以思考一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进行的公关宣传活动。还可以审视政治竞选活动,其是否有益于民主制度,还是说正在逐步破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这就对我们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明白应该如何发现问题,以及如何以批判性思维评估这些问题。这些工具使我们免受大众传媒的欺骗。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具可以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在日常的媒介使用中从多方获益。
      底特律女童爱雅娜·史丹利-琼斯周日夜间死亡案发生后,各类随警拍摄式的警察节目制作方纷纷辩称,节目通过拍摄警察行动,为公民呈现了有价值的信息。很多警察机构指出,此类节目的播出,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加入警察队伍。一些政治学者也认为,电视剧组等非警方人员对警察活动的拍摄,有助于督促公众对警方的问责。
      但另一方面,随警拍摄式的节目也饱受批评。1999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媒体随警出车,跟警察进入民宅,侵犯了公民的“住宅隐私权”。底特律事件中,当警员拔枪、突闯民宅时,A&E剧组留在了外面,因此A&E严格来讲并没有违法。然而,因为电视剧组在场,是否加剧了现场矛盾冲突,或是否在其他方面导致了悲剧发生,仍然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此外还要回答一个更加广义、更加恼人的问题:真人警察节目是否将重要问题渺小化,将一切事物都视为娱乐呢?如果回答为“是”,那么A&E和其他播放真人秀的电视台头戴神圣的新闻光环,喊着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公众理解的口号,是否有些太虚伪了?
      如果节目的确是真人节目,也就是说要符合新闻写实原则,那为什么制作方又迫于警察局的压力,允许警方编辑素材?新闻工作者永远不会允许报道对象编辑新闻,但警方对随警出车执行任务节目的内容去留通常有最终决定权。连一些小事,比如警员是否按规定身着制服出现在镜头中,都受警方控制。某警局甚至剪掉了警员抽烟的片段,因为担忧警察抽烟影响其职业形象。
      观察以上所有现象,可以分析出什么道理?通过学习媒介素养,通过讨论,我们就可以在探求答案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